医院各种服务流程汇总内容摘要:

急性肺水肿的护理流程 评估:  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突发胸闷、呼吸急促、端坐呼吸、发绀、咳嗽、咳痰、咳泡沫样血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 心前区压迫感或疼痛;  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心律不齐。 初步判断 急性肺水肿 立即通知医生 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 镇静剂; 扩血管药; 强心、利尿; 平喘及减低肺泡表面张力; 激素。 监测: 生命体征; 痰的颜色、性质及量; 输液量及速度; 血氧饱和度; 肺部体征; 心脏体征; 尿量。 紧急处理: 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 端坐卧位,双腿下垂; 高流量吸氧,酒精湿化; 心电监护; 必要时四肢轮扎; 心理安慰。 30 疼痛评估流程 31 病人有疼痛的主观感受 医护人员应用 NRS 或 VRS 疼痛程度评分法,教会病人正确应用 NRS 或 VRS 疼痛程度评分的方法,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根据评估级别,按分级用药的原则给于对症处理 疼痛评分 410 分者(中重度疼痛):除指导病人放松、有节律的呼吸、进行信息交流,床单位舒适、家属陪伴、良好的睡眠环境外,要根据医嘱给于镇痛药物治疗 疼痛评 分 13 分者(轻度疼痛):指导病人放松、有节律的呼吸、进行信息交流,床单位舒适、家属陪伴、良好的睡眠环境 指导病人正确服药,向病人讲解药物的副作用及应对方法,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护士注意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评价镇痛效果:评估并记录疼痛治疗后缓解的程度,观察并记录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情况 32 33 高热救护流程图 病情判断 ⒈临床表现:①稽留热:体温维持在 39~40℃或以上,数天或数周,每天体温上下波动不超过 1℃;②间歇热:高热无热交替出现;③弛张热:体温超过 39℃,波动幅度大,体温上下波动在 2℃以上;④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 常伴有头痛、呕吐或昏迷,寒战,关节肿痛,淋巴结、肝、脾大,咳嗽、咳痰等 ⒉辅助检查:血液、尿液检查白细胞增高 ⒈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通风。 做好口腔护理 ⒉注意观察体温及高热伴随症状,降温效果及病人的反应 ⒊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更换衣物。 使用冰袋、冰毯时应注意冻伤、压疮的发生 ⒋做好饮食护理。 补充能量;注意观察尿量、尿色,防止脱水;长期发热者,应监测体重 ⒌安全护理,防咬伤,防坠床 急救措施 救护要点 高 热 迅速予药物或物理方法降温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控制惊厥、抽搐、脑水肿等并发症 34 抽搐的护理流程 评估:  突然意识丧失;  头后仰或转向一侧,眼球向上或转向一侧,四肢强直;  出现尖叫、呼吸暂停、面色发绀、瞳孔散大,或伴大小便失禁。 初步判断 抽 搐 立即通知医生 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 正确使用镇静剂; 查找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纠正代谢障碍和水、电解质紊乱。 监测: 生命体征及意识水平; 发作频率及伴随 症状; 感、知觉; 血电解质; 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 保持环境安静 紧急处理: 将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并解开衣扣; 正确使用压舌板,防舌、颊咬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专人救护; 护栏保护。 35 低血糖的护理流程 评估:  头晕、目眩、心悸、脉搏细速;  皮肤潮湿多汗;  饥饿感、手抖;  血糖 (50mg/dl);  有糖尿病、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进食过少、活动过度等病史。 初步判断 低血糖休克 立即通知医生 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 积极寻查原因,治疗原发病; 饮食治疗。 监测 : 1 血糖; 神志; 生命体征; 液体出入量; 皮肤状况。 紧急处理: 立即采用微量法测血糖; 立即供糖:口服糖果、糖水等, 50%葡萄糖静脉推注, 5%~ 10%葡萄糖静脉滴注;心理安慰。 36 过敏性休克的护理 流程 评估:  接触药品、食品或物品后;  突然胸闷、气促、面色苍白或发绀、嗜睡、肢体湿冷、意识丧失、脉搏细速、 初步判断 过敏性休克 立即通知医生 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 肾上腺素 皮下注射; 2 吸氧; 抗过敏药如激素、异丙嗪、葡萄糖酸钙等; 应用呼吸兴奋剂; 应用血管活性药; 应用 纠正酸中毒药物。 监测: 意识; 呼吸; 血压、脉搏、心率,心律及心电图; 尿量; 皮肤粘膜出血、出汗、皮疹。 保持舒适: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洁; 口腔和皮肤护理; 保持营养供给; 提供心理支持; 告之过敏原,并在住院、门诊病历上作出标志。 紧急处理: 切断过敏原,如药物过敏应立即停药,更换输液器,保留静脉通路; 平卧或低半卧位; 保暖; 心电监护; 心理安慰。 37 危重病人的护理流程 医嘱病人病危 护士长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 备好抢救用物 书面汇报护理部 氧气吸入、心电、血压、血氧监测 保持静脉通路通畅,根据医嘱给药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密切观察病情 加强生活 护理,预防并发症 严格交接班 记录 24 小时液体出入量,记录危重病护理记录单 38 窒息救护流程图 清除异物维持呼吸道通畅 病因治疗 做好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准备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情监测 输液的护理 预防并发症 急救措施 救护要点 窒 息 纠正缺氧:给与高浓度吸氧,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 呼吸心跳停止者行心肺复苏术 生命体征 血气分析 神志、瞳孔 39 心脏停搏救护流程图 心肺复苏的原则:立即进行,就地抢救,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步进行 心肺复苏术: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用力要均匀、适度:按压胸骨下陷 4~5cm 频率 80~100 次 /min 按压前要检查患者呼吸、咳嗽反射或对刺激的反应 按压部位要准确:胸骨体中下 1/3 处 吹气力量要适度,时间要短 施救者可用纱布覆盖患者口部 急救措施 救护要点 心脏停搏 40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护流程图 迅速纠正缺氧 改善微循环 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注意气道护理,并做好呼吸机的管理及消毒工作 吸氧,端坐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密观察病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4h 出入量等 做好口腔及皮肤护 理,注意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防治并发症:多气管衰竭、脑栓塞、自发性气胸、纵膈气肿、上消化道出血、心律不齐、败血症、 DIC 等 急救措施 救护要点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肺间质水肿 高浓度吸氧 监测血气分析,使 PaO2 在 8kPa水平以上 机械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限制液体入量 利尿药的应用 酚妥拉明、右旋糖酐 肾上腺皮质激素、山茛菪碱 病因治疗 呼吸心跳停止 心肺复苏术 41 呼吸衰竭救护流程图 氧疗:Ⅰ型:高浓度吸氧;Ⅱ型:低浓度持续吸 氧 重要器脏功能的支持 营养支持 防治并发症:防治消化道出血、休克 意识状态:评估精神神经症状,防治肺性脑病 气道通畅:湿化痰液;刺激咳嗽;辅助排痰;使用支气管扩张药 特殊用药护理:呼吸兴奋药;碱性药物;糖皮质激素;静脉补钾等 机械通气时护理:加强气道护理;加强呼吸、心血管功能监测;防止呼吸机肺炎 治疗原发病或控制诱因:控制感染;祛除病因 生命体征:观察呼吸、体温、脉搏及血压变化 增加通气量、减少 CO2 潴留:使用呼吸兴奋药:机械通气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宁酸勿碱:纠正低钾、低 氧、低钠 实验指标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SaO2 监测;影像学检查等 监护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导致呼吸衰竭的病因、疾病或诱因 动脉血气分析: PaO2< (60mmHg),或伴有 PaCO2> kpa(50mmHg) 有低氧血症或伴高碳酸血症的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缺 O2 最早表现 精神神经症状:急性呼衰的精神症状较慢性明显 血液循环系统症状:可发生右心衰伴体循环淤血体征 消化和泌尿系统:严重呼衰对肝、肾功能都有影响 发绀:缺 O2 典型症状 病情判断 诊 断 救治原则 42 休克救护流程图 临床表现 ⒈休克代偿期:精神紧张,烦躁不安, 眩晕,口干,皮肤及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呼吸浅快,脉细,乏力,尿量正常或减少,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 ⒉ 休克抑制期:表情淡漠、意识不清,口唇、肢端发绀,心音变弱,少尿或无尿,血压下降或测不出,严重者可发生 DIC 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gndrome, ARDS) 诊断标准:存在引起休克的原发病:烦躁不安甚至昏迷,皮肤、黏膜苍白、湿冷,脉细快,尿量少,动脉压小于 ,脉压减小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迅速诊断 ⒈取卧位或休克卧位 ⒉立即建立至少 2 条静 脉通路 ⒊病情观察:意识、瞳孔、皮肤色泽、肢体温度、生命体征、尿量、出入量、 CVP 监测、心电监护 ⒋注意保暖,防止压疮,防止坠床,保护角膜 急救措施 救护要点 休 克 升压药 创伤性休克 局部止血、补充血容量、备血、输血 心源性休克 强心、利尿、心电监护 过敏性休克 终止接触过敏源、抗过敏 正性肌力药物应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