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教案内容摘要:

描写诗人看到的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静谧意境。 学生了解了诗意,并能背诵古诗,教学效果好,大多数同学都掌握了。 但有个别同学在理解诗意时有困难,要多练习。 第 二 单元 课题 : 鸟鸣涧 课时:第 2 课时 内 容 鸟鸣涧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 试背诵古诗; 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情感目标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重难 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方法 合作探究、练习、讨论 课 前 准 备 课件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 我这还有几首古诗的图画,咱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 敢不敢试一试。 —— 谁先猜出了是哪 首 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 其他同学会背也可以站起来一起背。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 首》,再来学习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先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得《暮江吟》 —— 我来板书题目,请大家仔细看。 (板书:暮江吟,请大家齐读课题) 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 “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吗 —— 表示歌咏、作诗的意思。 “暮江吟”就表示歌咏傍晚江边的美景。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课件出示 让我们快来读读这首古诗吧。 多读几遍,请你试着读准字音。 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 评价:(指名 3 个学生) 字音读准了,看得出你已经有所收 获; 读出了古诗的韵味; 同学们的朗读水平很高,个个读得好,还有谁想读。 看来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感兴趣了。 那就请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可以站起来大声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把这首诗美美得多读几遍。 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 诗的意思读懂了吗。 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咱们一起解决。 —— (课件变红字“残阳、瑟瑟、可怜)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最爱动脑筋;产生问题能解决的孩子更了不起。 (板书:残阳;为什么不说“照”而用“铺”呢;瑟瑟 可怜 —— 在这里 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 这么多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不问。 大胆提出你的问题,还有不明白的吗。 ) 残阳 —— 夕阳。 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 —— 此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平缓柔和。 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 通过看图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词。 就用这个方法来猜猜“瑟瑟”什么意思。 —— 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江面泛起细小的波纹,波峰受光多呈现红色,波谷受光少呈现碧色。 你们看。 (演示课件 —— 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 12 句)邀请学生来读。 当白居易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天色渐渐暗下来,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样的。 (露似真珠月似弓 — 打比方打得非常恰当) —— 多么美的夜景啊。 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 想想看,“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怜惜之情。 (你是结合第四句话读懂了“可怜”的意思) 想不想看看这般美景。 请你闭上眼睛用心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结合诗句畅所欲言) (板书:江边残阳月夜美) 的确。 这般美景怎能不让人陶醉。 带着你们的想象,谁能读出它的美。 评价:(指名 3— 4 个学 生) 最后一句读得回味悠长; 他描绘的是第二句的景色;给你配上优美的音乐,想试试吗。 我听出你对这幅美景的喜爱 —— 边读边想象画面是个好方法; 因为你能读懂,所以读出韵味来了。 如今诗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谓物是人非。 欣赏着江边美景,我们也来当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 —— 夕阳美景让人陶醉不已,不禁吟诗一首„„ 五、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暮江吟 残阳 江边 美 静 山中月夜 月夜 课后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主要学习白居易的《暮江吟》。 学生了解了诗意,并能背诵古诗,教学效果好,大多数同学都掌握了。 但有个别同学在理解诗意时有困难,要多练习,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第 二 单元 课题 : 月 迹 : 课时:第 1 课时 内 容 月 迹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使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孩子们在哪里寻 到了月亮。 掌握本课生字、词。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重难 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所表达出的热爱生活 方法 合作探究、练习、讨论 课 前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与月亮有关的一个传统节日就要到了,你知道是什么节吗。 你知道人们过中秋节都要干什么吗。 (学生自由谈。 )你能背出有月亮有关的诗歌吗。 (也可以师先背诵《小小的船》,以“抛砖引玉”)。 自古以 来,人们就借月亮表达对祖国,对故乡,对远方的亲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中秋节这天晚上,人们追寻着月亮,欣赏着月亮。 板书课题:月迹齐读课题“迹”什么意思。 下面我们就一起和作者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一起去寻找月亮, 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课件出示 录音 课件出示要求: 1 认真读,掌握生字的读音。 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学生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的老师做以梳理。 三、师:文中的孩子们在 哪里寻到了月亮。 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 全班交流。 随机理解“中堂”等词语。 哪段是写在中堂里寻到月亮的。 四、 品读课文,体会寓景之情。 (一)学习第二段 自由读第二段。 划出描写月亮的句子。 课件出示:“„„果然有了月亮,„„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月亮还在竹帘上爬,„„一个失望。 “ 理解:款款满盈 作者看到月亮升起的情景,你见到过吗。 谈谈哪些句子描写的情景你也见到过。 (也可课件演示) 孩子们看到这个景象后,是 什么心情。 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学生谈各自的体会。 再来读读这一段落,把孩子们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朗读,教师指点。 师:当月亮不见了时,孩子们又在院子里找到了它的踪迹,哪几段是写在院子里的事。 找一找。 板书设计 盼月 月迹 望月 寻月 赏月 课后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了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了本课生字、 词,但有个别同学对字词还没有很好的掌握,要多提示。 第 二 单元 课题 : 月迹 课时:第 2 课时 内 容 月迹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流露 对家乡深沉的爱, 理解“月亮属于每个人”的深刻含义。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发展学生的想像 情感目标 理解“月亮属于每个人”的深刻含义。 重难 点 理解“月亮属于每个人”的深刻含义。 方 法 合作探究、练习、讨论 课 前 准 备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部分 默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找,在院子里,我们看到了什么。 议论了什么。 孩子们又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交流:在院子里孩子们看到了什么。 院子里的景色怎样。 你从哪儿体会到的。 有感情地练读课文。 交流:月光下的孩子们的心里想些什么。 孩子们对月亮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听了奶奶的话,作者当时想到了什么。 理解:面面相觑袅袅 你读了奶奶的话,你在想什么。 (如果没有 学生讲出《嫦娥奔月》的故事,老师可补充出来) 分角色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师:孩子们又在酒杯里,葡萄叶儿上,瓷花盆上,爷爷的锹刃儿上,上湾,下湾,还有 (弟弟妹妹的眼睛里,让学生补充出来)寻到了月亮,同学们,你还能说出在哪儿还能寻到了月亮吗。 (三)、师:当三妹以为月亮是属于她时,她是什么心情,什么表情,我们呢。 (练习通过有感情朗读来体会美好的月亮,孩子们是多么向往和热爱。 ) (四)、师:可奶奶却说,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联系上下文,讨论:月亮是 属于每个人的吗。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理解,并做到有根有据,分析到位。 (若学生没有注意到后面几个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文中的孩子们觉得月亮是什么呢。 等问题让他们去关注这些话。 ) 五、总结全文。 当大家知道月亮不仅属于漂亮的三妹,同时也属于每个人时,他们满足了,他们在月光下,相依相偎地睡着了,睡得那么甜。 看,睡梦中的弟弟正在笑呢,他会梦到什么呢。 学生想像 同学们,明月寄相思,作者回忆童年的一个中秋夜,是为了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 师:同学们 ,承载着人类美好愿望的月亮也同样属于你们每个人,只要你想要月亮。 六、 课后拓展作业 1 搜集描写月亮和月光的文章,诗歌,词,故事,做一期手抄报。 2 找出描写月亮和月光的句段,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盼月 月迹 望月 寻月 赏月 课后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学生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孩子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培养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 爱,大多数同学理解了“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含义。 但学困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今后有注意多练习,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第 二 单元 课题 : 飞向月球 课时:第 1 课时 内 容 飞向月球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重难 点 理解课文内容 方法 合作探究、练习、讨论 课 前 准 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 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 ?它是什么样儿的呢 ?大家想知道吗 ?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 ?(板书课题 6 飞向月球 ) 二、初读指导 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检查自学效果。 (1)、 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广袤 嶙峋 联络 牙膏 呈 现 土壤 浆糊 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 扶梯 百看不厌 心驰神往 (2)、 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 读音的异同。 (3)、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 (向往的地方 )。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 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 (第 1~ 4 自然段 )。 第二段 (第 5~ 6 自然段 )。 第三段 (第 7 自然段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