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公文格式样本制作标准公文实操内容摘要:

的具体写法:安排的内容由于是涉及范围较小或单位内部的工作,所以一般有两种发文形式:一种是上级对下级安排工作,尽管涉及面较小,也要用 “文件头”形式下发。 “安排”的格式是“标题”和“正文”两部分。 另一种,如果是单位内部的工作安排,也可直接下发文件,格式就由“标题”、“正文”、“落款及时间”三部分组成。 但不管哪种形式,作为“安排”本身都不该有受文单位,如果必须有,则或者以“文件头”形式下发,或者以“关于 .....安排的通知”名义下发。 安排的标题可是“三要素”写法,也可是“两要素”写法(省略机关名称)。 安排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也有的省略“结尾”,“主体”结束,正文即随之结束。 “开头”同计划的开头差不多,或阐述依 据,或概述简明扼要。 “主体”是正文的核心,一般包括任务、要求、步骤、措施四方面内容。 在结构上可按这四方面内容分项来写;也可把任务和要求合在一起,把步骤和措施合在一起来写;还可以先写总任务,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一项一项地写具体任务,每一项有每一项的要求及措施,要依据工作性质及具体内容来定。 但不管怎样结构,其任务都要具体,其要求都要明确,其措施都要得当。 方案和安排有共同之处,即写作题材都是单项的工作,即只对一项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 这也正是方案、安排与规划、设想、计划、要点的根本不同。 但二者在内容范围上也有个大小 之分:方案的内容范围适合于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安排的内容范围则适合于单位内部或涉及面较小的工作,如《179。 179。 市关于计划生育的工作安排》。 方案和安排还有一种较为概要一点的写法,以便于下级具体实施时灵活掌握,叫做“意见”:方案大多称“实施意见”,如《179。 179。 市“七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安排往往称“安排意见”,如《179。 179。 179。 179。 系统关于开展增收节支活动的安排意见》。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机关把单位内部或涉及面很窄的单项工作计划也称之为“方案”,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工作都比较切近、具体,也并不复 杂,只要用“安排”就足够了,如果较为原则,则可称为“安排意见”。 (二)写好计划的方法 写好计划可能是公文写作中比较难的事。 因为这不仅仅是个文字表达上的事,还是个涉及具体工作业务的组织和安排问题,需要有长远眼光和领导魄力,这种写作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 但是在写作上也有一些章法。 首先,写作者必须分清这个计划的内容属于哪一类,适合用哪一个具体的计划种类来表达,从而确定具体文种,即是规划、设想、计划、要点、方案、安排中的哪一种。 然后,再根据具体内容和文种写作要求进行写作。 如果是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计划,就要用“ 规划”。 因为规划不必也不能写得太细,只要能起到明确方向,鼓舞人心,激发热情的作用也就差不多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规划就可以写得不切实际;但规划的切合实际问题的确只是个大致的切合。 如果是初步的、不太成熟的计划,就要用“设想”。 因为设想是为计划作准备的,也不必写得很细,甚至不用写得很好,只要能把大致的“思路”或想法写出来也就够了。 但这也不是说设想就可以写得没条理,而只是说它更注重“想”,即要有突破和创新。 如果计划内容是某一项工作,一般则用“方案”或“安排”,工作项目比较复杂者用“方案”,较简单者为“安排”。 因为方案 和安排都必须写得很细(或很全面,或很具体),否则工作就没法开展。 当然,若考虑到要给下级执行中留有余地,这方案可变成“实施意见”,这安排也可变成“安排意见”。 如果计划内容既不是单项工作,又不是很宏大的,这就该用真正的“计划”了。 因为狭义的计划是广义计划中最适中的一种。 当然,若只想把这计划摘要加以公布,则可用“要点”来写。 (三)计划写作注意事项 不论哪种计划,写作中都必须注意掌握以下五条原则:第一,对上负责的原则。 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反对本位主义。 第二,切实可行的原则。 要从 实际情况出发定目标、定任务、定标准,既不要因循守旧,也不要盲目冒进。 即使是做规划和设想,也应当保证可行,能基本做到,其目标要明确,其措施要可行,其要求也是可以达到的。 第三,集思广益的原则。 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博采众长,反对主观主义。 第四,突出重点 的原则。 要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五,防患未然的原则。 要预先想到实行中可能发行的偏差,可能出现的故障,有必要的防范措施或补充办法。 总结的写作 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对过去一个时期内的实践活动作出系统的回顾归纳、分析评价,从中 得出规律性认识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事务性文书。 (一 )总结的种类 从性质、时间、形式等角度可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总结,从内容分主要有综合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种。 综合总结又称全面总结,它是对某一时期各项工作的全面回顾和检查,进而总结经验与教训。 专题总结是对某项工作或某方面问题进行专项的总结,尤以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为多见。 总结也有各种别称,如自查性质的评估及汇报、回顾、小结等都具总结的性质。 (二 )总结的写法 标题 文件式标题 一般由单位名称、时限、内容、文种名称构成。 例:《179。 179。 局 19179。 179。 年度拥军拥属工作总结》。 文章式标题 以单行标题概括主要内容或基本观点,不出现总结字样,但对总结内容有提示作用。 例某高校的专题总结《我们是如何实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 双行式标题 即分别以文章式标题和文件式标题为正副标题,正标题揭示观点或概括内容,副标题点明单位、时限、性质和总结种类。 例:《知名教授上讲台 教书育人放异彩 —— 179。 179。 大学德育工作总结》。 正文 前言 一般介绍工作背景、基本概况等,也可交待总结主旨并作出基本评价。 开头力求简洁,开宗明义。 主体 应包括主要工作内容、成绩及评价、经验和体会、问题或教训等。 这些内 容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可按纵式或横式结构形式撰写。 所谓纵式结构,即按主体内容纵向所做的工作、方法、成绩、经验、教训等逐层展开。 所谓横式结构即按材料的逻辑关系将其分成若干部分, 标序加题,逐一写来。 结尾 作为结的结束语可以归纳呼应主题、指出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意见或表示决心信心等语作结,要求简短精练。 落款 一般在正文右下方署名署时。 如是报刊杂志或简报刊用的交流经验的专题总结,应在标题下方居中署名。 调查报告 一、概念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实性。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 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 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 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 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 ,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况调查报告。 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 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 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问题调查报告。 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 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179。 179。 关于179。 179。 179。 179。 的调查报告”、“关于179。 179。 179。 179。 的调查报告”、“179。 179。 179。 179。 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 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 ―― 179。 179。 179。 179。 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 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 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 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述职报告 一、述职报告的性质、种类 述职报告是领导干 部向所属的干部和职工或向上级组织和领导陈述自己任职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情况的自我评述性报告。 述职报告的种类很多,从时间上分有任期述职报告、年度述职报告、临时述职报告;从范围上分有个人述职报告、集体述职报告;从内容上分则有专题(单项)述职报告、综合述职报告。 二、述职报告的写作格式 标题 有四种写法:一是只写“述职报告”四个字;二是“XX年任XX职务期间的工作汇报”的公文写法;三是“XXX(姓名)XXX(职务)XX会议上的汇报(或报告)”的写法;四是新闻标题式的写法。 署名及日期 可以写在题下,也可以写 在正文后。 正文 述职报告的正文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任职概况和述职评估,包括何时任职、工作变动情况、背景情况、岗位职责、目标及对个人尽职的总体估价、确定述职范围和基调。 第二部分是尽职情况,这是述职报告的主体,主要写工作实绩、经验和问题。 对于核心内容的写作,多数是按性质不同分成几个方面(可列小标题)来写,每个方面可先写实绩,后写认识和做法;也可先写认识和做法,后写实绩。 但不管怎么写,都要实现个人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尤其是在处理敏感、棘手问题方面,以及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方面,更能表现出个人的素质、才 能和领导水平。 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批示、部署的任务,是如何在自己分管的部门或单位得以贯彻实施的……等等。 第三部分是今后的设想和决心,要从实际出发,对今后工作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战略性规划,表明尽职的态度。 三、述职报告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在写作述职报告时,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客观公正。 要注意论断准确,重点突出,有针对性,既不要脱离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目标,又要分析概括,不能写成流水帐;既要突出政绩,又要评价正确、适当,不能故意夸大或缩小;缺点和不足的地方也要说够、说充分。 讲话稿 讲话 ,属会议主要领导者使用的文种。 领导者为实施领导,在各种会议上所作的指示性发言,即领导讲话。 讲话一般专门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内容集中,中心突出,容易讲深讲透。 讲话稿是会议的主要文件,有些会议不安排会议报告,讲话稿起到报告的作用,成为反映会议精神的最主要的文件。 (一)领导讲话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权威性。 讲话历来是政治家和各级领导宣传政见、安排部署工作的有效形式。 领导讲话不同于一般的演讲和发言,目的是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实施本级的决定,对分管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因此,领导讲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领导 职务的不同,讲话的权威效果也不同。 二是思想性。 领导讲话一定要有理论色彩,要能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为指针,阐述所进行的工作的意义,以动员群众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之中。 讲话就是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思考,去总结,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去分析问题,去说服人。 这样才能打动听众,让人接受,共同与你去实行。 三是鼓动性。 统治者要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要通过讲话起到激励、鼓动的作用。 讲话稿,要注意鼓动、激励作用,针对形势、问题或某种思想动态展开富有启发性的议论,才能取得成效。 (二)起草领导讲话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权威与平易的关 系。 一篇好的讲话稿,总是权威性与平易性相结合的产物。 领导讲话无疑要具有权威性,这种权威,与讲话人的身份、地位、所代表的方面相符合,立场坚定,原则性强,严肃、认真、鲜明、有力地展示自己的观点,起到应有的强调、号召作用。 这种权威,确实是一种原则的把握。 但如果一个领导者在讲话中,处处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措辞生硬,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危言耸听地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就会拉远与听众的距离,阻碍双方情感上的交流,就得不到思想上的共鸣,起不到应有的影响、教育和引导作用。 领导讲话的坦率、诚挚,能很快沟通,大大缩短与听众之间 的距离,在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