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共9页内容摘要:
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解释重点字。 ①风烟:指烟雾。 ②共色:同样的颜色。 ③俱:都。 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 7)急湍:急流的水 ( 8)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 9)负势竞上:凭依 (高峻的 )形势,争着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 10)轩邈:轩,高;邈,远。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 11)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 12)相鸣:互相和鸣 ( 13)⑥戾天:到天上;戾,至( 14)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 15)经伦:筹划、治理。 ( 16)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 17)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 18)犹:好像,如同。 ( 19)交映:互相掩映。 ( 20)见:同“现”,显现,显露。 (21)缥碧:青白色。 中心: .《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结构: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 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段 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 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第三段描写了 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 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5.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 4 分) (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 对自由的渴望; ( 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 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 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重点) 理解背诵。 按要求写出句子。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总领全文的句子)(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 (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写听觉感受的: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对偶句) 写山“奇”的句子: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 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重点句翻译。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烟雾全部消散尽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颜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 的树木。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 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治理社会事物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欣赏。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 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中心: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重点)(也是本文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讨论。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 答: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 《五柳先生传》(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 ,陶渊明) 文学常识: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 《五柳先生传》出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桃花源记〉〉,诗有《饮酒》 《〈归园田居〉其三》 人物欣赏:( 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 2)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 ( 3)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他不 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 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 ( 4)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 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 是与民同乐。 名句及成语:( 1)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 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共9页
相关推荐
丽的花园 使我的几株小花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jīnɡ qiǎo ju233。 ln :精美巧妙到了极点。 例句:这样东西做得精巧绝伦 第十二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美味佳肴 měi w232。 i jiā y225。 o : 指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 例句:松茸是一种美味佳肴。 萧瑟 xiāo s232。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凋零;冷落;凄凉;稀疏。 例句:秋风萧瑟
我 ” 不学医,并要离开仙台,甚感 “ 悲哀 ”“ 凄然 ” ,他 “ 叹息 ” 并赠照题词 “ 惜别 ” ,还希望我回赠照片,并常来信告诉他状况。 这些记叙和描写将“ 我 ” 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来。 先生对鲁迅这种 毫无民族偏见 的深情,鲁迅是终生难忘的。 ( 3638 段)写 “ 我 ” 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第 36
棠者类蹿迷卜 凛冽 (lǐn li226。 ):刺骨地寒冷。 升腾 (shēng t227。 ng):﹤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后生字词拼音及解释 (修改版 )八年级下册生字词注音及解释修订版第一单元 《滕野先生》绯红 (fēi h243。 ng):鲜红。 标致 (bi āo zh236。 ):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不逊 ( b249。 sh249。 n):无礼。 逊
悲的“ 览物之情 ” 的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的阔大情怀和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的政治抱负。 (3)写出分别 与 “ 以物喜 ”“ 以己悲 ” 相照应的句子 “ 以物喜 ” :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以己悲 ” :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 进亦忧,退亦忧 ” 中 “ 进 ”
待 (n252。 232。 d224。 i) 雷霆 (l233。 i t237。 ng) 踌躇 (ch243。 u ch) 鞭挞 (biān t224。 ) 祈祷 (q237。 dǎo) 罪孽 (zu236。 ni232。 ) 拖泥带水 (tuō n237。 d224。 i shuǐ)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污秽:不干净。 犀利: (武器、言语等 )锋利;锐利。 播弄:摆布。 虐待
n diān p226。 i w227。 n zh238。 u zh238。 u jiāo zhu239。 伎 俩 颠 沛 吊 唁 颠 沛 文 绉 绉 焦 灼 ch225。 nɡ t b225。 sh226。 qi239。 nɡ ch239。 u li225。 o dǎo li225。 n shēnɡ nu238。 nu238。 长 途 跋 涉 穷 愁 潦 倒 连 声 诺 诺 fēn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