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位规范内容摘要:

可用作图法 后退停车、前进开出停车方式(图 ) 图 后退停车平面 各车型的建筑设计中最小停车带、停车位、通车道宽度宜按表 采用。 各车型建筑设计最小停车带、停车位、通车道宽度 表 汽车库内坡道可采用直线型、曲线型。 可以采用单车道或双车道,其最小净宽应符合表 的规定。 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车道。 坡道最小宽度表4.1. 6 坡道型式 计算宽度( m) 最小宽度( m) 微型、小型车 中型、大型、绞接车 直线单行 单车宽+ 直线双行 直线双行 曲线单行 单车宽+ 曲线双行 双车宽+ 注:此宽度不包括道牙及其他分隔带宽度。 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纵向坡度应符合表 的规定。 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坡度 表4.1.7 注:曲线坡道坡度以车道中心线计。 汽车库内当通车道纵向坡度大于 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缓坡。 其直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缓坡坡度应为坡道坡度的 1/2。 曲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 小于 ,曲线的半径不应小于20m,缓坡段的中点为坡道原起点或止点(图 )。 图 缓坡 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可采用表 的规定。 汽车库内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 表 最小转弯半径(m) 微型车 小型车 续表 车型 最小转弯半径( m) 轻型车 ~ 中型车 ~ ~ ~ 铰接车 ~ 汽车库内汽车环形道的最小内半径和外半径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见图 )。 图 汽车环道平面 R1—— 汽车最小转弯半径; R0 —— 环道外半径; R—— 汽车环行外半径; r2 —— 环道内半径; R—— 汽车环行内半径; X—— 汽车环行时最外点至环道外边距离,宜等于或大于 250mm; Y— — 汽车环行时最内点至环道内边距离,宜等于或大于 250mm。 汽车环形坡道除纵向坡度应符合表 规定外,还应于坡道横向设置超高,超高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 式中 V —— 设计车速, Km/h; R —— 环道平曲线半径(取到坡道中心线半径); μ —— 横向力系数,宜为 ~ ; ic —— 超高即横向坡度,宜为 2%~ 6%。 当坡道横向内、外两侧如无墙时,应设护栏和道牙,单行道的道牙宽度不应小于。 双行道中宜设宽度不应小于 的道牙,道牙的高度不应小于。 汽车库室内最小净高应符合表 的规定。 汽车库内室内最小净高表 车型 最小净高( m) 微型车、小型车 轻型车 中、大型、绞接客车 中、大型、绞接货车 注:净高指楼地面表面至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的距离,未计入设备及管道所需空间。 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 ,双车行驶时不宜小于。 汽车库出入口处当为城市道路时,其与道路规划红线及通视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规定,并宜于出入口上方设防坠落物措施。 汽车库内当采用天然采光,其停车空间天然采光系数不宜小于 %或其窗地面积比宜大于1:15。 封闭式汽车库的坡道墙上不得开窗,并应采用漫射光照明。 汽车库内可按管理方式和停车位的 数量设置相应的值班室、管理办公室、控制室、休息室、贮藏室、卫生间等辅助房间。 三层以上的多层汽车库或二层以下地下汽车库应设置供载人电梯。 汽车库的停车位的楼地面上应设车轮挡,车轮挡宜设于距停车位端线为汽车前悬或后悬的尺寸减 200mm 处,其高度宜为 150~ 200mm,车轮挡不得阻碍楼地面排水。 汽车库的楼地面应采用强度高、具有耐磨防滑性能的非燃烧体材料,并应设不小于 1%的排水坡度和相应的排水系统。 汽车库内坡道面层应采取防滑措施,并宜在柱子、墙阳 角及凸出构件等部位设防撞措施。 汽车库内应在每层出入口的显著部位设置标明楼层和行驶方向的标志,宜在楼地面上用彩色线条标明行驶方向和用 1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