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导学案内容摘要:
蚂蚁搬家蛇过道 明日必有大雨到 种瓜点豆 本单元我还积累的谚语还有: 六、选词填空。 ( 6 分) 居然 果然 仍然 这本书他看了很多遍,( )不明白里面讲的内容。 妈妈说今天可能有雨,到了中午( )下起雨来。 令人难以以相信的是这只凶猛的老虎( )会怕小蚂蚁。 吃 钻 咬 森林里的 害虫成群地向树木进攻,( )树叶,( )树根,( )树心。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 读《蝙蝠和雷达》中的段落,再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 15分) 16 为了弄清蝙蝠夜间飞行的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 x236。 j236。 )着许多铃铛。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 m253。 ng m227。 ng )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 s226。 s252。 i)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的苍蝇似( s236。 sh236。 )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 ,它是用 和 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 ,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 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 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 上。 驾驶员从雷达的 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我能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2 分) 我知道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词语,使文章完整。 ( 3 分) 我读懂了文章,我会填写合适的词语。 ( 3 分)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________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____________。 我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蝙蝠是如何探路飞行的。 ( 2 分) 蝙蝠的嘴里发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一遇到 _________就____________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读了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 2 分)。 在生活中 你是一个留心观察事物的人吗。 你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人什么启示。 ( 3 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完成练习。 20 世纪末,美国西部一个州的一场森林大火,使上万亩森林遭灾。 事后,人们发现罪魁祸首是森林中的那些枯枝朽叶。 于是,州政府对森林中的衰萎、 17 干枯的树木和草叶进行清理,以杜绝隐患。 在随后的两年里,再没有大的火灾发生,但一种由云杉卷叶蛾引起的虫害,大面积地爆发了。 美国农业部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令人吃惊:原来,造成虫害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无知地把森林中枯死的树木、草叶清理掉。 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森林中虫害的数量是与那里的鸟儿和蚂蚁的数量成反比例的,那么,鸟类和蚂蚁的减少与枯木的清理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很多树木枯死后,过一段时间会形成一个个空洞,让鸟儿、蚂蚁可以坐享其成地安家落户。 而它们的存在又有力地遏(226。 )制了害虫的繁衍。 当人们为了防止火灾而把这些枯木清除掉时,同时也就是毁掉了这些鸟类和蚁类赖以客观存在身的家园。 这项研究使人们明白一条真理,自然界中哪怕是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大自然总是会用一只无形的手,巧妙地调节和平衡好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人类应该做的就是尊重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能读懂短文,并给它加上合适的题目。 ( 2 分) 我会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 ( 3 分) 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 ( ) 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 ) 我会仔细读短文,能照样子写词语。 ( 2 分) 得出(结论) 研究( ) 巧妙( ) ( )落户 ( )相处 这篇短文主要讲了在美国西部为了杜绝火灾发生,人们清理了森林里衰萎、干枯的 ,造成虫害,这件事告诉人们。 ( 3 分) 我读懂了短文,我会用横线画出鸟类和蚂蚁的减少与枯木清理的关系的句子。 ( 2 分) 6“人类应该做的就是尊重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针对这句话,你认为人类做得怎么样。 为什么。 ( 3 分) 第三部分 习作 大自然是个无穷的宝库。 你从周围的动植物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呢。 说说自己想利用动植物的什么特点来发明什么。 做一个仿生学的小发明家,写一写我的发明是从哪得到的启发,并把自己发明的原理写清楚。 18 1 夜莺的歌声 学习目标: ①认识“屑、拧”等 8 个生字;会写“削、喂”等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③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 句子的意思。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理解本文中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 学习时间: 总第 3 3 37 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读通课文。 3.小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勇敢的呢。 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这 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初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你想知道什么。 二、导学流程 1.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 夜莺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 1941 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 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 2.预习交流、检测。 19 ⑴正确的读出下列词语 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不慌不忙 杂草丛生 聚精会神 模模糊糊 以防万一 断断续续 ( 2)我能给下列生字注音。 ( ) ( ) ( ) ( ) 屑 挺 拧 蘑 ( ) ( ) ( ) ( ) 鬼 呻 吟 宛 ( 3)我能辨字并组词。 削( )喂( )哨( )挺( )斯( ) 悄( )偎( )捎( )庭( )期( ) 甩( )枪( )防( )汉( )惯( ) 用( )抢( )访( )仅( )贯( ) ( 2)我会读生字,在田字格是写一写你认为难写的字,并说一说。 ( 3)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 “夜莺”指的是谁。 “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 三、学习新课 ( 1) .整体感知,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 2)德国鬼子是怎样发现小男孩的。 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 读第 3 自然段。 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 ( 3)学习课文第二部分,自学课文,思考: ①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 ②为什么夜莺“有时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③回答德国军宫的突然问话在,表现了他的什么。 20 ⑷学习第三部分 ① 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从中能了解到了夜莺的什么。 ② 读一读表现夜莺机智的句子和游击队的对话,加深理解。 ⑸学习第四部分 ①“从松树林里发生地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②“夜莺的歌声”的含义 ③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 出什么 ④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联系。 4.拓展延伸。 是啊。 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不光在苏联,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爱国的小英雄的存在,热爱祖国的人,那么同学们,大家还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呢。 5.达标检测。 ( )的碎瓦 ( )的花园 ( )的树木 夏日的( ) 阴沉的( ) 寂静的( )。 ① .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 军官突然问 ② .这里有麻雀 乌鸦 猫头鹰 多着呢 ③ . 你这个坏家伙 军官打断孩子的话 我是问你这晨有没有人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反思 21 1小英雄雨来 学习目标 ①认识“晋”“冀”等 8 个生字;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脊背、枕头、防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导学案
相关推荐
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 (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 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 教学难点。 ) 交流话题四: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 (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 )“„„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 风能掀下它
他,生我养我,抚养我长大,他爱我宠我,供我上学,他 为我受苦受难却永不后悔。 他就是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 40 多岁了,头发已经花白,原来的大眼睛,双眼皮上已经布满鱼尾纹,高高的鼻梁已经有塌陷。 皮肤也已黝黑,但他永远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 父亲是一个关心子女的好爸爸。 当我生病时,他总是跑前跑后。 一次,我身上起疹子,发高烧,不知道怎么办好,父亲知道后,开车带我上医院,车行驶到最大速度,当时
热闹非凡 莫名其妙 意义非凡 无可奈何 匪夷所思 关于动物的成语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补充:鼠目寸光 九牛一毛 兔死狐悲 虎口拔牙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走马观花 亡羊补牢 杀鸡吓猴 鸡飞蛋打 狗急跳墙 肥猪拱门 (人怕出名猪怕壮) 成语故事 胸有成竹 ——
老师的带领下品读重点词句 学生当堂检测 七:运用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用“是„„也是„„” “仿佛”“悠然自得”写一句话。 3: 找一篇优美得文章读给爸爸、妈妈听。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只是情况 教师导练 课题 23 古诗词三首 课时 安排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 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学生练习 当堂检测 教师导练 课题 桂林山水 课时 安排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
ɡ225。 o zhǐ m227。 i huā diē dǎo kāi p236。 jc249。 b249。 ān ( ) ( ) ( ) ( )( ) ( ) h225。 o b249。 xiānɡ r224。 nɡ y237。 r236。 sān cān cōnɡ r239。 nɡ b p238。 ( ) ( ) ( )( ) y225。 nɡ ch225。 nɡ 227。 r q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