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导学案内容摘要:

蚂蚁搬家蛇过道 明日必有大雨到 种瓜点豆 本单元我还积累的谚语还有: 六、选词填空。 ( 6 分) 居然 果然 仍然 这本书他看了很多遍,( )不明白里面讲的内容。 妈妈说今天可能有雨,到了中午( )下起雨来。 令人难以以相信的是这只凶猛的老虎( )会怕小蚂蚁。 吃 钻 咬 森林里的 害虫成群地向树木进攻,( )树叶,( )树根,( )树心。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 读《蝙蝠和雷达》中的段落,再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 ( 15分) 16 为了弄清蝙蝠夜间飞行的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 x236。 j236。 )着许多铃铛。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 m253。 ng m227。 ng )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 s226。 s252。 i)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的苍蝇似( s236。 sh236。 )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 ,它是用 和 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 ,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 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 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 上。 驾驶员从雷达的 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我能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2 分) 我知道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词语,使文章完整。 ( 3 分) 我读懂了文章,我会填写合适的词语。 ( 3 分)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________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____________。 我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蝙蝠是如何探路飞行的。 ( 2 分) 蝙蝠的嘴里发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一遇到 _________就____________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读了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 2 分)。 在生活中 你是一个留心观察事物的人吗。 你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人什么启示。 ( 3 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完成练习。 20 世纪末,美国西部一个州的一场森林大火,使上万亩森林遭灾。 事后,人们发现罪魁祸首是森林中的那些枯枝朽叶。 于是,州政府对森林中的衰萎、 17 干枯的树木和草叶进行清理,以杜绝隐患。 在随后的两年里,再没有大的火灾发生,但一种由云杉卷叶蛾引起的虫害,大面积地爆发了。 美国农业部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令人吃惊:原来,造成虫害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无知地把森林中枯死的树木、草叶清理掉。 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森林中虫害的数量是与那里的鸟儿和蚂蚁的数量成反比例的,那么,鸟类和蚂蚁的减少与枯木的清理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很多树木枯死后,过一段时间会形成一个个空洞,让鸟儿、蚂蚁可以坐享其成地安家落户。 而它们的存在又有力地遏(226。 )制了害虫的繁衍。 当人们为了防止火灾而把这些枯木清除掉时,同时也就是毁掉了这些鸟类和蚁类赖以客观存在身的家园。 这项研究使人们明白一条真理,自然界中哪怕是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大自然总是会用一只无形的手,巧妙地调节和平衡好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人类应该做的就是尊重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能读懂短文,并给它加上合适的题目。 ( 2 分) 我会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 ( 3 分) 罪恶行为的首要分子。 ( ) 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 ) 我会仔细读短文,能照样子写词语。 ( 2 分) 得出(结论) 研究( ) 巧妙( ) ( )落户 ( )相处 这篇短文主要讲了在美国西部为了杜绝火灾发生,人们清理了森林里衰萎、干枯的 ,造成虫害,这件事告诉人们。 ( 3 分) 我读懂了短文,我会用横线画出鸟类和蚂蚁的减少与枯木清理的关系的句子。 ( 2 分) 6“人类应该做的就是尊重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针对这句话,你认为人类做得怎么样。 为什么。 ( 3 分) 第三部分 习作 大自然是个无穷的宝库。 你从周围的动植物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呢。 说说自己想利用动植物的什么特点来发明什么。 做一个仿生学的小发明家,写一写我的发明是从哪得到的启发,并把自己发明的原理写清楚。 18 1 夜莺的歌声 学习目标: ①认识“屑、拧”等 8 个生字;会写“削、喂”等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③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 句子的意思。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理解本文中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 学习时间: 总第 3 3 37 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读通课文。 3.小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勇敢的呢。 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这 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初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你想知道什么。 二、导学流程 1.导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 夜莺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 1941 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 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 2.预习交流、检测。 19 ⑴正确的读出下列词语 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不慌不忙 杂草丛生 聚精会神 模模糊糊 以防万一 断断续续 ( 2)我能给下列生字注音。 ( ) ( ) ( ) ( ) 屑 挺 拧 蘑 ( ) ( ) ( ) ( ) 鬼 呻 吟 宛 ( 3)我能辨字并组词。 削( )喂( )哨( )挺( )斯( ) 悄( )偎( )捎( )庭( )期( ) 甩( )枪( )防( )汉( )惯( ) 用( )抢( )访( )仅( )贯( ) ( 2)我会读生字,在田字格是写一写你认为难写的字,并说一说。 ( 3)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 “夜莺”指的是谁。 “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 三、学习新课 ( 1) .整体感知,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 2)德国鬼子是怎样发现小男孩的。 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 读第 3 自然段。 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 ( 3)学习课文第二部分,自学课文,思考: ①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 ②为什么夜莺“有时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③回答德国军宫的突然问话在,表现了他的什么。 20 ⑷学习第三部分 ① 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从中能了解到了夜莺的什么。 ② 读一读表现夜莺机智的句子和游击队的对话,加深理解。 ⑸学习第四部分 ①“从松树林里发生地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②“夜莺的歌声”的含义 ③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 出什么 ④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联系。 4.拓展延伸。 是啊。 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不光在苏联,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爱国的小英雄的存在,热爱祖国的人,那么同学们,大家还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呢。 5.达标检测。 ( )的碎瓦 ( )的花园 ( )的树木 夏日的( ) 阴沉的( ) 寂静的( )。 ① .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 军官突然问 ② .这里有麻雀 乌鸦 猫头鹰 多着呢 ③ . 你这个坏家伙 军官打断孩子的话 我是问你这晨有没有人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反思 21 1小英雄雨来 学习目标 ①认识“晋”“冀”等 8 个生字;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脊背、枕头、防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