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古诗文复习检测内容摘要:
御风,不以疾也。 (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3)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 4)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5)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6)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8)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理解性默写 ( 9 分) ( 1) 写山 连绵不断 的句子是:。 ( 2) 文中侧面写山之高 (遮天蔽日) 的句子是:。 ( 3) 文中 正面写夏水的句子: 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 4) 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 5) 在春冬季节 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 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 6) 正面描写猿鸣的句子是:。 5. 阅读理解。 ( 26 分) ( 1) 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说说它与课文《三峡》是如何印证的。 ( 7 分) ( 2) 从全文来看, 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何作用。 ( 7 分) ( 3) 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 7 分) ( 4)下面对课文的分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5 分) A. 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 水险的特点。 B. 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 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C. 文章唯一的缺憾在于思路含混不清: 先从视觉是山,再从速度流量写夏水,又动静结合写景,摇曳生姿。 D.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 大道之行也 》期末复习测验卷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 与 . 能,讲信 修 . 睦。 故人不独 亲 . 其亲,不独 子 . 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 . 、 寡 . 、 孤 . 、 独 . 、 废疾 . . 者,皆有所养,男有 分 . ,女有 归 .。 货 恶 . 有 弃 . 于地也,不必 藏 . 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 谋 . 闭而不兴,盗窃 乱 . 贼 而不 作 . ,故 外户 . . 而不闭, 是谓 . . 大 同 .。 原文 字下方解释 加点 或 加横线 的字词。 ( 44 分) 2.( 1) 文学常识填空 : 《大道之行也》选自 《 》 ,这是 (填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是西汉 (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 3 分) ( 2)找成语 :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 、。 ( 2 分) ( 3) 研读课文填写 : 大 道的内涵是 、 、。 (摘取原文四字词语)( 3 分)。 ( 16 分) ( 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2)选贤 与 能,讲信 修 睦。 (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4)男有 分 ,女有 归。 ( 5)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 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 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 乱 贼而不 作。 ( 8)故 外户 而不闭,是谓大 同。 4. 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 ( 8 分) 大道: ,大同:。 5. 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 (原文中 ||划) ,概括层意 (层次 6 分,层意 12 分,共 18 分)。 答:第 一层是对“ ”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 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 人人都能。 ③ 货尽其用,。 第三 层是全文的总括语。 6.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 4 分) 答: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 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例如从“ , ”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 初 2020 级期末文言文复习测评 第 5 页 共 8 页 7.文章 结论非常鼓舞人心 ,但言外之言则说明为现实社会中却存在 搞阴谋 、 、作乱等诸多黑暗现象。 ( 2 分) 《 短文两篇 》 ( 27 课) 期末复习测验卷 (满分 100 分) [甲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 交辉 . .。 青林翠竹, 四时 . . 俱备。 晓雾将 歇 . ,猿鸟乱鸣;夕日欲 颓 . , 沉鳞 . . 竞 跃。 实是 欲界 . . 之 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 有能 与 . 其奇 者 .。 ( 11 分) [乙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 欲 . 睡,月色入 户 . , 欣然 . . 起行。 念 . 无与为乐者, 遂 .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 亦 . 未寝, 相与 . . 步于 中庭 . .。 庭下如积水 空明 . . ,水中藻、荇文横, 盖 . 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 . 少 闲人 . . 如吾两人者 耳 .。 ( 13 分) 1. 在 原文 字下方解释 加点 或 加横线 的字词。 ( 24 分) 2.常识填空。 ⑴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 ________,字通明 ,号 ________。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 ________。 ⑵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 ________,字子瞻,号 ________,是 ________朝的 ________家。 他与父亲 ________、弟弟 ________合称为“ 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 11 分) 3.翻译下面的几个句子。 ( 24 分) ⑴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文: ⑵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文: ⑶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 ⑷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文: ⑸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⑹ 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文: ⑺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⑻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 ⑼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⑽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⑾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⑿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文: 4. 用原文作答。 ( 8 分) ⑴ 用洗练笔 法 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 的句子: ⑵ 由静景转入动景 , 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 的描写 : ⑶ 文章又以感慨收束, 颇 有期与谢公比肩 的 自豪 的语句: ⑷ 《记承天寺夜游》中 作者以高 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 答:。 ( 6 分) ( 1)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 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 之感。 ( 2)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 , , , 漫步的悠闲 都包含其中。 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 可是没有人和 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 !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 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5. 下面对 《答谢中书书》 一文的 结构 分析说法 有 误 的一项是( )( 3 分) A. 文章以感慨 发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B. 作者谢中书正是将陶弘 景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C. 接下来 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D. 最后 ,文章又以感慨收束,而作者却 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6.下面对 《答谢中书书》 一文的主体部分内容分析说法 无 误 的一项是( )(多项选择)( 4 分) A.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 B.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 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C.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动静 结合, 通写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D. 这几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7.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下面的问题。 ( 20 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古诗文复习检测
相关推荐
夷 :平 二、翻译句子 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舟尾横卧一楫 译文:船尾横摆着一支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译文:总计这只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 状刻成的(名种事物的)形象,名 各 有 各 的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 译文
和肥鱼的香味。 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歌声、香味让我们想像到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功劳。 再如“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写敌人的束手无策,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神奇。 又如写二菱对老英雄的怀疑、不信任,侧面写老人的英 雄行为。 (1)提问: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学生明确:①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许诺一切靠他,一切保险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幺好处给他。 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给了某人什么好处。 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4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机的镜头,文章第⑨段写豹子误将猎人的枪管当成摄影机镜头,才使猎人轻易得手。 前面的伏笔和后面的照应更突出了豹子对人信任而送命的悲剧,同时使文章更加精致、严密,更加具有震撼力。 (3分。 找出伏笔1分,写出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18.略。 (3分。 考生选哪个对象都可以,答案必须是建议性的。 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19.(1)海葵是无脊椎动物;(2)海葵外形奇特,色彩斑斓
迎风摇曳,海边的人襟飘带舞。 近义词: 衣袂飞扬 、 衣袂飘飘 反义词: 死气沉沉 、 拖泥带水 精神 饱满 (jīng sh227。 n bǎo mǎn): 词意: 形容精神振作,精力充沛,情绪饱满。 例句: 他精神饱满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近义词: 容光焕发 、 精神抖擞 反义词: 无精打采 、 萎靡不振 精神抖擞 (jīng sh227。 n dǒu sǒu): 词意: 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58 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必须坚持 “ 革命理想高于天 ” ,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志愿为实现民族复兴的 “ 中国梦 ” 而奋斗。 二、准 确定位角色。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始终要明白重要的是财政工作而不是财政工作者。 服务于人民根本利益的国家财政,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分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