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全套内容摘要:

心,同时计数 1 分钟,胎心率相差 10 次以上,或两胎心音之间隔有无音区。 ( 5)早期发现并发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多种并发症,如有异常,做好抢救准备。 ( 6)产时护理:分娩时第一个胎儿娩出后应立即断脐,在最后一个胎儿前肩娩出后使用宫缩剂,同时腹部放置沙袋。 ( 7)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后按摩子宫,注意子宫质地和宫底高度,以及阴道流血量及性状,必要时臀部垫贮血器。 ( 8)预防感染:保持会阴清 洁,防止受凉。 每日测量体温。 遵医嘱监测血象,注意子宫有无压痛及会阴分泌物性状,及时发现感染征象。 ( 9)母乳喂养:指导产妇给两个婴儿哺乳的方法。 ( 10)心理护理:向孕妇及家属讲解多胎妊娠的相关知识,减轻紧张情绪,以树立信心、取得配合。 并发症护理 ( 1)妊娠高血压疾病:参照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护理。 ( 2)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征:参照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征护理。 ( 3)胎膜早破及早产:参照胎膜早破及早产护理。 ( 4)产后出血:参照产后出血护理。 【出院指导】 产后定期检查:注意休息,左侧卧位,自数胎动;加强营 养,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铁、钙等微量元素;有早产迹象及时就诊。 产后参照普通产后护理常规。 死胎护理常规 【概述】妊娠 20 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者称为死胎。 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称为死产,亦是死胎的一种。 【治疗原则】 死胎确诊后,应立即引产。 引产前常规检查:白带、血常规、血生化及 DIC 全套。 胎儿死亡超过四周尚未排出者,应行凝血功能检查,若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100X109/L 时,应给予肝素治疗,待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恢复有效水平,再行引产,引产期间须备新鲜血或纤维蛋白原 ,以防 DIC 发生。 引产方法:( 1)羊膜腔内注射药物引产,常用药物为利凡诺 100mg 羊膜腔内注射;( 2)催产素引产;( 3)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引产。 【护理】 (一)同普通产科常规护理 (二)与本病相关的主要护理 评估要点: ( 1)病史及相关因素 ①孕产史 ②健康史、家族史,有无并发症及全身性疾病 ( 2)症状体征 ①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情况。 ②产科体征:胎方位,有无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流液及性状,腹部张力及有无压痛。 ③皮肤粘膜:有无水肿、瘀斑、出血点、牙龈出血等。 ( 3)辅助检查了 解 B 超、血常规、肝功能及 DIC 等检查结果。 ( 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主要护理措施 ( 1)教导患者危险征象的自我监护:大量阴道流血或阴道流血突然增多及阴道分泌物有异味等及时报告。 ( 2)引产前准备:及时采集血、尿标本,了解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 胎儿死于宫内已超过 3 周者,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 3)引产后护理:严密观察宫缩情况,注意产程进展;第三产程仔细检查胎盘、脐带及胎儿,尽可能寻找死胎发生的原因。 产后根据医嘱回奶。 ( 4)注意产后出血、 DIC 征象;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性状,注意皮肤粘膜有无瘀斑、 瘀点,观察尿量及尿色。 ( 5)预防感染: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监测体温,注意子宫有无夺痛及阴道分泌物性状。 ( 6)心理支持: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安排适宜的病室。 做好心理疏导,劝慰孕妇及家属,告知疾病相关知识。 并发症护理:弥漫感染,产后常规复查。 避孕半年,计划妊娠前作孕前咨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常规 (一)子痫前期护理常规 概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慢性高血压。 本病特点是妊娠 20 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抽 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 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子痫前期是指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基础上,血压进一步升高,或有明显的蛋白尿或肾、脑、肝和心血管系统等受累引起的上腹部不适、头痛或视觉障碍等临床症状。 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 治疗原则: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病情、延长孕周、确保母儿安全。 治疗基本原则是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地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应根据病情轻重分类,进行个体化治疗。 妊娠高血压应休息、镇静、监测母胎情况,酌情降压治疗;子痫前期应镇静、解痉,有指征地降压、利 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子痫应控制抽摔,病情稳定后縦上妊娠。 护理 (一)同普通产科常规护理 (二)与本病相关的主要护理 评估要点 (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① 孕产史 ② 既往史、家族史,有无并发症及全身性疾病 ( 2)症状体征 ①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基础血压、血氧饱和度情况,以及有无上腹部不适、头痛、视觉障碍等自觉症状。 ②产科体征:胎方位、胎心、胎动、子宫张力,有无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流液。 ③皮肤黏膜:是否完整及有无水肿、瘙痒等。 ④其它:意识、食欲、睡眠、二便、体重等情况。 ( 3)辅助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血生化、血常规、血凝、血粘度等实验室检查,眼底检查、 B 超、胎心监护、心电图、胎儿心电图等生物物理指标。 ( 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主要护理措施 ( 1)休息: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佳,尽可能采取集中式的治疗及护理,操作轻柔,保证充足睡眠。 ( 2)病室准备:安排安静、光线柔和病室,床旁应放置压舌板、舌钳、开口器、氧气,吸引器、抢救车处于备用状态。 ( 3)饮食管理:给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不限盐和液体,但对于全身水肿者适当限制盐的摄入。 ( 4)病情观察:对重度 子痫前期患者应取下假牙,记录进出量。 测血压、脉搏每 4 小时一次或遵医嘱,必要时使用血压监护仪动态监测血压变化。 随时注意是否出现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症状。 病情允许每日测量空腹休息重。 遵医嘱及时正确留取各种检验标本,并及时了解结果。 ( 5)产程监测:严密观察子宫张力及临产征兆,有产兆及时报告医生。 ( 6)胎儿监护:监测胎心每 4 小时一次,监测胎动 tid,有胎动、胎心变化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视需要或遵医嘱给予上氧。 ( 7)健康教育:向孕妇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 指导孕妇左侧卧位、数胎动及饮食指导。 告知患者如出 现头痛、视物不清、阴道流液、胎动异常、腹痛等征象及时报告。 ( 8)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及时向孕妇及家属提供疾病相关知识,鼓励孕妇表达不适感,保持情绪稳定,取得孕妇及家属的支持与梧合。 ( 9)用药护理:遵医嘱及时正确给药,注意药物疗效及毒副反应。 ①应用硫酸镁时应严格执行硫酸镁应用护理常规。 ②应用静脉降压药时,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避免血压急剧下降或下降过低,血压有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③ 应用冬眠药物时必须卧床休息,专人护理,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晕厥。 ④ 应用利尿剂时,及时监测血电解质,注意患者有无倦 怠、腹胀等低血钾症状,注意尿量,观察有无脉搏增快等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 并发症护理 ( 1)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注意患者有无休息时心率 110次 /分,呼吸 20 次 /分,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衰早期症状。 ( 2)胎盘早剥:评估孕妇有无腹部持续性疼痛,阴道流血,子宫张力增大,宫底升高,有无压痛等早剥征象,护理参照胎盘早剥护理常规。 ( 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评估有无皮肤粘膜及注射部位出血,子宫出血血不凝或凝血块较软,以及有无血尿、咯血、呕血等 DIC 征象。 ( 4)视网膜剥离:评估患者有无视 力模糊,警惕有无视网膜剥离发生。 ( 5)肾功能衰竭:注意观察尿量、尿色。 每小时尿量少于25ml 或 24h 少于 600ml 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予以相应处理。 出院指导: ( 1)产前 ①用药指导:根据医嘱正确用药,告知孕妇注意用药后反应。 ②休息与活动:保证休息,每日睡眠 8~ 10 小时,以左侧卧位为宜,避免平卧。 ③饮食指导: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铁、钙等微量元素,避免摄入过量脂肪与盐。 ④定期随诊:适当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每日自数胎动,每周监测体重,及时发现异常;保持心情舒畅,如有头昏眼花、胸闷气促等不适及时就 诊。 ( 2)产后 ①参照产后护理常规 ②用药指导、休息与活动、饮食同产前。 ③自我监测:产褥期血压不稳定者仍需监测血压;如有头昏、眼花、胸闷、气促等不适及时就诊。 (二)子痫护理常规 概述:子痫前期孕妇发生抽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即为子痫。 典开进子痫发作表现:眼球固定,瞳孔放大,瞬即头歪向一侧,牙关紧闭,继而口角及面部肌肉颤动,数秒后全身及四肢 肌肉强直,双手紧握,双臂伸直。 抽搐时呼吸暂停,面色青紫。 持续 1min 左右,抽搐强度减弱,全身肌肉松驰,随即深长叹气,发出鼾声而恢复呼吸。 抽搐发作前及抽搐发作期间,患者神 志丧失。 抽搐过程中易发生唇舌咬伤、摔伤甚至骨折等多种创伤,昏迷时呕吐可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治疗原则:控制抽搐,血压过高时给予降压药;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抽搐控制后 2 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 护理 (一)同普通产科常规护理 (二)与本病相关的主要护理 评估要点 (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抽搐发作前的活动,抽搐发作准确时间、持续时间、状态、频率、间隔时间。 ( 2)症状体征 ①生命体征:意识、自觉症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基础血压、血氧饱和度。 ②产科体征:胎心、宫缩,有无产兆及胎盘剥离征象 ③皮肤粘膜:是否 完整,有无瘀斑、水肿及程度。 ④受伤情况:有无唇舌咬伤、摔伤、骨折等。 ( 3)辅助检查 DIC、血气分析、肝肾功能测定、 B 超、眼底检查、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 ( 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主要护理措施 ( 1)按子痫前期护理常规。 ( 2)抽搐时处理:立即去枕平卧,头侧向一边,松开紧身衣服,用开口器或于上、下磨牙间放置缠绕纱布的压舌板,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抽吸口鼻分泌物),给氧。 ( 3)安全防护:使用床栏,必要时约束肢体,非必要不宜移动患者。 ( 4)病情观察:专人护理,记特别护理。 严密监护血压、脉搏、呼吸,监 测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意识程度,观察并记录抽搐形式、持续与间歇时间及其他伴随症状。 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及尿色,正确评估并记录出入量。 ( 5)用药护理:维持静脉国企液通畅,正确给予抗痉挛、降压、镇静药物,并检测用药反应。 ( 6)皮肤粘膜护理:抽搐期间或昏迷者暂禁食,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保持会阴清洁,保持床单位的清洁、舒适、干燥、平整。 ( 7)产程及胎儿监测: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变化,必要时协助医生结束分娩,并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 ( 8)产后护理:绝对卧床休息,产后严密观察子宫收缩、阴道出血量及性状,注意 血压及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 暂停母乳喂养。 ( 9)心理护理:当患者清醒时再予环境介绍及心理支持,并安扶家属,以取得配合。 并发症护理 ( 1)参照子痫前期护理常规的并发症 ( 2)外伤:参照外科护理常规 出院指导:同子痫前期护理常规,有外伤并发症者转专科医院继续治疗。 前置胎盘护理常规 概述:正常胎盘附着于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 妊娠28 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害母儿健康,是妊娠晚期出血最溃凶的原因之一。 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将前置胎盘分为 3 类: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 治疗原则:原则是抑制宫缩、止血、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 根据阴道流血量、有无休克、妊娠周数、产次、胎次、胎儿是否存活、是否临产及前置胎盘类型等综合做出决定。 凶险性前置胎盘处理,发在有条件的医院。 期待疗法:适用于妊娠 34 周、胎儿体重 2020g、胎儿存活、阴道流血量不多、一般情况良好的孕妇。 终止妊娠: ①终止妊娠指征:孕妇反复发生多量出血甚至休克者,无论胎儿成熟与否,为了孕妇安全应縦上妊娠;胎齿达妊 娠 36 周以上;胎儿成熟度检查提示胎儿肺成熟者;胎齿在妊娠 34~ 36 周,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或胎儿电子监护发现胎心异常、监测胎肺未成熟者,经促胎肺成熟处理后,胎儿已死亡或出现难以存活的畸形,如无脑儿。 ②剖宫产指征:完全性前置胎盘,持续大量阴道流血;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量较多,先露高浮,胎龄达妊娠 36 周以上,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有胎心、胎位异常。 ③阴道分娩:适用于边缘性前置胎盘、枕先露、阴道流血不多、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估计在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 可在备血、输液条件下人工破膜,破膜后,胎头下降压迫胎 盘前置部位而止血,并可促进子宫收缩加快产程。 若破膜后胎先露部下降不理想,仍有出血或分娩进展不顺利,应立即改行剖宫产。 护理 (一)痛普通科科常规护理 (二)与本病相关的主要护理 评估要点 ( 1)病史及相关因素 ①孕产史 ②健康史、家族史,有无并发症或全身性疾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