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字词重点句子文学常识大全人教新课标版内容摘要:

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推敲 (2) 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创意 (3) 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模式 (4) 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素材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 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是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 第 14 课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一、重点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肇 zh224。 o 嘹 li224。 o 望 彷徨 p225。 ng hu225。 ng 解释下列词语。 (1)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4)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2)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3)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 —— 平天下。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于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这意义有两个方爱心 用心 专心 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 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丁肇中,是美国的物理学家。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 第 15 课 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怡 y237。 情 狡黠 xi225。 诘 ji227。 难 睾 gāo 吹毛求疵 cī 要诀 ju227。 解释下列词语。 (1)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 ,使之富有文采。 (2)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4)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5) 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 不求甚解 (2) 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豁然贯通 (3) 读书总有好处。 开卷有益 (4)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咬文嚼字 (5)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因小失大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 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爱心 用心 专心 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谈读书》的作者是培根,英国的哲学家、作家。 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 者马南 ,原名邓拓,当代作家。 阅读议论文必须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此外,在驳论中,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和“归谬法”。 议论文按论证方式来分,可分为立论和驳论。 第 16 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重点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省 xǐng 悟 玄 xu225。 n 虚 搽 ch225。 诓 kuāng 骗 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2)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三 、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是鲁迅。 第五单元 明清小说 第 17 课 智取生辰纲 一、重点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趱 zǎn 行 虞 y候 尴尬 gān g224。 这厮 sī 朴 pō刀 恁 n226。 n 地 省 xǐng 得 崎岖 q237。 qū 爱心 用心 专心 兀的 w249。 d236。 怄238。 u 剜 wān 唣 z224。 o 忒 tuī 面面厮觑 q249。 聒 guō噪 阮 ruǎn 嗔 chēn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 取:这里有“赶”的意思。 (2) 这干系须是俺的 干系:责任。 (3) 且睡了,却理会 却:且。 (4) 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 兀自:尚且,还。 (5) 你好不知疼痒 !只顾逞辩 ! 逞辩:卖弄口舌。 (6) 也合依我劝一劝: 合:应该。 (7) 早是我不卖与你吃 早是:“幸亏”的意思。 (8) 卖一桶与你不争。 不争:这里是不要紧的意思。 (9) 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 吃:被。 (10)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计较:计策。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 情知道被差出来。 心里都知道被派遣出来 (是苦差使 )。 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你们不要怨恨,赶到东京时,我亲自赏你。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 ? 你反正打算到村里去卖,一起付给你钱,就卖些给我们,有什么要紧。 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 !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 你这客人好不规矩,体面人也这样找麻烦。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作者是施耐庵,是元末明初 (朝代 )人。 “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 写出下面人物的绰号。 吴用:智多星 杨志:青面兽 白胜:白日鼠 第 18 课 杨修之死 一、重点字词 爱心 用心 专心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庖 p225。 o 官 鸡肋 l226。 i 夏侯 dūn 食讫 q236。 佯 y225。 ng 簏 l249。 谮 z226。 n 叱 ch236。 退 麾 huī军 绰 chāo 刀 主簿 b249。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适庖官进鸡汤 适:适逢,正赶上。 (2) 修以鸡肋之意对 对:回答。 (3) 竟取匙与众分食讫 讫:完毕。 (4) 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径:直接。 (5) 操令人于丕府门伺察之 伺:守候。 (6)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 谮:诬陷,中伤。 (7) 魏延诈败而走 诈:假装。 (8) 操方麾军回战马超 麾:指挥。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杨修为人依仗 (自己的 )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触犯曹操的忌讳。 (操 )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 (曹操 )假装吃惊地问:“什么人杀死我的侍卫 ?” 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丞相没有在梦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