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选择题专项训练内容摘要:
的阿炳和他的听众肯定想不到,若干年 后这样 婉转柔美 . . . . 的旋律会成为 响誉 . . 世界的经典音乐作品,使无数人如痴如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青海湖,醉人的湖,那充满梦幻色彩的奇异景色总是让远道而来的游客 安之若素 . . . . ,久久不愿离去。 B.毕业多年,他在一个古旧的江南小镇与当年的老师 萍水相逢 . . . . ,往事如潮水般浮现在他眼前。 C.经过考古专家鉴定,村东头那块大家都认为 一文不名 . . . . 的石碑居然是文物,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D.话剧《茶馆》中会集了各类茶客,有遛鸟的、有遛鸟的、有歇脚的、有商议国事的、有说媒拉纤的,总之 不一而足 . . . .。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 的一项是 A.为了提升绵阳城市形象,丰富市民文化休闲生活,市政府决定打造“绵阳会客厅”。 B.家喻户晓的乐府民歌《木兰诗》,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C.于丹教授《论语心得》一书的推出,在国民中掀起了学习《论语》的热潮。 D.目前,汉语在国外迅速升温,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表现。 5.下列名句,与作品、作者 不完全 . . . 对应的一项是 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 司马迁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 周敦颐 C.“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 成了路”:《故乡》 —— 鲁迅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 毛泽东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8 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 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 ”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新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戌,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 器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善以少击众。 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猝遇敌不动。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 ”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饰名姝 遗 . 之 遗:遗留 B.饿死不掳 掠 . 掠:抢夺 C. 撼 . 岳家军难 撼:摇动 D.东南民力 竭 . 矣 竭:用尽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素 吴 玠 素 . 服飞,愿与交欢 B.师 师 . 每休舍 春冬之时,则 素 . 湍绿潭 见二人与 师 . 共酌 C.举 凡有所 举 . ,尽召诸统制 D.贤 好 贤 . 礼士 百里奚 举 . 于市 见 贤 . 思齐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 . . 的一项是 A.本文略写岳飞的孝道,详写他对国家的忠诚,行文详略得当,富于变化。 B.“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句话表明岳家军对敌人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C.岳飞爱护贤士,尊敬读书人,有儒将风度,是一个性格清高不愿为官的人。 D.本文从至孝至忠、治军有方、关心民生疾苦这三方面塑造了岳飞这一形象。 第 Ⅱ卷(共 126 分) 三、( 24 分) 9.请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6 分) ( 1)诸将远戌,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译文: ( 2)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译文: 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 ,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z224。 o)恐吓(xi224。 )顽劣(li226。 )苦心孤诣(y236。 ) (p224。 i)骄横(h226。 nɡ)谄媚(ch225。 n)文质彬彬(bīnɡ) (jīn)眸子(m)忌讳(hu236。 )岿然不动(ɡuī) (y)承载(z224。 i)遏止(226。 )花团锦簇(c249。 ) ,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人情事故 停泊 言简意赅 走投无路 安谧 怨天犹人 稍纵即失 匡骗 手屈一指 精兵简政 蔓延 奇耻大辱 ,加点 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当救援队把废墟下的孩子解救出来时,温家宝总理 潸然泪下 . . . .。 骇人听闻 . . . . 的话,使不知底细的人信以为真。 ,看似 心不在焉 . . . . ,可一会儿,一只奔腾的骏马就跃然纸上。 ,在那里 泰然自若 . . . . 地欣赏大自然的绮丽风光。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6 月 1 日起,国家限制商家向购物者提供塑料袋,这项“限塑令”的实施,体现了我国的环境保护。 ,主要取决于被选地是否具有地质条件好、有利于 羌文化的塑造和展示等重要条件。 C.“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不仅是北京 2020 奥运会火炬接力口号,而且还感染着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 ,工程抢险队的队员们不分白天黑夜,不怕日晒雨淋,抢修工期、确保了质量。 ,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之一。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范仲淹。 D.《范 进中举》节选自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8 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中考语文选择题专项训练
相关推荐
二、指导格式 把握赏析短文的写作方法,规范答题格式 ㈠、标题基本要求: ① 使用题目给定的标题 ② 格式 :正标题空四个格子 ,副标题另起一行,空六个格子 ㈡、领起段写作要求: ① 明确赏析对象,紧扣所选的题目写 (正标题是观点 ,副标题是写作角度 ) ② 作出总体评价 基本格式: (1)赏析 “ 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 的常用格式: a、本文通过记叙(描写) „„ ,表达了作者 „„
短小、人物少、情节简单,考查的可能性很大。 考查内容: ①把握人物形象 ②概括故事情节 ③分析环境描写 ④理解小说主题 三、学生试练 阅读下面一篇短小说,完成后面的题 病 人 ( 1)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 那是一本很厚的书。 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 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
,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 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 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
唉声叹气。 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 老人所为何事。 ⑧ 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 祝您新年快乐。 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 “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 “试金石 ”
的主要性格特点。 字数 50 字左右。 林冲 鲁智深 武松 ( 2020 年江苏无锡市中考试题) 13.名著阅读。 A 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 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 ( 1)文段中 A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⒁ 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28.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2 分 ) 29.下列说法不符 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 [ ] A.文中划线的 (A)句和 (B)句中的两个加点词语“理解”的含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