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民营航空公司经营艰难的原因_免费下载内容摘要:

构了解民营航空公司在抵押贷款上的困难,但没有在抵押贷款业务上进行融资工具创新,最大程度上帮助民营航空公司通过抵押获得贷款。 此外,飞机租赁业务的资金来源以国外资本市场为主,国内资本市场较少。 在融资对象上,国内对民航租赁业介入程度较低,远未达到民航发展的要求,民营航空公司不得不面向国外租赁公司开展业务,不仅带来大量对外交易成本,也使巨额资金流向国外。 : 较高的税收增加了民营航空融资成本。 国内民营航空公司在经营方面承受了较高 的税费负担,进一步削弱了民营航空公司依靠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根据财政部及民航局相关规定,我国航空公司须按营业总收入的 3%缴纳营业税,国内营业收入的 10%和国际营业收入的6%缴纳民航建设基金。 另外航空公司须按照应税利润的 33%缴纳所得税。 由于国内飞机租赁业不健全,我国民营航空公司只能利用境外租赁公司经营租赁飞机,而其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应缴纳 610%的租金预提税,这给采取经营租赁方式引进飞机的民营航空公司增加了额外转嫁的税务负担,间接导致民营航空融资成本增加。 ,航空业的“运营牌照”永远 是稀缺资源,一旦能够获批起飞无疑是身价百倍。 但从首飞的 4 家民营航空公司来看,却给人以捧着“金饭碗”还要饿肚子的感觉。 的确,民营航空遭遇到了他们也始料未及的困境和问题,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这里既有政策配套方面的缺失,也有国有航空公司极力维持原有垄断局面和保护既得利益的排他情绪,又有民营航空先天不足和自身素质不高等因素。 “非公经济 36 条”还是《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都已明确表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投资民用航空业,但具体的如机场、油料、空管等各个环节的配套政策却迟迟未见出台, 民营航空依然在飞机引进、飞行员流动、航线选择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致使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保护既得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扼杀民营航空。 几乎每家民营航空只要打出廉价牌就会遭到封杀。 可见以往行政垄断的影响并未消散,在人们看来,几大国有航空公司更像一个“二政府”,针对民营航空公司的产品甚至具体交易进行干预,如指定民营航空公司推出的机票不得低于某个价位,强制民营航空公司服从他们所指定的交易规则,等等。 在飞行员流动方面, 2020 年民航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飞行人员流动 管理保证民航飞行队伍稳定的意见》,将飞行员辞职应当负担的损害赔偿金范围限定在 70万 210 万元之间,这个价位是民营航空普遍可以接受的。 然而至今国有航空公司开出的价码却远远高出这一数字,有的甚至提高到了 1300 万元的天价。 ,融资渠道不畅等先天不足也是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