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综合实验楼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因机具、设备问题而影响工期。 .施工机械的选择是本着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采用较为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效率,缩短施工中各种设备及物资占用时间,减少生产成本的原则选定的。 .主要施工机具及设备表。 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型号、产地商标、生产能力出 厂现状1挖掘机台2CAT2001良好2自卸汽车台106T2000良好3塔式起重机台2QTZ63北京2000良好4工程电梯座2北京 SCD200/2002000良好5装载机台2徐州 ZL502002良好6砼自动配料搅拌机台1JS500型1999良好7砼、砂浆搅拌机台2350L1999良好8砼输送泵台4HBT60A 90KW2000良好9钢筋切断机台6GQ402000良好10钢筋调直机台2JJMW802000良好11钢筋弯曲机台6GW4012000良好12钢筋对焊机台2UNL1002000良好13套丝机台2GZL40B2000良好14卷扬机台22000良好15电焊机台8BX2500A北京8KVA1999良好16平板振捣器个2HZ27广东2002良好17插入式振捣器个870广东2001良好18圆盘踞台5Ф400青岛2002良好19平刨台3青岛2002良好20激光经纬仪台1DJJ22003良好21水准仪台3S10052003良好22电子经纬仪台2DJD22003良好.主要试验设备表:序 号仪器设备名称规 格单位数 量1砼试块养护箱HWS2型台32砼试块振动台台43标准横温横湿养护箱YH20B台34坍落度桶个65砼抗压试模150CM3组126砼抗压试模100CM3组127砂浆试模组128台秤1t台69环刀20CM3个3第六章 主要工程施方案和技术措施一、测量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 《建筑施工测量手册》施工部署、施测程序准备工作→ 测量作业 → 自检 → 报验 ↓ ↓ 合格 合格→ 进入下道工序由项目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规划部门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 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施测原则、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准备工作、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座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177。 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测量仪器的选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 表61序号器具名称型 号单位数 量2电子经纬仪DJD2台23水准仪NA2台34激光经纬仪DJJ2台15激光接受靶个16垂准仪DEJ3台17钢 尺50m把28钢 尺30 m把29盒 尺5m把510对讲机个测量的基本要求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 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工程定位根据规划部门提供的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 按照建筑物主轴线坐标点进行轴线定位。 、平面控制网测设、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一致。 布设平面控制网。 、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桩位必须做好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设置纵、横主控轴。 、主控轴线定位时,纵、横两侧各设置定位桩,清晰明了。 施测完成后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 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要求,定位桩的精度要符合要求(表62)定位桩的精度要要求 表62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二级177。 101/20000、桩位必须用砼保护,砌砖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图61)。 、控制线随结构逐层弹在外墙上,用以检查复核楼层放线。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规划局给定的高程点,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 先用水准仪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控制桩埋设示意图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半永久性水准点位处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律按测量规程规定的半永久.、桩的方式埋设,并妥善加以保护。 、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需经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表63)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表63等级高差全中误差(mm/km)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环线次数平地闭合差(mm)三等177。 6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注:L为闭合环线长度(km为单位)、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水准点的埋设水准点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 墙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表64)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 表64等级水准仪型号前后长度(M)前后视距较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辅分划读数差(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三等NA2≤75≤2≤5基础测量、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将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177。 2mm。 、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暗柱、暗梁、洞口必须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 、轴线允许偏差如下:L30m 允许偏差 士3mm30L≤60m 允许偏差 士5mm60L≤90m 允许偏差 士10mm90L 允许偏差 士15mm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 、177。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标高。 、施工时用钢尺、塔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将其引测至基槽外围砖胎模内侧壁,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墙、柱拆模后,应在墙柱立面抄测出建筑一米线。 〈一米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标高而定〉。 、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177。 3mm。 、土方开挖测量方法、基坑开挖,高程分两次传递,架设水准仪,随时校核槽底标高。 、开挖到槽底标高处,在基坑边控制线处架设经纬仪,向基坑投测主控线,在木桩上钉铁钉,确定纵横主控线控制点,并用小白线拉通。 然后,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修整槽边。 随挖土进度依次放出各主控线,并放出细部集水坑、消防水池等开挖边线。 主体结构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使用经纬仪将轴控线引弹到结构外立面上。 一层墙拆模后,再引弹至墙顶。 并弹出外墙大角10cm控制线。 、楼层上部结构轴线垂直控制,采用内控点传递法。 根据流水段的划分,每一施工段内设置4个内控点,组成自成体系的矩形控制方格。 、浇筑一层顶板混凝土过程中,按照控制点预埋1001003mm铁板。 二层楼面放线,依据外墙及东、北侧围墙上可以通视的主轴控制线进行施测,铁板上用钢针划出纵、横轴交叉线,并将交叉点处钻出2mm小孔作为标志。 、上部楼层结构相同的部位留200200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 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 、二层楼面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 、二层楼面基点铁件上不得堆放料具,顶板排架避开铁件,确保可以架设仪器。 、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避开墙肢,保证通视。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先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 控制轴线满足下列条件:建筑物外轮廓线、施工段分界轴线、楼梯间电梯间两侧轴线、激光经纬仪选型、技术指标如下:竖向扫描精度20角秒竖向激光束射出距离:白天500米 、夜间3000米。 要保证激光经纬仪的竖向扫描的精度,激光器射出的光束与仪器的视准轴同轴,激光束光斑与须望远镜同心,激光束出射至工作面的距离与望远镜调焦系统同焦(光斑最小),简称“三同”。 、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基本要求、竖向投测精度取决于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设备的技术的状态。 从这两方面着手控制投测精度。 、测量人员经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测量人员施测前认真理解方案。 、仪器需有检定合格证。 、竖向投测程序、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二层楼面基准点,调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 、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 、通过顺时针转动望远镜360度,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 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则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 、通过移动激光靶,使激光靶的圆心与轨迹圆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 在进行控制点传递时,用对讲机通信联络。 、轴线点投测到楼层后,用光学经纬仪进行放线。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 ,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下列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 、测量精度要求、距离测量精度 : 1/10000 ;、测角允许偏差 : 10″ ; 、垂直度控制。 结构施工中每层施工完毕,应检测外墙偏差并记录,并每层检查门窗洞口净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层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层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弹外墙窗口边线竖直通线。 、竖向测量允许误差层 间 : ;全 高 : 3H/10000,且不应大于177。 10mm ;、标高竖向传递、标高传递法依据现场内标高控制点,每段在外墙设置3个标高控制点,一层控制点相对标高为+,以上各层均以此标高线直接用50米钢尺向上传递,每层误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向室内引测+50cm水平控制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设范围内中心位置,并进行精密安平。 、标高传递技术要求、标高引至楼层后,进行闭合复测。 、钢尺需有检定合格证。 、钢尺读数进行温差修正。 、标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