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一(2)内容摘要:

第一层 :概写诗人从出仕到归隐的经过 ,着意表达他追求自由、 崇尚自然的心志; 第二层:描述庭院和农村的自然景色,重在体现他适意田园、清静安宁的心境; 第三层:以如释重负的语气,显示归隐田园后的喜悦心情。 写作特点 a) 善于通过对比方法来体现诗歌的旨意。 b) 取景、造句质朴自然。 取景:都是农村的寻常事物,如“方宅”、“草屋”、“榆柳”、“远人村”、“墟里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 造语:接近口语,浅近自然,如:“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c) 多借比喻传情达意。 如用“尘网”、“樊笼”比喻仕途的束缚和险恶。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包涵了多重喻意。 这些比喻,都收到了使诗的旨意更加鲜明生动的效果。 一、单选题: 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著名诗人是( A )。 A、陶渊明 B、王维 C、张若虚 D、张继 2 、下列诗句中,具有深刻喻意的是( C )。 A、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下列诗句,纯属白描的是( C )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 、下列诗句中,纯用白描手法的是( A ) A、狗吠 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C、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误落尘网中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C )。 A、比拟 B、夸张 C、比喻 D、借代 二、多选题; 《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A C D )。 A、比喻 B、夸张 C、对偶 D、拟人 E、借代 下列作品中,属于五言古诗的有( BE )。 A、《登高》 B、《归园田居》 C 、《 春 江 花月 夜 》 D 、《 无 题》 E、《游子吟》 下列诗句中,具有用上下句对比意义来表达诗旨的有( AE )。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E、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三、简答题: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和心情。 崇尚自然的 志趣 和归隐田园后的喜悦心情。 指出诗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并说明其表现作用。 诗作通过世俗与本性、丘山与尘网、鸟笼与树林、小池与深渊、樊笼与自然等一系列对比,借助“爱”与“误”、“恋”与“思”、“落”与“得”等具有明显感情倾向词语的点拨,将诗人崇尚什么、憎恶什么的心态,表现得很鲜明。 这首诗的取景和造语有什么特点。 质朴自然 这首诗多借助什么 修辞 手法来表情达意。 比喻。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包含的多重喻意是什么。 “羁鸟”、“池鱼”是比喻自己受到狭隘官场的束缚和禁锢;树林、深渊比喻田园的广阔、自由;而这两句的总体喻意,则是诗人对解脱困扰、重返自然的向往、追求。 《春江花月夜》 乐府古题诗 七言古诗 长篇抒情诗 (初唐)张若虚 本文要点: 主旨 本文四个部分的基本着眼点 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暗示手法的运用,即通过景物的暗示抒写人情 一、 单选题: 下列诗句中,在写景中通过暗示手法抒写人情的是( A ) A、玉户帘中卷不去 B、滟滟随波千万里 C、汀上白沙看不见 D、江流宛转绕芳甸 下列诗句中,暗示游子远去的诗句是( C )。 A、玉户帘中卷不去 B、滟滟随波千万里 C、白云一片去悠悠 D、江流宛转绕芳甸 《春江花月夜》中写到月光“卷不去”、“拂还来”是暗示( C ) A、思妇徘徊楼台 B、游子夜夜望月思归 C、相思之情难以排遣 D、江流宛转绕芳甸 这首诗中的“月徘徊”,月照 “妆镜台”暗示的是( A ) A、望月思人,对镜伤怀 B、相思之情,难以排遣 C、希望渺茫,团圆无望 D、春将归去,情何以堪 下列诗句中,表示音讯不通,相思之情无法传递的是( C ) A、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B、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C、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D、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这首诗中“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潇湘”的意思是( C ) A、泛指天 东地西 B、碣石山与湘水、潇水 C、泛指天南地北 D、河北与湖南 《春江花月夜》的四个部分的基本着眼点依次为( D ) A、人生-思妇-游子-景物 B、思妇-游子-景物-人生 C、游子-思妇-人生-景物 D、景物-人生-思妇-游子 二、 多选题: 《春江花月夜》的主旨是( ACD ) A、 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夜清幽宁静的自然美景 B、 展示田园的广阔和自由 C、 抒写了人间的离情别绪 D、 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思索 E、 向往着人与 人之间的冷淡和隔膜 三、 简答题: 说明诗作第一部分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部分描绘自然景物,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环境与气氛。 比较说明诗作二三两部分和第四部分借景抒情的不同特点与作用。 二三部分情景交融的基本特点是相反相成:通过景和情的对比反衬,鲜明的体现出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