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中学教师周转宿舍中央预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20202020 年)文件精神,万家乡万家学校属长期保留学校。 万家学校一贯“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经常在学校广泛开展题为“学理论、学规范、学先进、练技能”的活动。 学校明确要求: 一是要重温《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教学著作,并以此提高教师思想和理论素养,学习要有计划,要有检测,学习效果要与教师考评挂钩;二是要把上级有关教师与教学的管理常规作为学习内容,并且要组织讨论和反思,促进教师工作行为更规范;三是要学习模范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和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的能力;四是在学习的同时要求全体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力争写好 一笔规范字、说好一口普通话、教好一节高效课、撰好一篇好文章。 学校认真总结经验,提炼整理出了“ 3556”课改新模式,并在全校大力推行。 “ 3556”课改模式,即“ 三变五让”、“五抓六清”。 具体而言,“三变”就是要变讲堂为学堂、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传授知识为知能 并重;“五让”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表述过程;“五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章章清;“六抓”即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一起抓、常规管理与教育科研一起抓、学生成长与教师提高一起抓、自我提高与联 姻强校一起 13 抓、松滋万家中学近几年教学质量连攀新高,继该校 05 届学子邓莹兰在 08年摘取湖北省文科状元后, 09 届学子伍攀又 619 分的高分荣登松滋中考的榜首。 这些 骄人成绩的取得与该校长期高度重视教育科研、不断探索课改新路是密不可分的。 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特点 一、 最大限度的满足学校总体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留有发展的空间。 二、 应从当地经济、技术、自然、交通条件、人民群众生活习俗出发,因地制宜的进行。 三、本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的原则,做到功能分区科学合理,配套设施齐全,保证项目建设和发展的顺利进行。 四、在充分利用场地条件的基础上,满足建筑功能的各项要求,为住宿教师提供实用、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 五、对建筑的环保、卫生、安全、节能、抗震、消防等进行统一设计,在节省投资、降低造价,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用新技术、新材料。 一、规划布局 周转宿舍建筑尽量与原有建筑保持协调一致,强化校园建筑的整体形象。 二、空间组织 在建筑的内部和外部,根据功能的人流情况,设计相应的空间构成。 三、交通组织 14 根据功能不同分布设置出入口,使不同的人流互不交叉。 四、 无障碍设计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进行无障碍设计,遵照《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20,在出入口处设无障碍坡道 ,建筑底层部分套型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无障碍宿舍的设置。 五、造型与色彩 在单体建筑的造型设计中考虑整个校园的建筑风格统一,力求建筑造型简洁大方,清新明快。 15 4 建设条件与场址 场址选址 选址优势 政府的大力支持 松滋市 万家乡 政府从大力发展全社会公益事业入手,近年来加大财政投入,逐步改善了教育基础设施的现状。 全乡镇各职能部门多年来为教育各项目的实施给予多方面优惠政策扶持,出钱、出人、出力,举全力改善全乡教育基础设施,因此本项目一定能在 松滋市 万家乡 顺利实施。 项目实施有良好的基础 万家 乡 万家中学 规 划科学合理,为教师周转宿舍及其他项目的建设预留了空间;项目学校所在地沙石等资源丰富、运输便利、电力充足,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 该学校办学规模较大、生源稳定、永久保留的学校,周转教师数量大,对特岗教师、支教教师有长期的需求。 项目用地位于学校校区内,该地水电设施齐全,通讯畅通。 拟建场地经过人工平整后较平坦,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地下水对本工程建设没有不利影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影响学校的日常运作的情况下即可施工建设。 场址的选择符合松滋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场址的周边环境、位置、地质情况等能满足项目的建设,选址区域内的交通运输、市政基础、供电、给排水设施等条件比较完善,可满足项目建设及今后运行的要求。 16 选址概况 松滋市 万家乡万家中学 校园内。 场址现状 地点与地理位置 所有项目在 校园内建设,不另行征地。 土地权属及占地面积 松滋市 万家乡万家中学 已取得国有建设用地权属证书。 该建设项目属于教育事业用地,符合国家产业 政策和供地政策,用地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用地标准符合有关规定。 场地建设的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情况 松滋地处巫山山系荆门分支余脉和武陵山系石门分支余脉向江汉平原延伸的过渡地带。 市域地形西高东低。 以枝柳铁路为界;其西为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呈四级阶梯递降;其东为丘陵平原,平原地势则由北向南微倾,形成了山地 丘岗 平原兼有的地貌特征,可概况为 “六山一水三分田 ”。 平原820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岗地 1093 平方公里,占 %;丘陵203 平方公里,占 %;低山 60 平方公里,占 %。 西南山地较高 区海拔 600 到 800 米,低山区海拔在 200 至 600 米之间,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最高点在西部卸甲 坪大岭,海拔 米。 西北部和中部为广阔的丘陵岗地,海拔在 100 至 200 米之间,丘岗绵延,宽谷低丘。 平原湖区海拔在 50 米以内,平展宽广,河渠纵横,间有湖泊。 最低点在南 17 部王家大湖芦苇场,海拔 米。 工程、水文地质 万家乡地处松滋西南部,与湖南宜万乡仅一河相隔,全乡国土面积 68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 30274 亩,辖 8 村 1 社区, 154 个村民小组, 6084户,总人口 23383 人。 项目建设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地基土为多层结构。 潜水水量一般不大,地下水对混凝土及结构中的钢筋呈弱腐蚀性。 气候条件 松滋地处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区内,四季气候分明;春季冷暖多变,雨量递增;夏季炎热潮湿,雨量不均;冬季较长。 松滋地形复杂,高低悬殊,空间气候差异较大。 山区冬暖夏凉,江汉平原冬冷夏热。 西南山地垂直气候差异明显 :山间盆地水热条件为全市最优,而山上的气候则为全市最劣,山腰南坡有逆瘟层存在。 县境中部和东部的光、热、水资源充裕。 市域多年平均气温 140C—,最高气温为 ,最低气温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6001900 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 千卡。 全年无霜期为 260 天,年降水量为 10501300 毫米。 相对湿度在 7483%之间,平均温度为 78%。 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冬春多寒潮和西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即梅雨季节南洋风),时有东南风。 历年均风速为 米 /秒之间。 根据松滋市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拟选场地的基本气象条件资料详见表。 松滋市气象资料一览表( 2020 年)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8 1 全年平均气温 0C 2 极端最高气温 0C 3 极端最低气温 0C 4 全年降水总量 毫米 5 全年日最大降水量 毫米 6 全年日照时数 小时 7 全年平均相对湿度 % 8 常年主导风向 东北风 主要灾害天气有寒潮、暴雨(最大日降雨量 )、秋寒、干旱、大雾和冰雹。 水文情况 市域东部平原有较丰富的地下水,水位埋深 米,钻孔最大涌水量达 10005000 吨 /日。 西部丘陵属不含水层。 长江流经市域东北部,距城区 30 公里以上,长江松滋段过境长度为 26公里左右,江宽 10002020 米不等。 松滋河起源于长江 ,流经松滋、公安,注入洞庭湖,属洞庭湖水系。 全长约 200 公里。 松滋河最大流量为 7910m3/s,城关历年平均水位为 米,历年最高水位 米,历年最低水位 米。 地震烈度 松滋地跨鄂南长阳纬向构造带及江汉平原沉降带;位于阳新 渔关褶段束西段南侧,同新华夏系第二沉降西部边缘并汇。 地质的主体构造呈东西分布。 中心城区城东地耐力 10 吨 /平方米,城南城北地耐力 46 吨 /平方米 (由于排除渍水,实探地耐力已接近城东),城西地耐力 30 吨 /平方米。 按照《建 19 筑抗震设计》( GB500112020 ) 、《中国地震动态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20)和省建设厅鄂建文( 2020) 357 号 “关于确定我省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设计地震分组的通知 ”,本区域按照抗震设防烈度 7 度抗震设防。 周边建筑与环境条件 该项目建设在原有校区内进行,周边建筑与环境条件没有变化。 场地经济社会条件 城市规划 教师周转宿舍 建设用地属于公共事业用地,项目建设都在原有校园内进行,不改变学校布局,项目的建设 符合松滋市城区和 万家乡 总体规划布局。 交通运输条件 松滋市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运发达。 焦柳铁路贯穿腹地,过境铁路 38 公里。 松滋火车站为四级站,可直达北京、广州、怀化、柳州、湛江等多个大中城市。 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东至荆州市 51 公里与荆襄、宜黄高速公路相连,至武汉市 297 公里与京珠 高速公路相通; 西南至宜昌三峡 90 公里接沪蓉高速公路,南至湖南。 “十一五 ”期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将达到 亿元,基本形成 “三纵三横 ”的公路主骨架。 全市现有公路通车总里程 2850 公里,公路密度达到 公里 /万人。 其中省道 201 公里,县道 216 公里,乡道 903 公里,专用公路 30 公里,通过水泥路突破 1500 公里。 通过公路建设质量及速度位居荆州市第一,并在全省率先实现 “村村通 ”目标。 即将建设的、全长 40 20 公里的江南高速公路(松滋段)将纵贯全 境,荆松一级公路即将纳入全省 “十二五 ”重点交通建设规划。 全市现有公路客运营运车辆 440 辆,其中高级客车 63 辆、中级客车 154 辆、普通客车 223 辆;现有客运班线 88 条,开通了至北京、广东、福建、陕西、河北、湖南 、上海等 13 个大中城市的省际客运班线和 20 余省内客运班线,营运辐射半径达 1800 公里,年均客运量达到 400 万人次,年旅客周转量达到 22080 万人公里,全市 95%的行政村通达客车。 中心城区出租车达到 203 辆。 总投资达 亿元的金松二级客运站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之中,年底主体工程竣工。 现有营运载货汽车 1916 辆,4745 吨位;道路客货运输站场 350 处,其中二级客运站 1 座、三级客运站1 座、四级站 5 座、五级站 4座、候车亭 119 个、招呼站 220 个。 现有公路桥梁 409 座,总计 9269 千米。 其中大桥 7 座、中桥 39 座、小桥 363 座。 长江流经松滋市 公里,松滋河为四级通航河流,通航河流,通航 里程 公里。 目前辖区内有港口 8 个,其中长江港口 3 个,泊位 25 个, 500吨级泊位 23 个,港口年综合货物吞吐能力 400 万吨。 总投资达 5 亿元、占地 600 亩、年货物吞吐量达 500 万吨的荆州港松滋港区建设已全面启动。 空中交通也十分便捷 ,市中心离三峡国际机场仅 60 公里。 松滋市水运、公路、铁路、航空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公共设施 水、电、通讯等依托工程供应条件良好。 供水:教学、生活、消防、绿化用水由 万家乡 自来水公司自来水水管供水,不改变现有校园内供水体系。 不需水增容。 排水:利用现有校园内雨污水排放管网进行排水,有条件成熟时实 21 行雨污分流排放。 供电: 位于万家乡集镇西部,电力设施齐备,电力供应充足,能为项目提供较为充分的电力保障。 电源由集镇供电线路供电,线路由松滋市万家乡万家学校供电房引入。 通 讯:松滋市 万家乡 通讯设施具有良好的基础,可解决学校通信需求。 22 5 项目建设方案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20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JGJ36202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20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20) 工程项目组成 在 万家乡万家中学 新建教师周转宿舍 ,建筑面积 为 平方米。 建设原则 教师周转宿舍楼尽可能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 总平面组合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紧急疏散。 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与节能措施、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 在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学校近期的需要,也要考虑远期的发展需要。 本项目设计涉及建筑、结构、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