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注释译文内容摘要:
:认为是歹徒而进谗言。 13 窜匿:逃跑隐匿。 14 贪利:贪图利禄。 15 土崩瓦解:分崩离析四分五裂,比喻溃败得不可收拾。 16 伐射:互相残杀,激射。 17 抵而得之:得,取得。 通过 “ 抵 ” 来取得。 18 反之:帮助其恢复原状。 19 覆之:颠覆对手。 20 五帝:中国古代五位帝王,即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 21 三王:中国古代三位帝王,即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 16 22 诸侯相抵:这 里指春秋五霸,即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公、秦穆公五个霸主互相抵制和对抗。 23 右:上位。 24 天地之使:天地的代行者。 25 世无可抵:世,这里指乱世;无可抵,指无可补救。 26 深隐而待时:隐,隐藏,隐迹。 深深的隐藏等待时机。 27 时有可抵:有补救的机会。 28 为之谋:为治理乱世而筹划的计谋。 29 可以上合:对上层可以合作。 30 可以检下:对下级可以督促检查。 31 为天地之守神:守神,守护神。 成为天地的守护神。 【译文】 万物都有规律存在,任何事情都有对立 的两个方面。 有时彼此距离很近,却互相不了解;有时互相距离很远,却彼此熟悉。 距离近而互相不了解,是因为没有互相考察言辞;距离远却能彼此熟悉,是因为经常往来,互相体察。 所谓 “ 巇 ” 就是 “ 瑕罅 ” ,而 “ 罅 ” 就是容器的裂痕,裂痕会由小变大。 在裂痕刚刚出现时,可以通过 “ 抵 ” 使其闭塞,可以通过 “ 抵 ” ,使其停止,可以通过 “ 抵 ” 使其变小,可以通过 “ 抵 ” 使其消失,可以通过 “ 抵 ” 而夺取器物。 这就是 “ 抵巇 ” 的原理。 当事物出现危机之初,只有圣人才能知道,而且能单独知道它的功用,按着事物的变化来说明事理,了解各种计 谋,以便观察对手的细微举动。 万事万物在开始时都像秋毫之末一样微小,一旦发展起来就像泰山的根基一样宏大。 当圣人将行政向外推行时,奸佞小人的一切阴谋诡计,都会被排斥,可见抵巇原来是一种方法。 17 天下动乱不止,朝廷没有贤明的君主,官吏们没有社会道德。 小人谗言妄为,贤良的人才不被信用,圣人逃匿躲藏起来,一些贪图利禄,奸诈虚伪的人飞黄腾达,君主和大臣之间互相怀疑,君臣关系土崩瓦解,互相征伐,父子离散,骨肉反目,就叫做 “ 轻微的裂痕 ”。 当圣人看到轻微的裂痕时,就设法治理。 当世道可以治理时,就要采取弥补的 “ 抵 ” 法, 使其 “ 巇 ” 得到弥合继续保持它的完整,继续让它存在下去;如果世道已坏到不可治理时,就用破坏的 “ 抵 ” 法 (彻底把它打破 ),占有它并重新塑造它。 或者这样 “ 抵 ” ,或者那样 “ 抵 ” ;或者通过 “ 抵 ” 使其恢复原状,或者通过 “ 抵 ” 将其重新塑造。 对五帝的圣明政治只能 “ 抵而塞之 ” ;三王从事的大事就是了解当时的残暴政治,从而夺得并重新建立政权。 诸侯之间互相征伐,斗争频繁,不可胜数,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善于斗争的诸侯才是强者。 自从天地之间有了 “ 合离 ” 、 “ 终始 ” 以来,万事万物就必然存在着裂痕,这是不可不研究的问题。 要想研究这个 问题就要用 “ 捭阖 ” 的方法。 能用这种方法的人,就是圣人,圣人是天地的使者。 当世道不需要 “ 抵 ” 的时候,就深深地隐居起来,以等待时机;当世道有可以 “ 抵 ” 的弊端时,对上层可以合作,对下属可以督察,有所依据、有所遵循,这样就成了天地的守护神。 飞钳 ① 第五 凡度权量能 ② ,所以征远来近 ③。 立势而制事 ④ ,必先察同异之党,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 ⑤ ,知有无之数 ⑥ ,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 ⑦ ,然后乃权量之 ⑧。 其有隐括 ⑨ ,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引钩钳之 辞 10,飞而钳之。 钩钳之语 11,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12。 其不可善者 13:或先征之,而后重累 14;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 15,或以毁为重累。 其用 16,或称财货、琦玮 17 珠玉、璧白、采色18 以事之 19,或量能立势 20 以钩之 21,或伺候见涧而钳之,其事用抵巇。 将欲用之于天下 22,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 23 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 24 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 25,知其所好恶 26,乃就说其所重 27,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用之于人 28,则量智能 2权材力 料气势 31,为之枢机 32 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宜之;此飞钳之缀 33 也。 18 用于人 34,则空往而实来 35,缀而不失,以究其辞。 可钳而从,可钳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复。 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注释】 ① 飞钳:飞,飞扬、褒奖。 《意林》引《太公六韬》: “ 辩言巧辞,善毁善誉者,名曰:间谍飞言之士。 ”钳,意为挟住、挟持。 贾公彦曰: “ 飞钳者,言察是非,语飞而钳持之。 ” 飞钳,在这里是指先褒扬对手,令其激动,待其露情竭志时,因其所好缄束钳持,令其不得后退。 ② 度权量能:度,度量,权衡;权,人的计谋,能,能力;意思是度量权略,权衡能力。 ③ 征远来近:征,征召;远,远方。 这里指远方有才能之人。 ④ 立势而制事:造成一种态势,掌握变化的规律。 ⑤ 内外之辞:内是实情,外是表面,指对内、对外的各种进言。 ⑥ 有无之数:数,数量。 指有余不足的程度。 ⑦ 亲疏之事:有关亲密或疏远的事情。 ⑧ 权量:权衡度量,计算长短轻重。 ⑨ 隐括:隐伏不清之处。 10 引钩钳之辞:钩是弯曲金属所作的钩针,比喻引诱他人的言论。 11 钩钳之语:即为引诱对方和挟持对方所说出的话。 12 其说辞也,乍同乍异:乍,忽然;同,相同;异,差异。 这里是说钩钳之语,对于 对方的言论,忽然相同,忽然不同。 13 不可善者:即使运用钩钳之法也不能转移的人。 14 重累:反复。 19 15 以重累为毁:通过反复试验,以使对方瓦解。 16 其用:准备要采用时。 17 财货、琦玮:财货,钱财货物;琦玮,珍贵宝玉。 18 采色:带颜色的美丽东西。 19 以事之:给予试验。 20 量能立势:量能,测验,考察才能;立势,造成态势。 指通过衡量才能,创造态势。 21 以钩之:用来吸引他们。 22 用之于天 下:把飞钳之术推广到全天下。 23 制:控制,引伸为掌握、了解。 24 诸侯:古代对中央政权所分封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朝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25 审其意:详细考察他们的思虑和希望。 26 知其所好恶:了解他们的好恶。 27 说其所重:游说其所重视的问题。 28 用之于人:将飞钳之术用于人。 29 智能:智慧和才能。 30 材力:材同 “ 才 ” ,是指才干。 31 气势:气概和声势。 32 枢机:枢是门轴;机是枢纽。 指关键和重点。 33 飞钳之缀:缀,连结,缀合。 这里是说飞钳之术的连带作用。 20 34 用于人:用在对人的关系上。 35 则空往而实来:用好听的空话,突出对方的实情。 【译文】 凡是揣度人的智谋和测量人的才干,就是为了吸引远处的人才和招来近处的人才,造成一种声势,进一步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一定要首先考虑派别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区别各种对的和不对的议论,了解对内、对外的各种进言,掌握有余和不足的程度,决定事关安危的计谋。 确定与谁亲近和与谁疏远的问题。 然后权量这些关系,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要进行研究,进行探索,使之为我所用。 借用引诱对手说话的言辞,然后通过恭维来钳住 对手。 钩钳之语是一种游说辞令,其特点是忽同忽异。 对于那些以钩钳之术仍没法控制的对手,或者首先对他们威胁利诱,然后再对他们进行反复试探;或者首先对他们进行反复试探,然后再对他们发动攻击加以摧毁。 有人认为,反复试探就等于是对对方进行破坏,有人认为对对方的破坏就等于是反复试探。 想要重用某些人时,或者先赏赐财物、珠宝、玉石、白璧和美丽的东西,以便对他们进行试探;或者通过衡量才能创造态势,来吸引他们;或者通过寻找漏洞来控制对方,在这个过程中要运用抵山之术。 要把 “ 飞钳 ” 之术向天下推行,必须考核人 的权谋和才能,观察天地的盛衰,掌握地形的宽窄和山川险阻的难易,以及人民财富的多少。 在诸侯之间的交往方面,必须考察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究竟谁与谁亲密,谁与谁疏远,谁与谁友好,谁与谁相恶。 要详细考察对方的愿望和想法,要了解他们的好恶,然后针对对方所重视的问题进行游说,再用 “ 飞 ” 的方法诱出对方的爱好所在。 最后再用 “ 钳 ” 的方法把对方控制住。 如果把 “ 飞钳 ” 之术用于他人,就要揣摩对方的智慧和才能,度量对方的实力,估计对方的势气,然后以此为突破口与对方周旋,进而争取以 “ 飞钳 ” 之术达成议和,以友善的态度建立邦交。 这就是 “ 飞钳 ” 的妙用。 如果把 “ 飞钳 ” 之术用于他人,可用好听的空话去套出对方的实情,通过这样连续行动,来考究游说的辞令。 这样就可以实现合纵,也可以实现连横;可以引而向东,也可以引而向西;可以引而向南, 21 可以引而向北;可以引而返还,也可以引而复去。 虽然如此,还是要小心谨慎,不可丧失其节度。 忤合 ① 第六 凡趋合倍反 ② ,计有适合。 化转 环属 ④ ,各有形势 ⑤。 反复相求,因事为 ⑥。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世无常贵,事 无常师。 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 成于事 而合于计谋 ,与之为主。 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 10。 反 11 于此,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 其术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 12 气势而与之。 大小进退,其用一也。 必先谋虑计定 13,而后 14 行之以忤合之术 15。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 16 天地而化转之,然后以之求合 17。 故伊尹 18 五就汤 1五就桀 20,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 21 于汤。 吕尚 22 三就文王、三入殷朝,而不能有所明, 然后合于文王。 此知天命之钳 23,故归之不疑也。 非至圣人达奥,不能御世;不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 24;材质不惠,不能用兵 25;忠实无真,不能知人 26。 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从、乃可以横。 【注释】 ① 忤合:忤,抵触、背逆。 《庄子 刻意》: “ 无所于忤,虚之至之。 ” 合,符合,不违背。 《荀子 性恶》: “ 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 忤合,在这里是指以忤求合,先忤后合。 ② 趋合倍反:趋合是趋向合一,相当于 “ 合 ” ;倍反是背逆,相当于 “ 忤 ”。 倍,同 “ 背 ”。 ③ 化转:变化转移。 ④ 环属:像铁环一般连锁起来而没有裂缝。 ⑤ 形势:事物变化发展的态势。 ⑥ 因事为制:因,依据、凭借;制,法则,法度,控制。 这里是指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 ⑦ 成于事:把事情办成功。 ⑧ 合于计谋:实现或符合预定的计谋。 22 ⑨ 与之为主:与之,与他们。 为主,为主人。 指都是各为其主。 10 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忠,忠实;反,背反;忤,抵触,背逆。 任何计谋都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主人,必然要相抵触。 11 反:此处当顺从解释。 12 材能:才质和能力。 13 计定:确定计谋。 14 而后:然后。 15 忤合之术:即反合之术。 16 忤合:逆合。 17 合:耦合。 18 伊尹:古代传说人物,辅弼商汤消灭夏桀,是商朝开国名相。 19 汤:商朝的开国之君。 重用伊尹消灭夏桀,开创商王朝,推行善政。 20 桀:古代传说人物,他是夏朝最后一个暴君,被商汤王消灭。 21 合:契合。 22 吕尚:即太公望,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对周朝建国贡献极大,是齐国的始封主。 23 天命之钳:天命的制约。 24 成名:树立名声。 25 兵:这里指军队。 23 26 知人:了解他人。 【译文】 凡是有关联合或对抗的行动,都会有相应的计策。 变化和转移就像铁环一样环连而无中断。 然而,变化和转移又各有各的具体情形。 彼此之间环转反复,互相依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 所以圣人生活在世界上,立身处世都是为了说教众人,扩大影响,宣扬名声。 他们还必须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考察天时,以便抓住有利时机。 国家哪些方面有余,哪些方面不足,都要从这里出发去掌握,并设法促进事物向有利的方面转化。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永远占领高贵地位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也没有永远居于榜样地位的。 圣人常常是无所不做,无所不听。 办成要 办的事,实现预定的计谋,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人,合乎那一方的利益,就要背叛这一方的利益。 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的君主,必然违背某一方的意愿。 合乎这一方的意愿,就要违背另一方的意愿;违背另一方的意愿,才可能合乎这一方的意愿。 这就是 “ 忤合 ” 之术。 如果把这种 “ 忤合 ” 之术运用到天下,必然要把全天下都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 “ 忤合 ” 之术用到某个国家,就必然把整个国家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 “ 忤合 ” 之术运用到某个家族,就必然要把整个家族都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 “ 忤合 ” 之术用到某一个人,就必然要把这个人的才能气势都 放在忤合之中。鬼谷子注释译文
相关推荐
科目。 ( )。 (√ ) ,可能是用户手工输入的 ,也可能是系统产生的机制凭证。 ( √ ) ,执行结账以后 ,就不允许再输入当月的记账凭证( √ ) Word2020的表格操作中 ,不能进行公式运算。 ( )。 ( ) Word2020中 ,只能输入汉字 ,不能输入英文字母和数字。 ( ) WindowsXP中 ,最大化的窗口的大小可以任意改变。 ( ) CAL (√ ) Windows中
[1] 環境省 (平成 16 年) 『 環境型社会白書 』 136 ページ。 余年数は全国平均で 年である(図 を参照 )。 すなわち 年後に日本の排出するゴミの捨て場がなくなるという現実が迫りつつあるのである。 図 平成7年から16年度までの残 余容量 [2] 資源の不足による節約の必要性 日本は経済大国であるが、資源小国である。 日本では固有の自然資源が極めて乏しいので
落实情况说明: 附:班级学生名单 住校生: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姓名 出勤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姓名 出勤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姓名 出勤 走读生: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姓名 出勤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允许 不严重 透胶 轻微 不严重 人为污染 不允许 轻微 凹陷、压痕、鼓包 不允许 GB/T 19536— 201 4 鼓泡、分层 不允许 板边缺损 不允许 其他缺陷 按类似缺陷考虑 表 3 集装箱底板用 覆面 胶合板外观质量要求 缺陷种类 检验项目 质 量 要 求 光泽不均 分散式点状 分散面积不超过板面积的 1/3 块状 面积约为 400mm2 的允许 1 处,面积约为 100mm2 的允许
检查时间: 检查内容: 服务 卫生 仦容仦表 维修项目 复查时间: 参加人员: 抁 报: 抁 送:洗浴部 房务部 餐饮部 保安部 总经理 员工(表扬)奖励通知单 部门: 日期: 奖励详情 一、 根据上述情况建议给予员工 如下奖励: □ 口头表扬 □ 书面表扬 □ 现金奖励 □ 金额: □ 其它奖励 总经理: 员工签认: 部门领导 / 质检部 : 以下内容与本文档无关。 以下内容与本文档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