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内容摘要:

00 册以上,报刊 5 种以上);⑤有一批文体器材设备。 推进文化信息 资源 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可 结合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一 起 建设;农家书屋 可 结合 村文化室一 起 建设。 区)文化室的要如期完成。 到2020 年, 行政村和社区 文化设施达标 ; 20户以下通电自然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 ,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 99% ;农家书屋覆盖到每个行政村。 重点 规划 的 重大文化设施 项目 XXXX新城文化设施规划项目。 在 XX新城区,总体规划、相对集中、 分步建设文化广场、图书馆、 文化馆、 文化艺术中心( 含 大剧院、音乐厅、多功能厅) 、档案馆、 报业 大 厦 、 广电中心、书城、影视城、文化展览中心等 重大 文化设施和文化 商贸 城 ,形成一定规模的 “文化一条街”或“文化模块”。 XX老城区文化设施改造规划项目。 XX公园 革命历史遗迹及文化设施 改造 、 XX 当铺修缮、 XX( XX) 演艺中心(含市 XX歌舞剧院、 XX剧院、演艺培训基地 、 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等)改造 、 XX“ 国 家 历史文化名城”工程、 百年 X街 、 XX亲水平台(“ X 桥 X 渡”、“ XX 源流”、 XX 路 XX 南侧飘台)、 XX 纪念公园、市少儿图书馆等项目的规划 建设;重建 XX塔、 XX楼、 XX楼等历史文化建筑。 重点建设的重要文化设施项目 10 为配合我市 创建全国文明城 市 ,务必 于 2019 年前建成 XX市图书馆新馆、 XX 市 文化 馆新馆 、 XX 市档案馆新馆。 XX市 图书馆 新馆 规模:按国家一级馆标准 , 在 XX新城区,建成 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 万平方米、 藏书量 100万册以上、 投资约 亿元的 XX 市图书馆新馆,同时每年保障购书经费 200万元以上。 XX 市 文化 馆规模: 按国 家一级馆 标准,在 XX 片区 原址 ,建成 占地面积 1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8000 平方米、投资约 8000万元的 XX 市文化 馆新馆。 XX 市 档案馆规模:按国家 市一类 馆标准,在 XX 新城区 或市区 ,建成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投资约 5000 万元的 XX 市档案馆新馆。 (三 ) 实施文化惠民 按照公益性、 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加大公益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加强 文化资源建设和服务供给, 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公益文化产品和服务。 从 2020年起,全市每人每年有一次观看文艺演出或参观博物馆、美术 馆、科技馆等各类文化活动,并逐年提高次数,城市居民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人数大于 50%, 2019 年大于 60%;到 2020 年,全市每年参加 3 次以上文化活动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 50%以上。 开展 公共文化服务。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 面向社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 制定措施和计划, 积极开展 文化服务,组 11 织好 文化 “三下乡”、 “ 四进社区 ” 、“送欢乐下基层” 等公益 性文化 活动,为群众提供 书 报刊阅读、 文化娱乐 、 文艺 培训、 艺术欣赏、 文化素质教育辅导 等 服务 ,不断扩大服务面、延伸服务区,占领文化服务的主阵地,发挥 文化服务的骨干作用,成 为政府 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文化 服务的主 要途径。 注重提高服务质量。 各级公 益性 文化场馆,要免费向群众开放,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公开服务时间、内容和程序,在窗口接待、场所引导、资料提供以及内容讲解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 56小时,文化馆(站)、博物馆、青少年宫 (活动中心) 、老年活动中心等 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 42 小时。 推动“全民阅读工程”。 加强阅读推广与辅导, 推动“全民阅读工程”, 提高全民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 建设学习型社会。 各级公共图书馆 和有关单位 要组织 好“图书馆宣传周”、“ 4 23”世界读书日 、 “ 中华经典诵读 ” 、“书香 XX”全民阅读 等活动, 办好“ XX 城书香节”, 打 造“ XX 大讲坛” 文化 品牌。 各级 政府部门 积极 举办或 鼓励社会团体 举办 各 类大型读书节, 开展“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家庭”创建活动, 吸引广大读者参与 “全民 阅读报刊行 ” 活动 ;引导 培养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的 社会 文化生活方式 , 城镇干部职工每月读书一本以上,青少年积极参与“千万少年快乐阅读”活动。 农村和城市社区文 化 室 读书活动 要以服务老人和儿童为重心,营造“老有所乐,少有所学”的社会 文化 12 氛围。 提高群众艺术素养。 实施“国民艺 术素质 教育推进工程”,提高群众文化 艺术素质。 发挥图 书馆、 文化馆(站)、科学馆、展览馆、文化宫等文化阵地 的作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开设不同门类的文化艺术 辅导培训班、讲座等,广泛开展文化艺术基础知识的普及和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推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 、雕塑、绘 画、工艺美术等文化艺术到农村、进工厂、入军营。 (四)保护文化遗产 一是重视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 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文化遗产事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 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二是加大保护力度。 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水平,推动我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三是抓好制度落实。 落实文物工作“五纳入”规定,完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率大于 95%;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深入挖掘整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籍。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宣传和普及文化遗产知识,采取各种途径和手段,广泛推介我市优秀的文化遗产,重点推出以XXXX戏、 XX歌舞、 XX刺绣为代表的,具有 XX特色、本土韵味、群 众喜爱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使之成为在全省、全国具有 13 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奇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