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3507-20xx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内容摘要:

,加热温度不应超过 900℃。 低合金钢在加热矫正后应自然冷却。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技术文件和施工记录。 条文说明:钢结构零部件的矫正和成型是通过冷矫正和冷弯曲或热矫正和热成型完成。 对冷矫正和冷弯曲的最低环境温度进行限制,是为了保证钢材在低温情况下受到外力时不致产生冷翠断裂。 当零件采用加热型时,加热温度控制在 900℃ ~1000℃;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温度分别下降到 700℃和 800℃之前,应结束加工作业;低合金结构钢应自然冷却。 检查方法:检查施工技术文件和施工记录。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额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 1/2,且不得大于。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 条文说明:钢材和零件在矫正过程中,矫正设备和吊运都有可能对表面产生影响。 按照钢材表面缺陷的允许程度规定了划痕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 值的 1/2,且不得大于,以保证表面质量。 钢材矫正和成型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件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实测检查。 制孔 、 B 级螺栓孔应具有 H12 的精度,孔壁表面粗超度 Ra 不应大于 m。 其孔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C级螺栓孔孔壁表面粗超度 Ra 不应大于 25μ m,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条文说明:螺栓按精度有 A 级、 B 级、 C级之分,按材质有普通螺栓与高强度螺栓之分,制孔精度是与螺栓精度相匹配的,因此删除了元规范的表 8 高强度螺栓的螺栓孔的允许偏差。 螺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焊接 H 型钢 焊接 H 型钢的质量应符合表 7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钢构件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管筒 管筒制作质量应符合 JB/T4735 的规定。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钢构件 钢构件质量应符合表 8 的规定。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端部铣平 外露铣平面应进行防锈保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构件端部铣平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9 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铣平面数量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件。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7 钢构件拼装 塔架分段拼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0 的规定。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条文说明:塔架组装尺寸偏差过大,会造成受力不均,难以达到设计使用条件,所以对组装精度作了具体的规定。 框架、管廊成片或成框拼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 15 的规定。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条文说明: 根据钢结构框架大型化发展趋势,结合 H 型钢规格通常 12m 的特点,对柱垂直度的要求进行了细化。 钢平台、钢梯和防护栏形状与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8 基础和支承面验收 基础表面应有明显的中心线和标高标记。 检验方法:目测检查。 基础及地脚螺栓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2 的规定。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用垫铁安装时,基础表面应凿麻 ,垫铁设置处 应铲平并符合下列规定: A 垫铁组应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锚栓)的柱脚底板加劲板或柱肢下,每个地脚螺栓 (锚栓 )测应设置 1 组 ~2 组垫铁,每组垫铁的垫铁数不宜超过 4 块; B 垫铁与基础面和柱底面的接触应平整、紧密; C斜垫铁应成对使用,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垫铁长度的 3/4; D 二次 灌浆前同组垫铁间应焊接固定。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9 钢结构安装 塔架安装 塔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 10 及表 13 的规定。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框架、管廊安装 框架、管廊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4 的规定。 检查数量:对立柱全部检查,对梁、立面对角线按类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钢平台、钢梯和防护栏杆安装 钢平台、钢梯和防护栏杆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5 的规定。 检查数量:钢平台、钢梯按总数抽查 10%,栏杆按总长度抽查 10%,其中钢平台不应少于 1 个,栏杆不应少于 5m,钢梯不应少于 1 个。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压型金属板安装 压型金属板应在支撑构件上搭接,搭接长度、宽度不小于表 16 规定的数值。 检查数量:按搭接部位总长度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10m。 检验方法:观察和钢尺检查。 压型金属板安装应平整、顺直,板面不应有施工残留物和污物。 檐口和墙面下端应呈直线,不应有未安装的孔洞。 检查数量:按面积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10 ㎡。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压型金属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7 的规定。 检查数量:檐口 与屋脊的平行度按长度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10m;其他项目每 20m长度应抽查 1 处,且不应少于 2 处。 检验方法:用拉线、吊线和钢尺检查。 其他构件安装 管筒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A 高度小于或等于 60m 时,垂直度为高度的 1/1500,且不大于 25mm。 B 高度大于 60m 时,垂直度为高度的 1/3000 加 ,且不大于 50mm; C管筒安装完毕后,总高度允许偏差为177。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设计文件要求顶紧的节点,接触面紧贴程度不应少于 75%,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应大于。 检验数量:按节点数抽查 10%,且不应少于 3 个。 检验方法:用 塞尺检查。 条文说明:顶紧面贴与否直接影响节点荷载传递,是非常重要的。 吊车梁和吊车桁架不得下饶。 检验方法:实测检查。 条文说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