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audition30基础图文教程内容摘要:

(注: “2 5”之类的字眼表示 “从 2 到 5”;时间的单位是毫秒 ms)对鼓的压限: ratio : 2 10 attack time : 4 12 release time : 120 200 hard knee 木吉他 ratio : 8 attack time : 5 12 release time : 100 soft knee 电吉他(不带失真) ratio : 4 attack time : 20 release time : 20 hard knee 失真节奏吉他(重金属、朋客等) ratio : 8 attack time : 2 6 release time : 70 hard knee 电贝司 ratio : 4 attack time : 50 release time : 50 hard knee 人声(歌唱) ratio : 4 attack time : 5 8 release time : 50 80 soft knee (注意:人声的设置参数不能定论,因为人声的可塑性非常大,有男声、女声、童声、中国话、英语、恩雅声、崔健声等等) 人声(说话) ratio : attack time : 15 release time : 50 soft knee ) 再来看看 EQ 均衡器。 Ultrafunk的 EQ 均衡器有 6 档频段可选择,而且你还可以点击黄色的按钮来取消某一个或某几个频段。 在你取消后,蓝色的 LED 中的相 应的黄色的数字标记也会变成灰色并失去功能。 在 Filter 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曲线方案,一般选预置即可。 在Freq 中可以设定频率点。 Q 值用于设置曲线的外形与宽度,一个低的值给予过滤波段一个高的频带宽度。 调整方式是:点中 Q 框后上下移动就可以增加或减少它的值。 调整增益的方式是:。 每一种调整都会看到曲线的实时变化。 如果你对已经做的EQ 处理不满意,还可以把目前已处理的结果推翻,点一下 Flat按钮就可以了。 Modulator(调制器) 可调制的内容有: 比率、相位、深度、延时、反馈、交叉混音、混音、输出。 在 Rate的右面是 LFO-- Low Frenquency Oscillator(低频振荡器 ),共有六种波形可供选择。 Depth(深度 用于控制延迟时间变化的区域)的右面是Tape(磁带 ),用于制造一个近似于模拟磁带的 Flanger 效果。 Feedback右面的 Invert可以用以制造一个有点 “空 ”的声音,但也会在贝司内容上有抵消效果。 相位效果器: 在 Mode(模式 )中有: LR phase(左右声道相位)、 MS phase(中间和两边/单声道和立体声相位)、 CS encode(用于编码成左声道为中央信息,右声道为环绕信息)、 SC encode(与前 一种效果的左右相位相反)五种。 在 Filter 过滤循环按钮中有两种选项: IIR(无限脉冲响应)和 FIR(有限脉冲响应)。 IIR 速度快,相位效果好,但将引入一个恒定的相位移。 FIR 速度慢,能提供高频一个精确的相位差,但在低频稍差一些,不会引入一个恒定的相位移,仅仅在两人声道上有一点轻微的延时。 Meter(计量器 )有 Pre(预览 )和 Post(后览 )两种。 Reverb(混响) 下图是 Reverb(混响)的界面。 你可以调整 Input(输入)电平或是关闭它; 可以输入数值或是在右面的 LED 中直接拖动句柄来调整低切和高切的频率,或是双击句柄来恢复它的缺省值; 整 Predelay 可以在直接输入信号和第一混响反射之间控制延时时间; 可以设置虚拟房间的大小; 调整 Diffusion(扩散 )的值,小的时候可以让反射声有更多不同,大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类似白噪声的声音,不能区别回声; 下面的四个值也是既可以输入数值又可 以拖动句柄来调整,它们分别是: 低音倍增(用于调整在 Crossover 交迭频率之下的信号的衰减时间)、 Crossover(交迭,用于低音信号倍增的交迭频率 )、 Decay Time(混响的衰减时间 )、 High Damping(高频阻尼,允许你调整在混响信号超过时间时的高频信号的阻尼 )。 Dry,设置干声的输出电平, ,设置早期反射输出电平, Reverb,设置混响(湿的)效果信号电平,通常情况下, Dry 电平大而 Reverb 电平小,声音听起来比较清晰,效果回声较小;而相反情况下,声音较模糊,效果回声大; 在 Width(宽度 )中有 Normal(正常的)、 Wide(宽的)、UltraWide(过度宽的)、 Mono(单的 )、 Narrow(窄的)五种选项; Output 有两种输出选择:立体声和单声道;如果你选中了Tail(尾部 ),可以给一个较短的样本加上一个较长的衰减时间,以扩展它们的长度。 (刚开始学的朋友会 产生误区认为混响多了好听其实不然 加上伴奏的人声 混响应该听不怎么出来加了混响 而单独听人声的时候会感觉人声很舒服 不是那么干 `圆润 ` `如果是快歌的话混响少点 慢歌就稍微多一点我先解释一下里面的东西低频切点的意思是 :低频切点旁边哪个小框里填的 300 就是 300HZ 以下的声音全部栓掉。 如果你要问 HZ 是什么意思 是声音频率的单位 .就是声音每秒震动 300 次 ,这个是低音。 高频切点的意思和上面的一样。 如果人声里面的高频的声音过多会刺耳朵 , 感觉人声很脏 , 这样就可以通过高频切点来解决。 早期反射时间 : 这个是人声发出 去 然后撞墙之后反射回来到达你耳朵的时间。 空间广度 :这个不用解释。 往左边调 , 感觉象很宽阔 , 好象在大的音乐会里面 , 往右边调感觉就很 踏 实 , 没那么空旷 (抒情的慢歌歌 , 会调的大一点 ,反之 ) 扩散程度 : 这个没怎么研究 , 用 50%。 低混比率 :这个我一般用 分频点。 500 残响时间 : 或着 高频衰点 : 原始干声 : 这个越大人声就 *前 , 用 0。 早反射声 :这个我感觉调大了有中 湿润的意思 如果声音很干 那就把这个调大。 混响音量 :这个不用解释吧 . 少人声很干 .多了人声会模糊 ,用 8_1010。 Surround(环绕)效果器 :下图是 Surround(环绕)效果器的界面。 手动调整环绕声像的范围( Zoom 5); 输入方式(立体声、单声道); Focal point(焦点,打开时会出现一个黄色的十字形,用于处理衰减和多普勒效果 ); 调整 Attenuation(衰减 ),焦点周围会出现一个黄色的圆圈,点击 Zoom 5 中可以切换观察; Doppler(多普勒 )效应,又叫多普勒现象 这是物理学中的名词,它最早由奥地利物理学家 Christian Doppler 在 1842 年发现 ,此现象适用于所有的波,不仅仅是声波。 一个普通的例子是:当你站在公路上,一辆汽车由远而近,你会听到音调会增加,远去则下降,你可以以此例来设置 Doppler 移动的数值; 要实现如上图的路径设置,需要将 Path(路径)打在 “On”上,然后按 Ctrl,点击鼠标,即可在黄色句柄的下一步增加一个新的句柄,同时两句柄之间的路线也会出现在蓝色的 LED 上; 点击 Closed path并打在 “Yes”上,你所设置的路径将是封闭的;点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