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内容摘要:

紧急疏散;是否必要采取进一步的医疗处理等;对需要处理的人员应保存记录。 由特定实验人员对实验室环境进行净化处理,并调查事故原因。 单位名称 文件编号: 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 主题:管理要求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 4 章 第 15 页 共 17 页 颁布日期: 对受危害人进行治疗,并进行临床评价。 生物安全委员会对 环境进行安全评价,经批准后实验室人员方可进入。 对事故情况登记记录。 二、意外情况处理 未造成人身伤害的一般意外 造成或可能造成实验室污染,但未造成人身伤害的一般实验室事故由实验室负责人处理。 实验过程中,由于感染性标本溢出、溅落,造成操作台或地面的污染,或细胞培养物容器破损等,应立即喷洒消毒液,覆以浸透消毒液的纸巾,并通过通讯方式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待消毒液彻底浸泡 30 分钟后,对污染物品进行清理。 清理后的物品,高压灭菌。 实验室负责人应指导这些处理行动,并检查处理效果,记录事故过程和处理经过。 可 能造成气溶胶污染的实验室事故 如发生压力容器或管道爆裂、离心机事故等可能造成气溶胶污染的实验室事故,应立即关闭实验室,用消毒液喷雾和紫外线照射污染的区域, 24 小时后再进行终末消毒。 实验室负责人除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外,应向检验科科长和生物安全委员会报告,记录事故过程和处理经过。 实验室意外损伤 单位名称 文件编号: 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 主题:管理要求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 4 章 第 16 页 共 17 页 颁布日期: ⑴ 实验室工作人员没有操作强毒毒株或细胞培养 物时,在实验室内受到意外损伤(如割伤、烧伤、烫伤等)以及在实验室内昏倒或发生身体严重不适,由实验负责人处理。 应令受到伤害的人员立即停止工作,用消毒液清洗未破溃的皮肤表面,伤口以碘酒、酒精消毒,眼睛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由一同在实验室内工作的人员,或派人迅速着装进入实验室,清除造成伤害的原因,回收已经取出的毒种与感染性实验材料,帮助受到伤害的人员紧急处理并撤出实验室。 受到伤害的人员应进行治疗并休息,在身体情况恢复前不要重新进入实验室从事强毒工作。 记录事故过程和处理经过。 ⑵ 伤害事故可能导致强毒毒株或细胞培养物的 感染,如操作过程中发生培养物或污染材料溅落在身体表面、意外接种等情况,实验室负责人应向生物安全委员会报告,对受伤害者进行隔离观察,记录事故过程和处理经过。 疑似感染 工作人员进行强毒毒株或细胞培养物操作后,怀疑感染,应立即向检验科科长和生物安全委员会报告,按有关规定隔离治疗。 停电 如遇停电等紧急情况,立即停止一切操作,尽快处置好实验物品,做好消毒工作,尽快退出实验室。 单位名称 文件编号: 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 主题:管理要求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 4 章 第 17 页 共 17 页 颁布日期: 火灾 如遇实验室起火,可以扑灭时,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火势蔓延时,紧急撤离,拨打火警电话请求援助。 第七条 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生物安全委员会和检验科等要对事故进行评估和改进,单位提出处理意见。 下列情况均视为实验室安全事故: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或粗心大意造成或可能造成实验室污染,但未造成人身伤害;可能造成了实验室气溶胶污染;在实验室内受到意外伤害;伤害事故可能导致被强毒毒株或细胞培养物感染等。 对安全事故进行评估由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 提出处理和改进建议, 交生物安全领导组决定。 检验科科长和实验室主任负责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的落实。 单位名称 文件编号: 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 主题:技术要求 人员 第 5 章 第 1 页 共 16 页 颁布日期: 5. 1 人员 5. 1. 1管理人员 5. 1. 1. 1 最高管理人员 同志是疾控中心主任, 任生物安全领导组 组长, 负责本中心的生物安全管理,授权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本中心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工作,批准和发布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和 操作规程。 5. 1. 1. 2 生物安全委员会 主任 同志是中心副主任,任生物安全领导组副组长,兼 任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 组织生物安全领导组制定各项职责,协调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科室的工作,负责建立实验室安全防护管理体系,通过行政领导和生物安全委员会的职责 管理和实施本单位的生物安全工作。 5. 1. 1. 3检验科科长 同志为检验科科长,全面负责检验科工作。 同时为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承担生物安全委员会日常事务的处理工作,通过行政领导和生物安全委员会职责: 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技术和生物安全工作; 组织生物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制度、规程 的宣贯; 决定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单位名称 文件编号: 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 主题:技术要求 人员 第 5 章 第 2 页 共 16 页 颁布日期: 监督有关法规和操作规程的执行、纠正出现的违规活动并有权停止实验; 定期组织对实验室设备各项技术参数的检查和实验室装备的维护保养; 负责实验室紧急情况及事故的处置并向生物安全委员会和生物安全领导组报告。 5. 1. 1. 4相关科室负责人 同志为防疫科科长,同时为生物安全领导组成员,负责防疫科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同志为 门诊部 主任,同时为生物安全领导组成员,负责 门诊部 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同志为结核 病 防治科科长,同时为生物安全领导组成员,负责结核 病防治科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5. 1. 2执行人员 5. 1. 2. 1实验人员 必须熟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 负责向生物安全委员会提交所开展项目的“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和“操作规程”,在获准后负责按有关法规和操作规程执行; 负责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维护、消毒工作,负责防护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 做好实验室内感染性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做好相关记录; 发 生生物安全意外事故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 单位名称 文件编号: 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 主题:技术要求 人员 第 5 章 第 3 页 共 16 页 颁布日期: 附:病原微生物检测人员名单 编号 姓名 工作类型 1 病原微生物的鉴定 2 从业人员体检微生物检测、免疫学检测 3 免疫学检测( HIV抗体、麻疹、风疹等) 4 结核杆菌痰 检 5. 1. 2. 2菌毒种保藏人员 菌毒种保藏由专人负责,设立菌毒种保存室,负责保存菌株的传代、发放和销毁工 作。 菌毒种保藏人员:熟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熟悉国家关于菌毒种保藏的有关规定;制定有关毒种保藏的操作规程,经生物安全委员会审查后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好相关记录;如发现菌毒种死亡、泄漏、被盗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汇报,由科负责人报生物安全委员会。 5. 1. 2. 3样本接收保存人员 熟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熟悉国家生物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制定样品保存的操作规程,经生物安全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安规程实施;做好相关记录。 发生样品泄漏、被盗等立即 向分管领导汇报,同时报生物安全委员会。 单位名称 文件编号: 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 主题:技术要求 人员 第 5 章 第 4 页 共 16 页 颁布日期: 5. 1. 2. 4废弃物处理人员 本中心由实验活动产生的感染性废弃物,在产生处先由检验人员作无害化处理,交科室负责人后由科负责人移交废弃物处理人员处理。 废弃物处理人员:熟悉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特别是《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废弃物处理规程,报生物安全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实施;做好相关记录;发生废弃物处理意外时报主管领导,同时报生 物安全委员会。 5. 1. 2. 5监督人员 除生物安全委员会指定的监督人员外,各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也是生物安全监督人员。 监督人员主要监督本单位制定的有关生物安全制度是否实施,检测人员是否按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各项记录是否齐全等。 单位名称 文件编号: 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 主题:技术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 第 5 章 第 5 页 共 16 页 颁布日期: 5. 2 生物安全实验室 5. 2. 1总则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包括一级防护屏障建设和二级防护屏障建设。 一级防护屏障是由生物安全柜和个人防护装备构成,二级防护屏障是由实验室设施结构和通风系统等构成。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是病原微生物检测时个人防护的基础,也是本中心生物安全管理的重点,因此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必须符合有关标准。 5. 2. 2职责 检验科根据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活动类别和检测工作量确定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级别、需要数量,编制报告报生物安全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中心领导批准。 经批准后,整个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工程由检验科负责实施。 5. 2. 3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要求 本中心根据检测性质和疾控系统的整 体规划,建立了 BSL1和 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标准依据《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GB503462020)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20)。 5. 2. 3. 1 BSL1实验室 选址便于检测工作,建筑物不需特殊处理,有防止节肢动物啮齿动物进 单位名称 文件编号: 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 主题:技术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 第 5 章 第 6 页 共 16 页 颁布日期: 入的设计。 每个实验室在出口处设置洗手池。 在实 验室门口处设挂衣装置,个人便于工作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 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 地面应防滑,不得铺设地毯。 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 实验室中的橱柜和实验台面应牢固,橱柜、实验台彼此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清洁。 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应有适当的消毒设备。 5. 2. 3. 2 BSL2实验室 满足 BSL1实验室要求; 实验室门应带锁并可自动关闭。 实 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 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摆放物品以方便使用,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外还应当有供长期使用的储存空间; 单位名称 文件编号: 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第一版 第 0 次修订 主题:技术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 第 5 章 第 7 页 共 16 页 颁布日期: 在实验室内应使用专门的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个人衣物的条件; 在实验室所在的建筑物内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和验证 ; 应在实验室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应设洗眼设施; 就 有通风设施,如使用窗户自然通风,应有防虫纱窗;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