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文、下行文、平行文,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对方参考。 第六章 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中)  一、公告、通告概述  公告:是机关、团体向公众宣布重要事项的通知性文件。 通告:是机关、团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事项的告知性文件。 《办法》规定: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二、公告、通告的特点和差异 ★★★JXZ  发布的公开性:公告和通告的内容都是公开,发布的目的是要让大家知道或遵守。 差别就在于发布的范围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公告涉及范围广,通告涉及的范围小。 事项的重要性:公告和通告是代表政府或一定的机构发布的,其内容涉及较多群众,因而必须是重要的事情才可以使用公告、通告的形式发布,一般公告公布都是比较重大的事情,通告公布的,仅次于公告。 操作的严肃性:公告由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发布,涉及地方法规的,必须由省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一般机关团体不得随意公告。 发布通告的机构也要注意自己的权限范围,不能超越权限办事。 公告和通告均内容重要而涉及面广,因而操作时必须严肃,要严格按章办事。 三、公告、通告的类型 涉及法定事项的公告、通告。 例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的公告》《信息产业部关于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济关系的安排〉有关问题的通告》 知照性公告、通告:这类公告、通告发布的目的,只是让群众或者有关人员知道,并不需要大家遵守或者执行。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四、公告、通告的写作: ★★JX 符合权限,一事一告。 内容明确, 语气庄重。 注意格式,标题有四种形式(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单位+文种,事由+文种,文种),正文最后可加“现予公告,特此公告,特批通告,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等习惯用语。 五、公报概述: ★★JX公报是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的告知性文件。 〈条例〉规定: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六、公报与公告的异同共同点:都具有内容的重要性和公开性,发布机关的权威性。 二者的区别:从发布机关来看,党的领导机关多用公报,政府机关多用公告;从内容上看,宣布单独事件多用公告,发布会议情况,谈判情况,统计情况多用公报。 七、公报的类型: ★★★XT 会议公报:一般用以公布党的重要会议召开的情况及会议所作的决定。 例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公报〉 统计公报: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情况的统计数字。 例如〈关于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结果的公报〉 外交公报: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政党、团体等在会议或交往后发表的文件,主要公布会谈各方的观点及取得的共识。 例如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就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了〈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八、公报的特点有: ★★JX  内容的公开性与重要性; 发布机关的权威性。 九、发布统计公报时要注意的事项: ★★★JX  统计公报必须由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或国家指定的机构发布, 任何机构不得随意发布全国性、地区性的统计数字。 统计公报以发布各种数据为主,其内容一定要科学、准确。 涉及国家机密的统计数字,不得在公报中发布。 十、通知的概念: ★★XJ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公文。 〈办法〉规定: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十一、通知的类型: ★★XJ  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六大类: 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行政规章制度及党内规章制度。 例如《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诉讼费收费办法〉的通知》 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请示、报告)给所属有关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 例如《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请示的通知》 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给所属有关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 例如《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龄津贴标准的通知》 指示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指示下级机关如何开展工作。 指示性通知相当于指示,对下级有强制性约束力。 例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的通知》《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关于禁止“买卖书号”的通知》 任免性通知,用于任免和聘用干部。 事务性通知,用于处理日常工作中带事务性的事情。 十二、通知的写作: ★★★ZPX  标题:“多用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或“事由加文种”两种形式,简单的事务性通知,标题也可只写“通知”二字。 正文:不同类型有不同写法。 (1)发布性通知:正文比较简短,只要写明发布什么规章,请贯彻执行就行了。 (2)批转性、转发性通知:简单的写明批转、转发什么文件,请贯彻执行就行了。 (3)指示性通知:写法相对比较复杂。 大凡指示下级做一件工作,应把工作来由、工作内容、工作要求三方面讲清楚。 指示性通知正文框架:先用一段或几段说明为什么要做这件工作,相当于引言;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一般结合起来写,内容多的要分条列出;最后一段或一条相当于小结,对受文单位提出总的要求和希望。 (4)任免性通知:一般只要写明什么权力机构任命或免去什么人担任什么职务就行了。 (5)事务性通知:只要把需要周知或执行的事写清楚就行。 其他事项:通知一般在正文之前左上角写受文机关,在正文之后的右下角写发文机关和发文日期。 十三、通报的概念:★★PXT通报:是在一定范围内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事项的告知性文件。 《办法》规定: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十四、通报的特点:★★PX  周知性 指导性  十五、通报的类型:★★★XT  根据通报承担的任务,可以分为三类: 表彰先进型,例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一九九三年全省“山区优秀建设人才”的通报》 批评错误型,例如《关于对少数地方和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集资问题的通报》 传达事项型,例如《关于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十六、通报的写作 表彰先进型的通报,一般按介绍先进事迹、宣布表彰决定、分析先进思想、指明如何向先进学习这样四个步骤去写; 批评错误的通报,应把批评依据、错误事实、处分决定、错误性质、善后办法五个方面写清楚; 传达事项的通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报情况或精神,另一部分是对下属或群众的要求、希望。 第七章 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下)  一、报告的概念 ★★XT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 办法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我国古代,.  二、报告的特点:★★XT  陈述性 有主见  三、报告的类型:★★★XT  按照内容涉及的范围可分:(1) 综合报告,多属例行报告,即每隔一定时间,下级必须将工作情况向上级汇报一次,如政府工作报告(2) 专题报告,是就某件事或某个问题专门写的报告,多半是不定期的,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撰写的,如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报告  按照行文目的的不同分:(1) 呈报性报告,目的单纯,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让上级知道,如.(2) 呈转性报告,目的不仅仅是汇报,它还要求上级机关在同意报告的情况下,将报告批转或转发给有关单位执行,常以“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或转发)执行”一类的话作结,如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报告  四、报告的写作:★★★ZT  陈述问题要清楚扼要表达观点要精练清晰语言要简洁朴实 标题多用事由+文种的形式,如关于……,写受文单位。 正文之后,署发文单位和日期.  五、请示的概念:★★XTP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报请性公文。 办法规定:.  六、请示的特点:★★★XT  超前性:请示必须是在办事之前。 说明性:请示的目的在向上级说明情况,请求帮助。 单一性:必须“一文一事”。 七、请示的类型:★X  根据行文目的的不同,可分三大类: 请求批准类,如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 请求帮助类,如关于承办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经费的请示 请求批转类,如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的请示  八、请示的写作要求:★★★ZJ    、要求要合理。 ,语言要得体(请示的标题用事由+文种,结束语常用“可否,请批示”, “当否,请指示”, “请审批”, “以上请示如无不当,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  九、请示要遵守的行文规则:★★★ZJX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 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 十、批复的概念: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指示性公文。 办法规定,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一、批复的特点:★★JX  针对性:针对“请示”这一文种,针对请示的机关,针对请示的问题。 指导性:批复针对请示表态或发表意见,对下级的工作有指导、规范作用,下级不能违背上级的批复。 十二、批复的类型:多选  针对请示的内容主要是请求批准和请示帮助两个方面,批复可分为两类: 表态性批复,主要是答复请示批准的请示,或同意,或不同意,同意的不用说明理由,不同意的一般要略说理由,关于广东省设立顺德市的批复,不同意的批复关于重建何香凝故居问题的批复. 指示性批复,针对下级请示的事项或提出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关于编纂中华大典问题的批复,这个批复,一方面表达同意下级的请示,另一方面对做好该项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很明显带有指导工作的性质.  十三、批复的写作要求:简述 要先回应后批复(正文开头,一定要写来文已收到,一般写明来文的标题和发文字号,并加收悉或收到字样) 态度要鲜明,措辞要明确。 要及时批复  十四、函的概念:★X函是机关之间办理日常公务的交往性公文。 办法规定:.  十五、函的特点: 形式灵活,活动性强,函虽然主要用于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交往,但有时也用于上下级机关的交往. (判断题) 务实性强  十六、函的类型:★★★XJ  根据内容性质,大体可分为四类,函与批复的区别在于,函仅带有参考性质. 商洽函: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讨论问题,多用于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如关于商借课室的函。 问复函:用于机关之间提出询问和答复询问,可用于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关于调查电教教材编制情况及今后设想的函关于就医路费报销问题的复函,此二则函的主送机关既有上下级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自然人死亡后其直系亲属是否有权提起诉讼问题的函就是用于上下级机关之间的函. 请准函:用于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需要注意下级向上级请求批准只能用请示,关于在我校南门及西门口路段增设交通安全标志的函 知照函:用于把自己管辖范围的事项告诉有关的机构,可用于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也可用于上下级机关之间.关于推荐两种圆珠笔油墨用于书写文件的函.  十七、函的写作:★★ZJX 一事一函,直陈其事,结语是表达发函者的愿望,此复等. 语言要平实、亲切、自然,凡要对方做的事情,一定要用“请”字.  十八、会议纪要的概念:★XPT会议纪要是记载会议情况和精神用以公布或传达的纪实性文件。 办法规定:.  十九、会议纪要的特点:★★★JX  纪要性 约束性 知照型  二十、会议纪要类型:★★XT  根据会议的性质和拟写会议纪要的目的,可分三大类: 决议性会议纪要,多半是由一定权力机构召开的研究工作的会议,纪要记载会议的主要精神和议决事项,XX省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成员会议纪要. 协议性会议纪要,由代表不同方面的不同机构联合召开的商讨共同关心问题的会议,纪要主要记载各方取得的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