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安徽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先进事迹内容摘要:

爱心课堂、自护教育等爱心夏令营活动,持续达 22天,他 们睡得是地板,吃的是泡面,喝的是浑水,有的同学被烈日晒得中暑、皮肤龟裂,但大家毫无怨言,从不言弃。 还为灾区孩子捐赠爱心图书 4000 余册。 2020年暑期,他组织班级 170 多名学生,以生源地为单位,成立 17 支 “江淮普法行 ”实践团队分赴全省 17 个地市的社区、农村、学校、街道等地开展法律援助、普法宣传,得到了各地司法部门的普遍赞誉和广大群众的好评,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 20余篇次。 方小雄还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组织学生进社区、到农村开展普法活动。 为了给学生搭建 实践锻炼平台,他主动联系地方司法部门,并先后成立了弋江区大学生法律志愿者基地、 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法律援助志愿队,班级 90%的学生都加入到志愿行列。 三年多来,他组织班级学生累计开展法律义务咨询 180多场次,义务服务超过 360个小时,服务群众 4380多人次,为 20多个现实案件提供过法律意见,发放法律宣传单 5100余张,他们的普法宣传事迹还被评为校 “感动师大十佳事迹 ”称号。 他和他的学生们在奉献社会的课堂里磨炼了意志品质、彰显了人生价值,用汗水和热血谱写出了一曲曲壮丽的时代之歌,诠释了什么是爱的责任、什么 是爱的担当。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影响较大,他被团安徽省委吸纳为安徽省青年法律志愿者协会会员, 2020 年还被安徽省司法厅、教育厅授予 “优秀青年法律志愿者 ”称号。 四、携手相牵,用创新凝聚爱的力量 11 古罗马时期的著名作家普罗塔克曾经这样说过: “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棵需要点燃的火种。 ”辅导员就是一个点燃生命火种的火炬手,工作需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需要不断创新。 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新途径,他开创了《青春有约》师生面对面访谈对话品牌 活动,每期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情景剧引出话题,关注热点和难点问题,运用师生访谈的形式,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为学生解疑释惑,给学生搭建与名师交流的平台,全班80%的同学参与了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教育方式新颖,教育效果明显。 “当我们意识到将要失去时,才能学会如何珍惜,让学生知道,他们能从大学带走什么,他们能为学校留下什么。 ”这是方小雄通过亲自指导拍摄校园励志片《毕业生》传递给每一个人的思想。 大学里的奋斗、苦闷、彷徨与感动,被同学们用最真实最质朴的方式在银幕上演绎出来,记录了他们逐渐成长、破茧成蝶的过程,无疑对 同学们是一次寓教于乐的教育过程、一次生活的尝试,一次能力的锻炼,更是一份对未来的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鞭策,是一部名副其实 “07法学献给自己的奋斗之歌 ”。 学生的需要就是他的选择,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和施展的机会,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他坚持在大一开展了 课前三分钟演讲 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走上讲台展示自我、提升自我。 创办了由非班干同学组成的《青春法苑》班刊编辑部,给予这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以更多的锻炼机会。 他还十分注重工作创新和研究,为了建设一个团结进取、充满活力 的班集体,方小雄摸索并创建 “1234”班级管理模式。 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研究》,参与了教育部主编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教材编写,发表省级论文 3篇,他先后受邀在 2020年全省高校辅导员培训班、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等作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 真情的付出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也得到了积极的回报,全班 95%以上的学生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达 33%,无一人违规违纪、拖欠学费,学生获校级奖项 120余人次,省级以上奖项 50余人次,其中朱治州同学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所带班级也获得了校 “十佳班集体 ”和省级 “先进班集体 ”等。 他是帆,带领学生乘风破浪;他是岸,给予学生心灵归属;他是笔,描绘学生未来蓝图。 他希望在学生大学四年里,能尽己所能,使他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顺畅、更精彩、更宽广。 12 拳拳爱心照亮人生路,滴滴真情唱响奉献歌 ——安徽医科大学辅导员丁建飞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丁建飞,男,安徽肥东人, 1982 年 7 月出生,中共党员, 2020 年 6 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留校一直担任学生辅导员,硕士在读, 2020年上半年担任第一临床学院第一党总支 2020级临床、美容、康复专业 470名本科学生辅导员,现担任第一临床学院第一党总支 2020级临床专业 370名学生辅导员,总支委员兼总支秘书,校第十二届团委常委,党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曾获 2020年度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入围奖。 他曾获安徽省 2020年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0809学年和 0910学年校 “优秀辅导员 ”称号, 2020年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入围奖,先后多次获校 “优秀团干 ”、校思政干部培训班优秀论文二、三等奖等等。 一、 “辅导员不是农民,却要播种、耕耘和浇灌;不是医生,却要诊断、矫治和护理;不是军人,却始终伴随鼓点、号角和旗帜。 ” 作为辅导员,六年多的工作时间,他送走的三届春招毕业生,四级通过率、就业率连续三年均是 100%, 2020年 7月份毕业的 202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 90%,年终就业率达 95%,先后 2名同学实现自主创业。 目前所带年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党员和学生骨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信息反馈渠道畅通,学生思想、心理、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及时关注,学生的实际困难及时解决。 所负责的学生整体精神风貌良好,营造出求真求精求新的校风学风。 在09—10 学年,学生考试成绩合 格率 99%,平均优秀率 60%。 初次参加四级和六级考试的应考学年,校四级和六级考试成绩前三名均为他所带的学生。 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特等和一二三等奖计十人次,获安徽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二三等奖三人次,获 09年校运动会第二名和 10年男子排球冠军,年级获 2020年安徽省红旗团总支, 2020和 2020连续两年校红旗团总支、 2020年校社会实践先进服务队等荣誉称号, 2020年三个小班获得校 09年先进班集体称号。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他带领同学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2020 年,他所带的新生获安徽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绘画组银奖。 二、 “我们没有丁老师不知道的事情,也没有不愿意让丁老师知道的事情 ” 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默默的用爱心守护着这些未来的白衣天使们,用灯塔指明他们前行的方向,用责任告诉他们未来的使命。 每一通急促的电话, 13 每一件琐碎的小事,只要和学生有关,他都尽心尽力对待,因为他坚信:只要用爱,只要用心,就能够获得学生的理解和认可。 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项成绩都是他幸福快乐的源泉,学生的每一个理解的眼神、每一条感谢的短信更是他努力前行的不竭动力。 就像许许多多辅导员一样,他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学生身上,为了学生 的全面成才,他倾注了将近 7年全部的心血,付出了无数个日日夜夜。 朝朝暮幕、岁岁年年,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他把理想、责任、知识、能力如甘露般注入每个学生心田,因为,他深爱着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岗位,深爱着自己的每个学生,尽管工作有委屈、有烦忧的时候,但从未影响过工作,一觉醒来更是精神抖擞。 勇于思考,不断创新。 一直以来,为了更深入、更细致的开展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不断摸索、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和培养理论。 如他提出的 4S 的培养理念以及 3C 的认证标准等,使学生在一年级就逐步明白了自己在大学阶段 需要掌握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应尽的义务和未来的使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他设立 “心心交流 ”意见箱,创办学院心理辅导站,运用 Email、 、飞信等现代网络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等。 “我们没有丁老师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也没有不愿意丁老师知道的事情 ”,很多学生如是说。 政治旗帜,学业导师。 作为党支部书记和团总支书记,他想尽办法使党团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 如与省红十字协会联合开展艾滋病募捐活动暨文艺演出,与学校机关一总支结对子,在校内外取得很大反响。 在理论探索上,先后在 《文教资料》、《才智》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在工作实践上,他先后完成五大本与学生的谈心记录。 为提高自己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他自学很多心理学相关知识,通过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考取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方向硕士研究生。 三、 “很庆幸自己走入了安徽医科大学,更庆幸自己碰到了这么好的领航人 ”, “因为丁老师,默默的奉献,默默的关爱,我们学会了理解,学会了进取,学会了感恩、更学会了做人。 ” 教育是爱的事业,而爱就意味着奉献。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他最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就是情感的投入。 他始终坚持用爱心、真 心、责任心与广大同学平等相处,真诚相待,认真做好繁琐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从不抱怨。 一名康复专业同学实习岗位上突然发病,诊断为急性心肌炎,情况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他 14 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赶赴实习医院,积极联系医生为学生治疗,并一直守护在她的病床旁,直至康复,当身在福建的学生家长赶赴医院后,激动的热泪盈眶。 学生毕业离校前一个多星期,他每天都会都会到学生寝室,了解同学的生活和就业情况,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困难。 一名新生入校军训期间,哮喘急性发作,情况危急,他和军训教官一起将同学送至医院急诊科,帮她挂号、 缴费、联系医生,陪伴她直至其母亲的到来。 六年多来,他带过 1200 余名学生,每一位学生,在过年过节,都会受到他激励的短信,在生日当天,都会收到他祝福的贺卡。 为了帮助一名留级生顺利通过考试,在临近考试前一月,他陪着这位自制力极差的同学连续上了一月自习,学生深深地被感动,顺利通过所有考试,今年毕业后成功就业。 在毕业班学生填报研究生志愿前,他广泛联系自己的在外学习和工作的同学,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帮助他们针对自身实际,认真分析比较,确定报考学校。 他时刻与学生在一起,共同经历风雨。 “很庆幸自己走入了安徽医科大学,更庆幸 自己碰到了这么好的领航人 ”,很多学生在自己的 空间里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因为丁老师,默默的奉献,默默的关爱,我们学会了理解,学会了进取,学会了感恩、更学会了做人。 ”点点滴滴事,浓浓师生情。 四、 “勤劳的小蜜蜂 ”, 爱是真诚的、无私的、执着的 作为一名年轻的总支委员、总支秘书,他在做好年级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负责分团委、学生会工作,承担总支网站的维护、宣传等,大量的工作锻炼了他的组织协调能力、应急能力和文字水平,总支先后获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他积极参与总支创先争优活动开展, 2020 年总支 2个支部获 “校先进党支部 ”荣誉称号, 6 名学生获 “校优秀学生党员 ”荣誉称号。 每天的工作既忙碌,又充实,学生亲切地称他为 “勤劳的小蜜蜂 ”。 他勤勉务实,从不言累。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期间,他白天要忙年级和学生会日常工作,晚上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很多的材料和总结都是熬夜完成,曾连续一周每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有时饭也忘了吃,有一次因低血糖而昏倒在办公室,同事们都戏称他为 “不倒翁 ”。 “大爱无疆 ”,他对学生的爱是真诚的、无私的、执着的。 正是他在本职岗位上默默耕耘,兢兢业业,学生对他既敬 又爱,领导和同事对他既疼又惜。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他深知自身政治理论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