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医院护理知识竞赛活动方案内容摘要:
( 3)需要两种药 物同 时 注射 时 ,要 注 意配 伍 禁 忌。 ( 4) 2 岁 以 下的 婴 幼儿 不 宜先 用 臀大 肌 注射 , 有损 伤 坐骨 神 经的 危 险, 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为宜。 二十六 、 静脉输液的目的有哪些。 答:目的:( 1)纠 正 水和 电 解质 失 调, 维 持酸 碱 平 衡。 ( 2)补充营养, 维持 热 量。 ( 3)输入药物, 达到 治 疗疾 病 的目 的。 ( 4)抢救休克, 增加 循 环血 量 ,维 持 血压。 ( 5)输 入 脱水 剂 ,提 高 血液 渗 透压 , 以达 到 减 轻脑 水 肿, 降 低颅 内 压 ,改善 中 枢神 经 系统 功 能的 目 的。 同时 借 高 渗作 用, 回 收组 织 水份 进入血管内,通过肾脏排出,达到利尿消肿的作用。 二十七、 静脉输液常用溶液有哪些。 常 有 溶 液: ( 1)晶 体 溶液 : 5%GNS、 10%GS、 %NS、等渗 盐 水、 4%NaHco %乳酸钠溶液等。 ( 2)胶 体溶 液:中 分子 ,低 分 子右 旋 糖酐 、 706 代 血 浆、浓缩 白 蛋白等。 ( 3)营养类:脂 肪乳 、 氨基 酸 等。 二十八 、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哪些 ? 答: (1)发热反应。 (2)循 环 负荷 过 重 (肺水 肿 )。 (3)静 脉炎。 (4)空气 栓 塞。 二十九 、输液时产生肺水肿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 答 :原 因 :由于 输 液速 度 过快 ,短 时间 内 输入 过 多的 液 体 ,使 循 环血 量 急剧 增加,心肺负担过重引起。 预防及处理措施: (1)输液时注意滴 速不 宜 过快 , 液量 不 可过 多。 (2)输液 中 突然 出 现呼 吸 困难 、 气促 、 咳嗽 、 泡 沫样 血 痰时 , 立即 使 病人 端 坐,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3)氧气 经 过 30% — 70% 酒 精湿 化 后吸 入,减 低肺 泡 内 泡沫 的 表面 张 力,从而 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4)必要 时 进行 四 肢轮 扎 ,用 止 血带 或 血压 计 袖 带作 适 当加 压 ,每 隔 10— 15 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的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三十 、常见输血反应有那些。 答 : 发 热反 应 、 过 敏 反 应 、 溶血 反 应 、 循 环 负 荷过 重 ( 肺 水 肿)、 细菌污染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和疾病感染等。 三十一 、溶血反应的护理。 答 : 立即停止输 血, 通 知医 生 并保 留 余血 , 查 明溶 血 原因。 7 维持静脉输液 ,以 备 抢救 时 静脉 给 药。 静点碳酸氢钠 以碱 化 尿液 , 防止 或 减少 血 红 蛋白 结 晶阻 塞 肾小 管。 用热水袋敷双 侧肾 区 ,防 止 肾血 管 痉挛 , 保 护肾 脏。 密 切 观 察 生命 体 征 和 尿 量 ,并 记 录 , 对 少 尿和 无 尿 者 按 急 性肾 功 能 衰竭护理。 安慰病人,缓 解恐 惧 和焦 虑 ,以 取 得配 合。 三十二 、 常用血标本收集方法分几种。 答:分三种:毛细血管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动脉采血法。 三十三 、动脉采血常 用穿刺部位有那些。 答: 动脉采血常用 穿刺 部 位有 : 桡动 脉 、肱 动 脉 、股 动 脉、 足 背动 脉。 三十四 、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尿道长度是多少 ?尿管插入深度各是多少 ? 答: 成 年男 性 尿道 长约 16— 22cm, 插 入尿 道约 18 一 2Ocm(相 当 于导 尿 管的 1/2长度 ), 见 尿液 流 出继 续 插 入 2cm。 成 年 女性 尿 道长 约 4— 6cm, 尿 管先 插 4— 6cm,见尿再进 4— 6cm。 三十五 、如何留取无菌尿标本 ? 答 : 留取 无 菌 尿 标 本前 应 向 病 人 解释 留 尿 的 目 的及 方 式 , 正 确的 方 法 是 留 取中段尿 液 的 1/ 3 杯,若 分 泌 物 较多 时 ,应 先 予以 清 洁会 阴 部, 女 病人 月 经期 间 应以导 尿 法收 集。 若 为 留置 导 尿的 病 人, 应 夹住 尿 管约 15— 30 分 钟后 , 用消 毒 液消毒 尿 管末 端 开口 后 ,留尿 液 于尿 杯 中 ,标 本 收集 好 后 ,应 在 半小 时 内送 检 ,勿放置过久以免尿液变碱性。 三十六 、女病人导尿术的目的是什么。 答: 为尿潴留 病人 引 流出 尿 液, 以 减轻 痛 苦。 协 助 临床 诊 断。 如留 取 未受 污 染的 尿 标本 作 细菌 培 养; 测量 膀 胱容 量、 压力及检查残余尿容量,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等。 为膀胱肿瘤病人进行膀胱化疗。 三十七 、 膀胱冲洗常见并发症。 答:①感染 ② 血 尿 ③ 膀胱刺激症 ④ 膀胱痉挛 ⑤ 膀胱麻痹。 三十八 、如何区分隔离衣的清洁面和污染面 ? 答: 在传 染 病 房, 隔离 衣 接触 病 人的 外 面为 污 染面 ; 在产 科、 婴 儿室 、 手术 室、各种无菌治疗室,隔离衣接触病人的外面为清洁面。 三十九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 答: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 1)传染源:病人 、 病原 携 带者 、 受感 染 的动 物。 (2)传播途径:空 气传 播 、水 传 播、 食 物传 播 、 接触 传 播、 虫 媒传 播 等。 (3)易感人群:指 对某 种 传染 病 缺乏 免 疫力 、 容 易感 染 的人 群。 四十 、 试述穿着隔离衣可走动的范围。 答:穿 着隔 离 衣后 ,只 限在 规 定区 域 内 活 动。 如 传 染病 房 只能 在 同一 病 种区 的 范围内走动,如在产房、婴儿室、手术室,只能在室内走动。 四十一 、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 答:( 1)刺 激 肠蠕 动 ,软化 和 清除 粪 便 ,排 出 肠内 积 气 ,减轻 腹 胀。 ( 2)清 洁肠 道,为手 术 、检查 和 分 娩做 准 备。 ( 3)稀 释和 清 除肠 道 内 有害 物 质 、减 轻 中毒。 ( 4)为高热病员降温。 四十二 、哪些病人不宜作大量不保留灌肠 ? 答:急腹症、妊娠、消化道出血者不宜作大量不保留灌肠。 四十三 、哪些病人不宜作保留灌肠 ? 答: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排便失禁的病人。 四十四 、影响灌肠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 答 :影 响 灌 肠 效 果的 因 素有 :肛 管插 入 的深 度 、灌 肠 液 的浓 度 、体 位 及灌 肠 液的 量、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过短都可影响灌肠的效果。 四十五 、常用灌肠液的浓度、温度及量 ? 8 答: 大 量不 保 留灌 肠 : — % 的肥 皂 水或 等 渗 盐水 , 成人 500— 1000ml, 儿童200— 500ml;温度 39— 41℃ ,如 为 降温 灌 肠 用 28— 32℃ 等 渗盐 水 、中 暑 用 4℃等渗盐水,保留 30分 钟 后再 排 出。 保留灌肠:水合氯醛、中药、黄连素等抗生素,量为 200ml。 四十六 、。20xx年医院护理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相关推荐
为推进文化建设确立正确方向。 管理机制方面:以干部人事制度、绩效分配制度、决策管理制度等改革为抓手,在实行项目管理模式,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细化绩效考核标准,完善按劳分配方式等管理创新中,体现人本思想和效率原则,让 医院强大,个人进步,社会满意,成果共享 的阳光洒落在各个岗位之中,为营造和谐人文环境提供机制保证。 环境形象方面:以实施 CI(文化手册)规范管理为抓手,在院容院貌、形象标识、交际礼仪
:以干部人事制度、绩效分配制度、决策管理制度等改革为抓手,在实行项目管理模式,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细化绩效考核标准,完善按劳分配 方式等管理创新中,体现人本思想和效率原则,让 “医院强大,个人进步,社会满意,成果共享 ”的阳光洒落在各个岗位之中,为营造和谐人文环境提供机制保证。 环境形象方面:以实施 CI(文化手册)规范管理为抓手,在院容院貌、形象标识、交际礼仪、传媒信息、典型示范、学术活动
毒、嫖娼人员。 2020 年 2020 年被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同时注重提高职工专业技术能力,每年至少要 将业务收入的 1%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和科研教学,每年如委派外出学习人次 在 100人以上, 2020年特别选派了妇科、儿科两位副院长远赴新加坡进修,学习国外先进的医疗管理经验。 目前我院本科学历以上人员达 70%以上,副高以上职称逾 70 人,技术人员学历层次不断提高
e boys carried her on the back, with the help of some others, to the clinic immediately. It turned out that her right leg was broken and she had to stay in the hospital
水乡到底什么多呢。 边看图边读课文。 指导有感情 的朗读。 四、迁移运用,综合提高 模仿课文说说“家乡什么多。 ” 当个朗诵家,把《水乡歌》读给家人听。 说一说小山村的美好风光。 读课题,带着问题读课文。 听读课文,纠正字音。 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认读生字条中的字。 书空,描红。 说一说水乡的迷人风光。 体会朗读,读出水乡的美。 夸一夸自己的家乡。 板书设计: 水
定时 工作制的职工。 39。 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制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职工有 (①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②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③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和制的职工,如对于那些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生产任务不均衡的企业的部分职工,经劳动行政部门严格审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