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2月:g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内容摘要:
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放出热量的多少以及燃烧温度的高低等均无关 ,燃烧热是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放出的热量,故 C 错误; D、 依据反应是放热反应,在绝热容器中,反应进行热量升高, 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颜色加深,故 D 正确 ; 故答案选 D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反应方向的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 平衡的移动, 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化学卷(解析) 2020 届江西省五校(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鹰潭一中、宜春中学、新余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202012) word 版】 12.“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①上部汇集了固体 NH4Cl,说明 NH4Cl 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加热时,②、③溶液均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 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 体颜色变浅 D.四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知识点】 化学 实验 J1 G2 【答案解析】 C 解析 : A、 ①上部汇集了固体 NH4Cl,是因为 NH4Cl 加热时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遇冷两种气体重新化合, NH4Cl 热稳定性差,故 A 错误; B、②中为红色溶液,加热氨气逸出,溶液变无色,③中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溶液为无色,加热,无色化合物分解,二氧化硫逸出,溶液变红色,故 B 错误; C、热水中的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浸泡在冷水中,温度降低,平衡向右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减 小,颜色变浅,故 C 正确; D、①中 NH4Cl 加热时分解,氨气和氯化氢气体遇冷重新化合两个反应不是在相同条件下发生的,不是 可逆反应, D 错误。 故答案选 C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化学实验,注意二氧化硫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 【化学卷(解析) 2020 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 12 月)( 202012)】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成氨反应需使用催化剂,说明催化剂可以促进该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B.常温下,用蒸馏水不断稀释醋酸,溶液中 c(CH3COO- )/c(CH3COOH)的值变小 C.反应 SiO2(s)+ 3C(s) = SiC(s) + 2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 < 0 D.对于 Ca(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升高温度, Ca(OH)2的溶解速率增大, Ksp 减小 【知识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 焓变和熵变 G2 【答案解析】 D 解析 : A.使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途径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故 A 错误; B.常温下,用蒸馏水不断稀释醋酸,溶液中 c(CH3COO- )/c(CH3COOH)的值变小 因 c(CH3COO- )/c(CH3COOH)= c(CH3COO- ) c(H+)/c(CH3COOH) c(H+)=Kw/ c(H+),温度不变, Kw不变,醋酸在稀释过程中酸性减弱, c(H+)减小,故 Kw/ c(H+)增大,即 c(CH3COO- )/c(CH3COOH)的值变 大,错误; C、依据反应自发想的判断依据是 △ HT△ S< 0,结合反应特征分析,反应SiO2( s) +3C( s) ═SiC ( s) +2CO( 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 HT△ S> 0,反应的熵变 △ S> 0,则 △ H> 0,故 C 错误; D. 反应速率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 升高温度, Ca(OH)2 的溶解速率增大 ; 沉淀溶解平衡 受温度的影响 , 温度升高, Ca(OH)2 的溶解度降低,故 Ksp 减小 ,正确。 故选 D。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自发进行的反应的 熵变和焓变的关系,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理论性较强,难度中等。 【化学卷(解析) 2020 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20201260 元) word版】 19.( 12 分) “雾霾 ”已成为当今世界环境热点话题,为减少 CO、 SO NOx 等气体的排放,某环境小组研究使用如下方式。 Ⅰ .使用清洁能源,例如 二甲醚( DME)。 现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 1)则反应 的 △ H= kJ mol- 1。 ( 2)将合成气以钾 n( H2)/ n( CO) =2 通 人 1L 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 生反应: 4H2( g) +2CO( g) CH3OCH3(g) +H2O(g) △ H,其 CO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 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填字母序号)。 A. △HOB. P1 P2p3 C.若在 p3 和 316℃ 时,起始 n(H2)/ n( CO) =3, 则达到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小于 50% ( 3)如图为绿色 “二甲醚燃料电池 ”的工作原理示 意图, a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Ⅱ .利用 I2O5 消除 CO 污染的反应为: 5CO(g) +I2O5(s) 5CO2(g) +I2(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 I2O5 固体的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通人 4 mol CO,测得 CO2 的体积分数 ( CO2)随时间 t 变化曲 线如右图。 请回答: ( 1)从反应开始至 a 点时的反应速率为 v( CO)。 ( 2) b 点时化学平衡常数 Kb=。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两种温度下, c 点时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压强相等 c.增大 d 点的体系压强, CO 的转化率不变 d. b 点和 d 点的化学平衡常数: KbKd 【知识点】 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 F2G2G4 【答案解析】【解析】 Ⅰ .( 1) ; (2)A(3)CH3OCH312e+3H2O=2CO2↑+12H +; Ⅱ .( 1) •L1•min1; (2)1024; ( 3) bd. 解析: Ⅰ .( 1)已知 ①CO ( g) +2H2( g) ⇌CH3OH( g) △H 1=•mol1, ②2CH 30H( g) ⇌CH30CH3( g) +H20( g) △H 2=•mol1, ③CO ( g) +H2O( g) ⇌CO2( g) +H2( g) △H 3=•mol1, 根据盖斯定律, ①2+②+③ 得 3CO( g) +3H2( g) ⇌CH3OCH3( g) +CO2( g) △H= •mol1; ( 2) A.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 CO 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则正方 向为放热反应,故 △H < 0,故 A 正确; B.该反应正方向为体积减小的方向,增大压强 CO 的转化率增大,所以 P1> P2> P3,故 B 错误; C.若在 P3和 316℃ 时,起始时 n(H 2)/n(CO) =3,则增大了氢气的量,增大氢气的浓度,平衡正移, CO 的转化率增大,所以 CO 转化率大于 50%,故 C 错误; 故答案为: A; ( 3)酸性条件下,二甲醚在负极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其电极反应式为:CH3OCH312e+3H2O=2CO2↑+12H +; Ⅱ .( 1) a 点时: 5CO( g) +I2O5( s) ⇌5CO2( g) +I2( s) 起始量 /mol 4 0 转化量 /mol x x a 点量 /mol 4x x 根据 a 点时 CO2的体积分数 φ ( CO2) =x/4 =,得 x= 则从反应开始至 a 点时的反应速率为 v( CO) =247。 =•L1•min1, ( 2) b 点时: 5CO( g) +I2O5( s) ⇌5CO2( g) +I2( s) 起始量 /mol 4 0 转化量 /mol y y b 点量 /mol 4y y 根据 b 点时 CO2的体积分数 φ ( CO2) =,得 y=, [CO]=•L1, [CO2]=•L1 b 点时化学平衡常数 Kb=y/4=[CO2]5/[CO]5 =1024; ( 3) a.因为条件为恒容,而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变化,所以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时,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a 正确; b. c 点为交点,气体物质的量分别相等,所以两种温度下,体系中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相等,故 b 错误; c. I2O5为固体,所以增加投料量对平衡无影响, CO 的转化率不变,故 c 错误; d. b 点比 d 点时生成物 CO2体积分数大,说明进行的程度大,则化学平衡常数: Kb> Kd,故 d错误;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根据盖斯定律求焓变、速率、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问题,综合性较强 . 【化学卷(解析) 2020 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20201260 元) word版】 13.向甲、乙两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 A 和 B,发生反应: A( g) +B( g) xC(g)△ HO。 测得两容器中 c( A)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B. Q12Q2 C.根据题中信息无法计算 a 值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乙容器充人 0. 2 mol A、 0. 2 mol B、 0. 2 mol C,则此时 v(正) v(逆) 【知识点】 化学平衡的建立、影响因素 G2G3 【答案解析】【解析】 A 解析: A.由图象可知平衡时,乙容器内 A 的转化率为 =50%,甲容器平衡时, A 的转化率> (2mol1mol)/2mol=50%, 甲容器内压强比乙容器内大,增大压强向正反应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压强增大向着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 1+1> X,所以x=1,故 A 正确; B.甲容器压强大于乙容器,甲容器反应进行程度较大,放出的热量的数值大于乙容器放出热量的 2 倍,由于 △H < 0,即 Q< 0,所以 Q1> 2Q2,故 B错误; C.甲乙容器温度相同,则化学平衡常数相同,利用两容器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出 a 值,故 C 错误; D.该温度下,乙容器化学平衡状态时, c( A) =•L1, c( B) =•L1, c( C) =•L1,化学常 数为 K=c(C)/[c(A)•c(B)]=•L−1/(•L−1••L−1)=2,浓度商Q=247。 [ ]=,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 v(正) < v(逆) .故 D 错误 ; 故答案选 A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盐酸、化学平衡图象与有关计算,难度较大, D 选项为易错点、难点,判断 x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化学卷(解析) 2020 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20201260 元) word版】 12.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 2NO2( g) +O3( g) ==N2O5( g)+O2( 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象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知识点】 化学平衡的建立、影响因素 G2G3 【答案解析】【解析】 A 解析: 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 A 正确; B.由图可知, 03s 内,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化量 =1mol/,故 v( NO2)=247。 3s =( L. s),单位错误,故 B 错误; C. t1时刻,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不能是增大压强,只能是使用催化剂,但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故 C 错误; D.达平衡时,仅增大 c( O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转化率降低,由图可知,二氧化氮的转化率随 x 增大而增大, x 可以代表 O3浓度、压强,故 D 错误 ; 故答案选 A 【思路点拨】 本题 以图象形式,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图象及影响因素等,难度中等, B 选项为易错点,学生 容易忽略单位问题. 【化学卷(解析) 2020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 202012) word 版】 29.“氢能”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1.实验测得, l 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 142. 9 kJ 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填序号) A. 2H2(g)+O2(g)=2H2O(l) △ H=B. H2(g)+1/2O2(g)=H2O(l) △ H=C. 2H2+O2=2H2O(l) △ H= kJ/mol D. H2(g)+1/2O。20xx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2月:g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