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内容摘要:

=2Fe( s) +3CO2( g) △H= , ( 2)烷燃料电池以 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负极上是 CO 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又因为电解质是 KOH 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反应得到的是碳酸钾,即 CO+4OH2e=CO32+2H2O. ( 3) ①Ⅱ 比 Ⅰ 的甲醇的物质的量少,则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物质的量越多,根据 K= c(CH3OH)/c(CO). c3(H2)知,平衡常数越小,故 KⅠ > KⅡ ; ②CO 2( g) +3H2( g) ⇌CH3OH( g) +H2O( g) 初始: 1 3 0 0 平衡: 1x 33x x x 甲中平衡后气体的 压强为开始时的 倍,即( 42x) 247。 4= 解得 x= 依题意:甲、乙为等同平衡,且起始时维持反应逆向进行,所以全部由生成物投料, c 的物质的量为 1mol, c 的物质的量不能低于平衡时的物质的量 ,所以 c 的物质的量为: < n( c) ≤1mol . ③ 一定温度下,此反应在 恒压 . . 容器中进行 a.容器中压强不变 ,压强一直不变,故不合理; b. H2 的体积分数不变 ,证明达平衡,正确; c. c( H2)= 3c( CH3OH) ,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错误; d.容器中密度不变 ,说明达平衡;正确; e. 2 个 C= O 断裂 (正反应速率) 的同时有 6 个 H- H 断裂 (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是否平衡,错误;故选 bd; ( 4) 将燃煤废气 中的 CO2 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 2CO2( g) + 6H2( g) 催化剂 CH3OCH3( g) + 3H2O( g)。 已知一定条件下 , 该反应中 CO2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 [n( H2) / n( CO2) ]的变化曲线如下左图。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请在右图中画出平衡时 CH3OCH3 的体积分数随投料比 [n( H2) / n( CO2) ]变化的曲线图 :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化学反应常数、化学平衡以及原电池原理的运用,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完成。 【化学卷(解析) 2020 届浙江省嘉兴一中等五校 2020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21.( 6 分)为建设美丽浙江,浙江省政府开展 “五水共治 ”。 ( 1) 城市饮用水处理时可用二氧化氯( ClO2)替代传统的净水剂 Cl2。 工业上可用 Cl2 氧化 11 NaClO2 溶液制取 ClO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 地 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成分是三氯乙烯( C2HCl3),向此污水中加入 KMnO4(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为 MnO2)溶液可将其中的三氯乙烯除去,氧化产物只有 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离子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 B1B2 【答案解析】【解析】 ( 1) ( 2) 2KMnO4+C2HCl3═2KCl+2CO 2↑+2MnO 2+HCl; 解析: ( 1) Cl2氧化 NaClO2溶液制取 ClO2,本身被还原为氯离子, 1 个氯 气分子反应得到 2 个电子,因此离子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表示为 ; ( 2) KMnO4溶液与三氯乙烯反应,根据信息产物有 MnO2, CO2,根据原子守恒产物也有: KCl,HCl,该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为: KMnO4→MnO 2, Mn 元素由 +7 价 →+4 价,一个 KMnO4分子得 3个电子; C2HCl3→CO 2, C 元素由 +1 价 →+4 价,一个 C2HCl3失去 6 个电子,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为 6,所以 KMnO4的计量数为 2, H2SO3的计量数为 1,结合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得:C2HCl32KMnO4+C2HCl3═2KCl+ 2CO2↑+2MnO 2+HCl;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难度中等,根据电子得失相等是氧化还原配平的依据. 【化学卷(解析) 2020 届浙江省嘉兴一中等五校 2020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20. 某强酸性溶液 X 中可能含有 Fe2+、 A13+、 NH4+、 CO32― 、 SO32― 、 SO42― 、 C1― 中的若干种,现取 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中肯定存在 Fe2+、 NH4+、 SO42― B.溶液 E 和气体 F 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 X 中肯定不存在 CO32― 、 SO32― 、 C1― D.沉淀 I 是 A1( OH) 3 【知识点】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B1 【答案解析】【解析】 A 解析: X 是强酸性溶液,一定不会含有弱酸根离子: CO3 SO32;加入硝酸钡,溶液具有了强氧化性,故气体 A 是一氧化氮, D 是二氧化氮, E 则为硝酸,故溶液中一定含有还原性的离子: Fe2+; B 中加入氢氧化钠产生了气体 F, F 一定是氨气,溶液中一定 12 含有铵离子; H 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了沉淀 I,故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铝离子;沉淀 C 为硫酸钡,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 根; A、根据分析, X 中肯定存在 Fe2+、 NH4+、 SO42,故 A 正确; B、 E 是硝酸, F 是氨气,可以发生反应,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铝离子,故 B 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含有铝离子和氯离子 , 故 C 错误; D、 I 可能为氢氧化铝或在碳酸钡,故 D 错误 ; 故答案选 A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常见离子的检验,如氨气的检验、铝离子的检验等,难度中等. 【化学卷(解析) 2020 届浙江省嘉兴一中等五校 2020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 无色溶液中: K+、 Cu2+、 Na+、 SO42- ② pH= 11 的溶液中: CO32- 、 Na+、 AlO2- 、 NO3- ③ 加入 Al 能放出 H2 的溶液中: Cl- 、 HCO3- 、 NO3- 、 NH4+ ④ 在由水电离出的 c( OH- )= 10- 13 molL- 1 的溶液中: Na+、 Ba2+、 Cl- 、 I- ⑤ 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 Na+、 Cl- 、 S2- 、 ClO- ⑥ 强 酸性溶液中: Fe2+、 Al3+、 NO3- 、 Cl- A. ①②⑤ B. ②④⑥ C. ②④ D. ③⑤⑥ 【知识点】 离子共存问题 B1 【答案解析 】【解析】 C 解析: ① 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 Cu2+为有色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① 错误; ②pH=11 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 CO3 Na+、 AlO NO3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 ② 正确; ③ 加入 Al 能放出 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 H+或 OH, HCO NH4+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HCO3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故 ③ 错误; ④ 在由水电离出的 c( OH) =1013mol•L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 H+或 OH, Na+、 Ba2+、 Cl、 I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 H+和 OH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 ④ 正确; ⑤ 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中存在大量 OH, S ClO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⑤ 错误; ⑥ 酸性溶液中 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 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⑥ 错误; 故答案选 C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 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 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 Fe3+、 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 “ 氧化还原反应 ” 、 “ 加入铝粉产生氢气 ” 等。 【化学卷(解析) 2020 届浙江省嘉兴一中等五校 2020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10.向 100mL molL- 1 硫酸铝铵 [NH4 Al( SO4) 2]溶液中逐滴滴入 molL- 1 Ba( OH) 2 溶液。 随着 Ba( OH) 2 溶液体积 V 的变化,沉淀总物质的量 n 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3 () A. c 点溶液呈碱性 B. b 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l3++2SO42+2Ba2++3OH— = Al( OH) 3↓+2BaSO4↓ C. c 点加入 Ba( OH) 2 溶液的体积为 200 mL D. a 点的溶液呈中性 【知识点】 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B1 【答案解析】【解 析】 A 解析: 100mL •L1硫酸铝铵 [NH4Al( SO4) 2], NH4Al( SO4) 2物质的量为 .溶液含有 NH4+, Al3+, . 关键弄清楚反应顺序,开始滴加同时发生反应为 SO42+Ba2+=BaSO4↓ , Al3++3OH=Al( OH) 3↓ ,当 Al3+沉淀完全时需加入 ,即加入 ( OH) 2,加入的 Ba2+为 ,SO42未完全沉淀,此时溶液含有硫酸铵、硫酸铝;再滴加 Ba( OH) 2,生成 BaSO4沉淀,发生反应为 SO42+Ba2+=BaSO4↓ , NH4++OH=NH3・ H2O,所以沉淀质量继续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前一过程小;当 SO42完全沉淀时,共需加入 ( OH) 2,加入 , Al3+反应掉 ,生成 Al( OH) ,剩余 NH4+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 NH4+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为氨水溶液,沉淀达最大为 BaSO4和 Al( OH) 3;继续滴加 Ba( OH) 2, Al( OH) 3溶解,发生反应 Al( OH) 3+OH=AlO2+2H2O,由方程式可知要使 ( OH) 3完全溶解,需再加入 ( OH) 2,此时溶液为氨水与偏铝酸钡溶液. A、 由分析可知, c 为溶液为氨水与偏铝酸钡溶液,所以溶液呈碱性,故 A 正确; B、由分析可知, b 点发生反应为 SO42+Ba2+=BaSO4↓ , NH4++OH=NH3・ H2O,故 B 错误; C、由分析可知, c 点加入 Ba( OH) 2的物质的量为 +=,所以 247。 ,故 C 错误. ,从开始到 a 点,发生反应为SO42+Ba2+=BaSO4↓ , Al3++3OH=Al( OH) 3↓ , a点对应的沉淀为 BaSO4和 Al( OH) 3,溶液的溶质是( NH4) 2SO4,那么该物质水解溶液呈酸性,故 D 错误; 故答案选 A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 铝化合物的性质及计算,难度比较大,清楚整个反应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 NH4+与 Al3+同时存在, OH首先与 Al3+反应,而 NH4+与 Al( OH) 3同时存在, OH首先与 NH4+反应. 14 【化学卷(解析) 2020 届浙江省 慈溪市慈溪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202011)】 29.( 10 分)如表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 ① ~ ⑦ 在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③、 ④ 、 ⑦ 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 ▲ ; ( 2) ⑥ 和 ⑦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为 (用酸的化学式表示) ▲ ; ( 3) ① 、 ② 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 1: 1 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 Fe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4) 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可发生如图中的反应 , 其中 B、 C、 G 是单质 , B 为黄绿色气体 , D溶液显碱性 . ① 写 出 D 溶液与 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② 写出检验 A 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 ▲ ; ③ 常温下,若电解 ,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 pH为 12(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该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 ; ④ 若上图中各步反应均为恰好完全转化,则混合物 X 中含有的物质有 : ▲。 【 知识点 】元素周期表(律)离子反应电解 B1 E2D5F4J2 【答案解析】 ( 共 10分 ) ( 1)( 2 分 ) Na> Cl> F ( 2)( 2 分 ) HClO4> H2SO4 ( 3)( 2 分 ) H2O2+2Fe2++2H+=2Fe3++2H2O ( 4)( 4 分, 每小题 1 分 ) ① 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 取少量 A 溶液滴加几滴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 . 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