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内容摘要:
; B、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停止后,说明溶液中已经没有 H+,再加入稀硫酸,铜屑又逐渐溶解,是溶液中的 NO3—在 H+的作用下把铜氧化,而不是铜与稀硫酸反应; C、将常温下呈气态的某有机物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该气体分子中可能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也有可能含有其他的官能团,如醛基等。 【思路点拨】 结构相似的物质有相似的性质,结构不同的物质可能有相似的实验现象,如溴水中的溴 单质可以与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但也能体现强氧化性氧化具有还原性的股官能团而褪色,本题是易错试题。 【宁波市高二下期末】 J2 J3 已知氨气可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实验时 C 中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D 中出现无色液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3 B.装置 B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 C.装置 D 中液体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为防止装置 D 中发生倒吸,可以改用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氮气 【知识点】 物质之间的反应和物质的检验 【答案解析】 C 解析: 反应为 2NH3+3CuO=N2+3Cu+3H2O, NH3为还原剂,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氯化钙可以和氨气反应,装置 B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不能是无水氯化钙;装置 D 中液体是氨气冷却溶解在生成的水中,即 D 中应是氨水,所以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不会发生倒吸,而且氮气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所以一般不用排气法进行收集。 【思路点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是基础知识,氨 气的性质及检验难度也不大。 【宁波市高二下期末】 J1 J2 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 ) A B C D 实 验 分离饱和 Na2CO3溶液和 CH3COOC2H5 除去苯中的苯酚,先加足量溴水 从 KI 和 I2的固体 混合物中回收 I2 配制 100 mL Mol/L K2Cr2O7溶液 装 置 或仪 器 【知识点】 物质分离的方法和实验装置的选择 【答案解析】 A 解析: 溴单质也会溶解在苯中;在敞口容器中加热 I2会升华而挥发到空气中而 不能回收;配置 100mL 溶液时用到的仪器还应该有容量瓶。 【思路点拨】 在化学实验中实验仪器的选择是小型实验题中常考到的知识点,是易错题。 【惠州市第一中学(惠州市)一调研 2020】 12. J2 下列叙述 Ⅰ 和 Ⅱ 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 I 叙述 II A NH4Cl 为强酸弱碱盐 加热可除去 NaCl 中的 NH4Cl B Fe3+具有氧化性 用 KSCN 溶液可以鉴别 Fe3+ C 溶解度 : CaCO3Ca(HCO3)2 溶解度: Na2CO3NaHCO3 D SiO2可与 HF 反应 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 璃瓶中 【知识点】 物质的分离和检验 【答案解析】 D 解析: A、加热除去 NaCl 中的 NH4Cl 是因为 NH4Cl 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 NH3和 HCl 而与 NaCl 进行分离,错误; B、用 KSCN 溶液可以鉴别 Fe3+是 KSCN 与Fe3+生成 Fe( SCN) 3,而不是利用的 Fe3+的氧化性,错误; C、溶解度: NaHCO3 Na2CO3,错误; D、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是因为 SiO2可与 HF 反应,正确。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物质性质的应用时的特殊的性质,综合性较强,属于易错题。 【衡阳八中高一下期末】 21. J2 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 A.乙醇、甲苯、硝基苯 B.四氯化碳、己烷、己烯 C.苯、甲苯、环己烷 D.苯、乙醇、乙酸 【知识点】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 【答案解析】 C 解析 A.乙醇、甲苯、硝基苯加水可鉴别,现象为互溶、分层上层为有机层、分层下层为有机层; B.四氯化碳、己烷、己烯加溴水,现象为分层下层为橙红色、分层上层为橙红色、褪色; C 不能鉴别。 D.苯、乙醇、乙酸加碳酸钠,现象为分层、互溶、有气泡。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考查有机物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运用。 【成都七中高一下期末】 28. D2 J2 J3 J4 (14 分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2)装置 A中盛有的试剂是饱和 NaCl 溶液,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 D 中品红溶液褪色,则 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刚吸收过少量 SO2 的 NaOH 溶液吸收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尾气。 经分析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 (呈强碱性 )中肯定存在 Cl- 、 OH- 、 CO2-3 和 SO2-4 ,对于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研究小组提出以下 3 种假设。 假设 1:只存在 SO2-3。 假设 2:只存在 ClO- ;假设 3:既不存在 SO2-3 ,也不存在 ClO-。 (4)学习小组判断同时存在 SO2-3 和 ClO- 是不可能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限选以下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 3 molL- 1 H2SO4至溶液呈中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装于 F、 G 两试管中。 步骤二:向 F 试管中滴加少量 __________(填序号 ),若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 ),则假设 1 成立。 a. 3 molL- 1 H2SO4 b.酸性 KMnO4溶液 c. 1 molL- 1 BaCl2溶液 d. FeCl2溶液 e.酚酞试液 步骤三:向 G 试管中滴加少量 d 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假设 2 成立,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知识点】 化学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答案解析】 (1)MnO2+ 4H+ + 2Cl- Cl2↑+ Mn2+ + 2H2O (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3)2Fe2+ + 4Br- + 3Cl2===2Fe3+ + 6Cl- + 2Br2 (4)SO2-3 和 ClO-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故不能存在 (5)b 褪色 6Fe2++ 3ClO- + 3H2O===4Fe3++ 2Fe(OH)3↓+ 3Cl- 解析: (2)从氯气发生装置中出来的氯气有 HCl、 H2O 杂质,饱和 NaCl 溶液可以吸收 HCl杂质,同时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 (3)若 D 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氯气是过量的,能够把溶液中的 Fe2+ 和 Br- 都 氧化。 (4)SO2-3 具有还原性, ClO- 具有氧化性,二者相遇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SO2-3 和 ClO-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同时存在故假设 3 不成立,现在是在验证假设 2 和假设 1。 在验证假设 1 时要利用 SO2-3 的还原性,寻找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即酸性 KMnO4溶液;在验证假设 2 时要利用 ClO- 具有氧化性,寻找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即 FeCl2溶液; ClO- 把 Fe2+ 氧化为 Fe3+,一部分生成 Fe3+存在在溶液中,一部分 生成 Fe(OH)3而形成 红褐色沉淀, ClO- 的还原产物为 Cl- ,故可得反应的方程式。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装置的理解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应根据实验的原理和目的进行思考,通过比较和评价优选最佳实验方案,做出最佳选择。 同时还考查到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成都七中高一下期末】 17. I4 J2 下列有关有机化学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除去乙醇中少量乙酸:加入足量生石灰蒸馏 B.乙烯和乙醇都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C.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可用饱和 Na2CO3溶液 接收生成物 D.分离甘油和氯化钠溶液用分液的方法 【知识点】 常见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答案解析】 D 解析: D.甘油易溶于水,故分离甘油和氯化钠溶液不能用分液的方法。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乙醇、乙酸、乙烯、甘油等几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在进行分离和提纯时要根据这些物质的性质的不同选择正确的方法。 10. J1 J2【 2020重庆一中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目 的 操 作 A 确定某卤代烃为氯代烃 取某卤代烃少许与 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盐酸酸化,然后加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 B 配制银氨溶液 在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恰好消失 C 提取碘水中的碘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 D 确定蔗糖是否发生水解 取 2 mL 水解液滴加少量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加热 【知识点】物质检验、萃取、 银氨溶液配制 【答案解析】 B 解析: ,加 NaOH 溶液共热后不能加盐酸酸化,因为盐酸会干扰氯离子的检验,故 A错误。 取剂,因为乙醇与水互溶,故 C 错误。 ,先加 NaOH 溶液中和酸,再滴加少量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加热,故 D 错误。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了 物质检验、萃取、 银氨溶液配制等知识,涉及的内容广泛,要求较高,读题要仔细。 J3 气体的制取 【宁波市高二下期末】 J2 J3 已知氨气可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实验时 C 中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D 中出现无色液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2∶ 3 B.装置 B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 C.装置 D 中液体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为防止装置 D 中发生倒吸,可以改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氮气 【知识点】 物质之间的反应和物质的检验 【答案解析】 C 解析: 反应为 2NH3+3CuO=N2+3Cu+3H2O, NH3为还原剂,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氯化钙可以和氨气反应,装置 B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不能是无水氯化钙;装置 D 中液体是氨气冷却溶解在生成的水中,即 D 中应是氨水,所以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氮气在水 中的溶解度很小,不会发生倒吸,而且氮气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所以一般不用排气法进行收集。 【思路点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是基础知识,氨气的性质及检验难度也不大。 【成都七中高一下期末】 28. D2 J2 J3 J4 (14 分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2)装置 A中盛有的试剂是饱和 NaCl 溶液,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 D 中品红溶液褪色,则 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刚吸收过少量 SO2 的 NaOH 溶液吸收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尾气。 经分析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 (呈强碱性 )中肯定存在 Cl- 、 OH- 、 CO2-3 和 SO2-4 ,对于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研究小组提出以下 3 种假设。 假设 1:只存在 SO2-3。 假设 2:只存在 ClO- ;假设 3:既 不存在 SO2-3 ,也不存在 ClO-。 (4)学习小组判断同时存在 SO2-3 和 ClO- 是不可能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限选以下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 3 molL- 1 H2SO4至溶液呈中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装于 F、 G 两试管中。 步骤二:向 F 试管中滴加少量 __________(填序号 ),若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 象 ),则假设 1 成立。 a. 3 molL- 1 H2SO4 b.酸性 KMnO4溶液 c. 1 molL- 1 BaCl2溶液 d. FeCl2溶液 e.酚酞试液 步骤三:向 G 试管中滴加少量 d 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假设 2 成立,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0xx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化学实验
相关推荐
=2Fe( s) +3CO2( g) △H= , ( 2)烷燃料电池以 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负极上是 CO 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又因为电解质是 KOH 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反应得到的是碳酸钾,即 CO+4OH2e=CO32+2H2O. ( 3) ①Ⅱ 比 Ⅰ 的甲醇的物质的量少,则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物质的量越多,根据 K= c(CH3OH)/c(CO). c3(H2)知,平衡常数越小
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放出热量的多少以及燃烧温度的高低等均无关 ,燃烧热是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放出的热量,故 C 错误; D、 依据反应是放热反应,在绝热容器中,反应进行热量升高, 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颜色加深,故 D 正确 ; 故答案选 D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了反应方向的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 平衡的移动, 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4H+ + 4I- + O2===2I2+ 2H2O B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红色 2Fe2+ + Cl2===2Fe3+ + 2Cl- 、 Fe3+ + 3SCN- Fe(SCN)3 C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 Cl2+ 2OH- ===Cl- + ClO- +H2O D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有白色沉淀生 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a2+ +
正确 . 从 M 点到 N 点,小球与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 Ek 增 = Ep 减 ,即 EkN- 0= Ep 重 M- Ep 重 N+ Ep 弹 M- Ep 弹 N,由于在 M、 N 两点弹簧弹力大小相同,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形变量相同,则弹性势能 Ep 弹 N= Ep 弹 M,故 EkN= Ep 重 M- Ep 重 N, D 正确 . 19 24. C2 D4 E2[2020全国卷
照文学的要求,这样的话你的作文才更赢得阅卷者的肯定。 对于北京卷 2020 年的大作文,难度不大,但是区分度应该很明显,一类文的比例可能比往年要多,因为很多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都是从“生活中”吸取素材,一切都是源自于北京卷作文的老规矩 “一切都在生活中”。 上海卷:穿越沙漠和自由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不要写成诗歌 )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
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 2 分) 【答案】 15.( 3 分) B 16.( 2 分)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15.( 2020山东省聊城市)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 庄子 谏曰: “ 王之伐越 , 何也。 ” 曰: “ 政乱兵弱。 ” 庄 子曰: “ 臣患智 之 如目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