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实词虚词训练内容摘要: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 ) (6)崔九堂前几度闻 ( ) (7)春风不度玉门关 ( ) (8)又于关辅诸州,纳钱度道士僧尼万人 ( ) du243。 (9)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 ) (10)寸而度之,至丈必差 ( ) (1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 (12)度义后动 ( ) 自我校对: 1. (1)安稳 (2)安全 (3)安逸 (4)安抚,抚慰 (5)安置,安放 (6)哪里 (7)养生 (8)使……安定 2. (1)提拔 (2)超出 (3)攻克 3. (1)授予官职 (2)就职,就任 (3)朝拜 4. (1)凶恶,暴虐 (2)暴躁 (3)突然而且猛烈 (4)突然 (5)晒 (6)显露 (7)暴露,此处意为“冒着” 5. (1)驾 (车 ),坐 (车 ),骑 (马 ),此指坐 (车 ) (2)趁着 (3)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4)读 sh232。 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5)登上 (6)读 sh232。 nɡ,四 (7)顺应,顺着 6. (1)台阶 (2)消除,去掉 (3)治,整理 (4)拜官,授职 7. (1)言语 (2)文辞,文学 (3)借口 (4)推辞 (5)告别,辞别 (6)古代的一种文体 (7)讲究,计较 (8)婉言 (9)命令 8. (1)路,道路 (2)取道 (3)道理 (4)主张,思想,学说 (5)道义 (6)说,谈论 (7)道理,规律 (8)志向 (9)走路,赶路 9. (1)收获 (2)取得,获得 (3)得意 (4)成,成功 (5)获得 (6)感恩 (7)能够 (8)融洽 (9)对,合适 (10)复合词,莫非、恐怕 (11)莫不是,该不会 (12)必须,应该 10. (1)计量长短的标准或工具 (2)限制 (3)制度 (4)度量,气度 (5)常态 (6)量词,次,回,个 (7)过 (8)使人出家为僧道 (9)谱曲 (10)丈量,计算 (11)推测,估计 (12)考虑 第二组 11.复 (1)昭王南征而不复 ( ) (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 ) (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 ) (4)山重水复疑无路 ( ) (5)王辞而不复 ( ) (6)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 ) (7)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 ) 12.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 (3)秦贪,负其强 ( )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 ) (6)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 )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 ) (8)通家尚负责数巨万 ( ) 13.故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 )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 ) (3)暮去朝来颜色故 ( )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 (5)君安与项伯有 故 ( ) (6)既克,公问其故 ( ) (7)广故数言欲亡 ( ) (8)故臣复取璧 ( ) (9)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 14.固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 )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 ) (3)固请,召有司案图 ( )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 )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 )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 (8)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 ) 15.顾 (1)赢得仓皇北顾 ( ) (2)顾野有麦场 ( )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 ) (5)大行不顾细谨 ( ) (6)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 (7)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 ) (8)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 16.归 (1)后五年, 吾妻来归 ( )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 (3)臣请完璧归赵 ( ) (4)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 ) (5)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 ) (6)法无异辙,殊途同归 ( ) (7)吾妻归宁 ( ) 17.过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 ) (3)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 ( ) (4)裘马过世家焉 ( ) (5)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 ) (7)一日,大母过余曰 ( ) (8)愿枉车骑过之 ( ) (9)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 18.恨 (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 (2)不知戒,后必有恨 ( ) (3)怅恨久之 ( ) (4)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 ) (5)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 ( ) (6)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 ) 19.或 (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 ) (2)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 )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 20.疾 (1)寡人无疾 ( ) (2)凡牧民者,必知其疾 ( ) (3)必为有窃疾矣 ( ) (4)寒暑未薄而疾 ( ) (5)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 ) (6)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 自我校对: 11. (1)返回,回来 (2)恢复 (3)再,又 (4)重复 (5)回答 (6)报复 (7)免除 (赋税徭役 ) 12. (1)背着东西,以背载物 (2)使……担负,使……承担 (3)倚仗,凭借 (4)对不起,辜负 (5)违背,背弃 (6)失败 (7)背,被……覆盖 (8)亏欠,拖欠 13. (1)事,事故 (2)旧,与“新”相对 (3)衰老 (4)仍然 (5)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原因,缘故 (7)故意,特意 (8)所以,因此 (9)旧事,前例 14. (1)坚固 (2)险要的地势 (3)坚持,坚决 (4)顽固,固执 (5)本来,原来 (6)表示让步,固然,诚然 (7)巩固,安定 (8)坚守 15. (1)回头看,回头 (2)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3)探问,拜访 (4)顾惜,顾念 (5)考虑 (6)只不过 (7)不过,只是,表轻微转折 (8)难道,反而 16. (1)女子出嫁 (2)返回 (3)归还 (4)归属,归依 ( 5聚 (6)归宿,结局 (7)复合词,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17. (1)过失,过错 (2)经过 (3)过时,引 申为“凋谢”(4)胜过,超过 (5)犯有过错 (6)责备 (7)到,来到 (8)拜访,访问 (9)过分,过于 18. (1)怨恨 (2)悔恨 (3)恼恨 (4)感到遗憾 (5)怨怪 (6)复合词,愤恨到极点 19. (1)有的 (2)也许,或许 (3)有时 (4)如果,假如 20. (1)病,指小病、轻病 (2)痛苦,疾苦 (3)毛病,缺点 (4)患疾 (5)忧,患 (6)痛心,恨 第二组 21.见 (1)事不目见耳闻 ( ) (2)项伯即入见沛公 ( )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 ) (4)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 ( )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 (6)君既若见录 ( ) (7)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 (8)军无见粮 ( ) 22.就 (1)金就砺则利 ( ) (2)连辟公府不就 ( ) (3)轲自知事不就 ( ) (4)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 ) (5)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 ) (6)若无罪而就死地 ( ) (7)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 ) 23.咎 (1)以彰其咎 ( )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 24.绝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2)以绝秦望 ( ) (3)绝处逢生 ( ) (4)身怀绝技 ( )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6)佛印绝类弥勒 ( ) 25.堪 (1)众不能堪, 抶 而仆之 ( )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 26.克 (1)彼竭我盈,故克之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虚词训练
相关推荐
责难 n224。 n 参与 y249。 横财 h226。 ng 炮烙p225。 o 提防 d255。 赠与 yǔ 颤抖 ch224。 n 哄骗 hǒng 喷香p226。 n 体己 t255。 轧钢 zh225。 颤栗 zh224。 n 稽首 qǐ 片子pi252。 n 吞咽 y224。 n 轧帐 g225。 称赞 ch253。 ng 渐染 ji252。 n 漂白piǎo 弯曲 qū 帐簿
) 5、对语言的表达特色进行评说。 (结合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来考虑) 识别 提炼中心论点 分 论点 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 位置: 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方法 :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
,慢慢看题目要求 ,总能有收获。 ,概括等(三题) ①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 ②条件要符合:如果是一句话新闻的概括,注意 报喜不报忧 的特点。 ③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 ④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思维,注重积累。 ⑤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下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
、徵、羽 16.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17. 五刑指:墨、劓、非刂、宫、大辟。 (墨,在脸上 刺字后涂上墨。 劓,割 掉鼻子。 非刂,断足。 宫,阉割男性生殖器。 大辟, p 236。 ,死刑的通称 )18. 五谷指:黍、稷、麦、豆 (菽 )、麻。 加 “稻 ”为六谷。 六畜:猪、牛、羊、马、 鸡、狗 19. 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 20. 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