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总结(共10篇)内容摘要:
题建议简要总结如下。 一、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运行情况 我县贫困村村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自启动以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坚持积极稳妥、创新模式、全力推进,先后在 30个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建立了 30个“民有、民管、民用、民受益”的扶贫互助协会。 全县共成立扶贫互助协会 30个,覆盖了全县 13个乡镇、 30个行政村、 95个村民小组,共计 国投资金 445万元。 其中 2020 年 1个,国投 10 万元; 2020 年 6 个,国投 90 万元; 2020 年 2 个,国投30万元。 2020年省扶贫办下达我县互助资金项目 21个,国投 315万元。 目前,全县 30个互助资金项目试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互助资金试点项目资金总规模达到 万元,其中吸收农 牧户资金 万元;试点村总户数 7387户,其中贫困户 5161户,加入互助协会农牧户 2254 户,其中贫困农牧户 1729 户,组建互助联保小组 311 个;累计发放借款 万元,累计还款;到目前,共累计借 款 623 人(次),其中,单笔最高 借款额 5000元、最低借款额 200元;还款期限为 3— 12个月,借款占用费率(年息)平均为 %,互助资金借款人中贫困农牧户比例 %,项目村管理人员已达到 120多人。 在借款投向上,以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为主,重点扶持了日光温室种植、舍饲暖棚养畜等设施农业特色产业,其中扶持种植业 110万元、养殖业 71万元、其它。 至目前扶持群众已建成红提葡萄日光温室 220 座、养畜温棚 142 座。 从效益看,日光温室棚均投入 — 3 万元,互助资金扶持 万元,棚均年纯收入1— ;养畜暖棚每座投入 ,互助资金扶持 万元,羊存栏 60 只,年增收 3000 元。 仅这两项产业,受益户人均增收在 800 元以上,互助资金有力的助推了我县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总体上来看,我县互助资金试点项目,资金使用安全,项目进展顺利,运行情况良好。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对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高度重视,把该项目列入“大扶贫”战略的全局中部署。 县上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 办公室,安排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并确定 专人专职负责。 各试点乡镇成立了互助资金工作领导小组,各试点村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各互助资金协会通过民主产生了互助资金理事会和监事会,并设立了专门办公场所,各类规章制度制 定完善,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广泛宣传发动。 我们在认真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修订完善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培训。 编印《天祝藏族自治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管理培训资料》 100 余册、互助资金相关知识问答等宣传材料彩页 7000多份,发放到乡镇、村,深入广泛宣传互助资 金相关政策,使互助资金的性质、用途、管理、使用及运转程序等政策规定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所熟知。 为了进一步宣传这项惠民项目,加强交流、相互借鉴经验,增加互助资金工作的透明度和提高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我们开辟了“天祝扶贫 ”,设立了办公室工作电子信箱,极大地方便了工作开展和交流。 (三)强化业务指导。 为了确保试点项目顺利开展,我们组织召开了多种形式培训会议,对互助资金相关政策、制度和运作规程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自2020年互助资金项目工作开展以来,我县积极组织各试点村互助协会 理事会成员,分次分批的到省上参加了互助资金培训班,各乡镇在县互助资金办公室的指导下先后开展了多期不同形式的专项业务培训活动。 乡镇扶贫专干协助各互助协会建立规章制度;乡镇财政所帮助各互助协会建立账户,搞好日常账务处理,手把手地培养会计人员,真正做到了“扶上马、送一程”。 (四)严格规范管理。 结合我县实际,修订完善并出台了《天祝县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为 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县互助资金办公室为每个互助协会统一下发了《借款申请》、《借款合同》、《借款借据》和《 还款收据》等票据样式。 同时,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操作指南》(试行)的相关精神,我县协同民政、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为 30个互助资金组织注册了“扶贫互助协会”,取得了“非营利性社团”法人资格及机构代码证;协调金融部门为互助资金协会在当地信用社或农行开设“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专户,实行审查、审批与资金管理分离,确保互助资金封闭运行。 各互助协会在乡镇财政所的指导帮助下及时建立账簿、台帐,做到日清月结,公开透明,定期公布,而且财政所设立专门业务人员对互助资金的运转进行管理和监督,指导和辅助互助 资金会计核算业务。 并按时上报月报表,随时掌握互助资金的运行情况。 在资金投放上,由协会理事会通过票决制对借款人实行审查、审批,并通过签订联保协议,对资金的安全回收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五)强化跟踪问效。 村监事会对互助协会资金运转情况每月督查一次,乡(镇)每季督查一次,县领导小组每半年督查一次。 对各互助协会工作进展情况实行一月一报表,一季度一考核、半年一通报制度。 各乡镇确定一名互助资金专干,负责本乡镇互助资金运转情况的汇总上报,每月向县扶贫办上报《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运行情况统计表》一次。 实行县、乡(镇)、村 三级联动监管。 重点督查资金发放程序、周转率、 回收率、保值增值和效益等。 县互助资金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绩效考评组,按资金周转率、回收率、保值增值、效益等指标,每年年终对各乡镇和各互助协会进行考核,并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实施奖惩。 同时将各乡镇互助资金考核结果列入县经济综合考核内容,作为扶贫开发工作年终考核的指标之一。 三、工作成效 一是缓解了农牧民发展资金不足。 通过四年来互助资金项目的扶持,我县的设施农业等产业 ,人均增收幅度较大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中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强,一大批短、平、快,贴近 农牧民生产实际的小项目在互助资金的带动下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深受农牧民好评。 二是培养了村民的民主管理能力。 由财政出资建立的“互助资金”,是建立在政府对农牧民群众充分尊重和信任基础上的,通过健全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和监管制度,提高了农牧户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从而推动了村民主动参与村内外事务管理的热情。 三是提高了村民的创业增收能力。 “互助资金”的运行,以参与式扶贫理念,资金直接到农牧户自己选定的项目,使农牧民拥有了一个自己管理的“小银行”。 四是提升了村民诚信意识。 通过开 展村级扶贫互助资金项目工作,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农牧民增收之后,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发展 经济的能力,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四、存在困难和问题 篇六: X X 县贫困村村民互助资金工作汇报 X X 县贫困村村民互助资金工作汇报 中共 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 2020年 11月 18日) 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就 xx 县贫困村村民互助资金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县贫困村村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于 2020 年 10月正式开始启动。 截至 2020 年底,全县共成立互助资金组织 43 个,覆盖了全县 22 个行政村 ,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 17 个、村民小组26个。 2020年度,在省委、省政府及省扶贫办、财政厅等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下, xx县列入全省 5 个贫困村村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重点县之一,以村民小组为试点单元共成立互助资金组织 156 个。 做到了对全县 182 个行政村全覆盖,每个行政村至少有 1 个互助资金组织。 今年,按国务院扶贫办和省里要求以行政村为试点单元筹建扶贫互助社 40个。 至此,全县已经成立互助资金组织 239个。 共整合各类资金总量达 2378 万元,其中省拨专项资金有 2050 万元,县整合支农资金 74 万元,农户交纳互助金 254万元。 截至 2020年 10月底,共有 8374 户农户加入互助资金组织,占常年在家农户的 60%。 其中贫困户 2741 户,占 %,其余多为低收入户。 受益总人口达 4万多人。 累计放款 万元,户均借款额度 元,到期还款率 %。 我县的互助资金工作先后得到了温家宝总理、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刘奇等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充分肯定。 浙江省扶贫考察团和舒城、石台、潜山等扶贫 单位先后来我县参观考察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二、主要做法 我县贫困村村民互助资金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并在实践中创造了一些好的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对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高度重视,把该项目列入“大扶贫”战略的全局中部署。 县里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领导小组第一组长、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互助资金工作办公室,安排了专门的办公场所,从县扶贫办、财政局、党校等相关单位抽调 6名精干人员专职办公。 各 乡镇成立了互助资金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招标委员会;各行政村成立了互助资金监管小组;各互助资金组织通过民主产生了互助资金共管小组,因地制宜设立了专门办公场所,相关规章 制度一律上墙,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广泛宣传发动 我们在认真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 xx实际,修订完善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培训。 编印《 xx县贫困村村民互助资金工作简明问答》 5000份,发放到村、到组、到农户手中,深入广泛宣传互助资金相关政策,使互助资金的性质、用途、管理、使用及运转程序等政策规定为广大农 民群众所熟知。 为了进一步宣传这项惠民项目,增加互助资金工作的透明度和提高 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我们开辟了“ xx县贫困村村民互助资金工作网络平台”,设立了办公室工作电子信箱,开办了《 xx县贫困村村民互助资金工作简报》。 (三)实行竞标选点 在互助资金试点单元的确定上,十分注重竞争性、成功性、示范性、带动性和可实施性,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试点村、试点组。 制定了《 xx县贫困村村民互助资金项目评标办法》,采取量化打分的方式,将筛选试点单元的四条原则细化为基础工作分、投标单位相关条件分、基本条件分、如何共管 好运作好互助资金、现场提问得分等 5个科目 24个小项,设计了评分标准,确定了现场演讲、现场提问、现场打分、现场公布的评标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各乡镇成立招标委员会,由与投标村、组无直接工作关系或亲属关系的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村两委代表、村民代表 5— 7人组成,负责本乡镇招标工作。 通过竞争,广大农户更加珍惜项目机会,真正把“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有效激发了农民群众的创业热情。 (四)加强能力培训和业务指导 召开多种形式会议、培训,对互助资金相关政策、制度和运作规程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 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20年 2月 10日~ 12日举办了第一期互助资金工作业务培训班,以会代训,认真总结第一批试点工作经验,研究部署 2020年度试点工作任务,并就互助资金工作的相关制度办法进行业务培训。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均出席了开班典礼,全县 24个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互助资金工作分管领导、乡镇财政所长、扶贫办主任96人参加了培训。 随后又进行了第二期业务培训,重点对各乡镇扶贫办主任、财政所主办会计、各行政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各共管小组组长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 今年年初又举办了扶贫互助社业务培训班,为扶贫互助 社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各乡镇在县互助资金办公室的指导下先后开展了多期不同形式的专项业务培训活动。 各乡镇扶贫办、财政所切实加强了对互助资金组织的业务指导工作。 乡镇扶贫办协助各共管小组建立规章制度;乡镇财政所帮助各共管小组建立账户,搞好日常账务处理,手把手地培养会计人员,真正做到了“扶上马、送上一程”。 (五)严格规范管理 我们在认真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 xx实际,修订完善出台了 xx县贫困村村民互助资金《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办法》和《项目评标办法》等规章制度,为互助资 金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设计了“一卡三表”,即 xx 县贫困村村民互助资金《参户登记卡》、《参户登记表》、《乡 (镇 )汇总表》和《县汇总表》,以便全面准确掌握全县及各乡镇互助资金工作动态、各共管小组互助资金的周转和产生效益情况。 县互助资金办公室为每个共管小组统一刻制了公章,统一印制了《借款申请》、《借款合同》、《借款借据》和《还款收据》等条据。 我县互助资金工作覆盖面广、资金量大,为有效规避风险,管理上做了进一步规范,实行了“三统一”:一是统一开户。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操 作指南》(试行)的相关精神,并借鉴霍山、太湖等地成功经验,我县分批为 239 个互助资金组织在民政部门申请注册为“扶贫互助协会”,取得了“非营利性社团”法人资格;协调金融部门为互助资金组织在当地信用社开设“贫困村。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总结(共10篇)
相关推荐
(重组质粒或重组噬菌体 DNA),根据已知重组时外源基因两端的酶切位点,分别用相应的两种内切酶进行酶解,经琼脂糖电泳后,原 载体因无外源性目的基因,切开后变成线性,电泳呈一条带,若载体上有外源性目的基因插入,切开后电泳出现两条带:一条为载体质粒线性条带,一条为释放出的插入基因片断的小分子条带,这样就可以看出载体中是否有插入的目的基因片断,以及由 DNA marker
劣产商品事件( 分 ) ; 1)列举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的县(市)级主管部门;说明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的主要内容; 2)由省文明办组织征求省主管部门意见并作出评价; 3)由省文明办组织 征求省主管部门意见并作出评价; 18 伪劣产 商品 3)无集中性、区域性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商品的窝点和市场 ( 分 ); 4)无重大走私贩私案件,无窝藏和集中销售走私物品的窝点和市场 (
处理”进行问题答复。 ( 12)数据统计 说明: 各种查询统计报表,操作员只能查询统计有查看权限的项目数据 使用人: 所有操作员 对应软件模块:“ 数据统计 ” (按用户要求将不断增加统计报表功能) ( 13)实施信息、督办信息、监察信息管理 说明: 督办信息指督促项目负责人完善项目进度数据的催办信息,由系统自动记录催办短信;实施信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实施信息,由项目负责人填 写
造 ,结合农村集中建房发展各类区域性中心村 ,促进城镇与乡村协调互动。 优化城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 )推进产城景一体化融合发展。 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 ,完善城镇功能分区 ,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 ,提高城镇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和就业吸纳能力。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镇地下综合管廊、公共交通
审核: XXX 批准 : XXX 生效日 期: 2020 年 8 月 28 日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页 码 第 2 页 共 4 页 ; ; ; ;。 公司办公室 ; ; ;。 质检部 ; ; ; ; ;。 销 售 部 ; ; ; ; ;。 物供部 、供方物资供货质量、业绩及现状分析报告;(应属物供部,物供部归口管理另行编写); XXXXXX 公司 程序文件 文件 编号 QB/XXXX– A–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