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及解释内容摘要:

能言者。 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 唯谨尔。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唁唁如也。 君子,椒错如也,与与如也。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攫如也。 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谵如也。 趋进,翼如也。 宾退,必复命,曰: “宾不顾矣。 ”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过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 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椒措如也。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 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 享礼,有容 色。 私枧,愉愉如也。 11 君子不以绀诹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当暑,诊浠裕,必表而出之。 缁衣羔裘,素衣霓裘,黄衣狐裘。 亵裘长,短右抉。 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 狐貉之厚以居。 去丧无所不佩。 非帷裳,必杀之。 羔裘玄冠不以吊。 吉月,必朝服而朝。 齐,必有明衣。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惟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不多食。 祭于公,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席不正,不坐。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 曰: “丘未达,不敢尝。 ” 厩焚,子退朝,曰: “伤人乎。 ”不问马。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 君赐腥,必熟而荐之。 君赐生,必畜之。 伺食于君,君祭,先饭。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入太庙,每事问。 朋友死,无所归,曰: “于我殡。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寝不尸,居不容。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 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 有盛 馔,必变色而作。 迅雷风烈,必变。 升车,必正立执绥。 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 曰: “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先进第十一 子曰: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 子曰: “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 子曰: “回也,非助我者也。 于吾言无所不说。 ” 子曰: “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季康子问: “弟子 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 “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 颜渊死,子曰: “噫。 天丧予。 天丧予。 ” 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 “子恸矣。 ”曰: “有恸乎。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 12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 子曰: “不可。 ”门人厚葬之。 子曰: “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 ”曰: “未知生,焉知死。 ” 闵子 伺侧,唁唁如也。 子路,行行如也。 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 “仍旧贯,如之何。 何必改作。 ”子曰: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子曰: “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 ”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 “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谚。 子曰: “回也其庶乎。 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 屡中。 ” 子张问善人之道。 子曰: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 子曰: “论笃是与。 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 子路问: “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 ”冉有问: “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 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 “吾以汝为死矣。 ”曰: “子在,回何敢死。 ” 季子然问: “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子曰: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今 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 “然则从之者与。 ”子曰: “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 “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 “有民人焉,有社稷焉。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 “是故恶夫佞者。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 “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曰: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 “夫子何哂由也。 ”曰: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 颜渊第十二 13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仲弓问仁。 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 “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司马牛问仁。 子曰: “仁者其言也仞。 ”曰: “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 “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 ”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 “君子不忧不 惧。 ”曰: “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司马牛忧曰: “人皆有兄弟,吾独亡。 ”子夏曰: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 子张问明。 子曰: “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 子贡问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棘子成曰: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 “惜乎,夫子之说 君子也。 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椁,犹犬羊之椁。 ” 哀公问与有若曰: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 “合彻乎。 ”曰: “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 子张问崇德辨惑。 子曰: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以祗以异。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 子曰: “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子路无 宿诺。 ” 子曰: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 子张问政。 子曰: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 子曰: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季康子患盗,问与孔子。 孔子对曰: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子张问: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子曰: “何哉,尔所谓达 者。 ”子张对曰: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 “是闻也,非达也。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 14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 “敢问崇德修慝辨惑。 ”子曰: “善哉问。 先事后得,非崇德与。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 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问知。 子曰: “知人。 ”樊迟不达,子曰: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推,见子夏曰: “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何谓也。 ”子 夏曰: “富哉言乎。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贡问友。 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 曾子曰: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政。 子曰: “先之,劳之。 ”请益。 子曰: “无倦。 ”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 子曰: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 “焉知贤才而举之。 ”曰: “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 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 ”子曰: “野哉由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 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樊迟请学稼,子曰: “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 “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 “小人哉,樊须也。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焉用稼。 ” 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子曰: “鲁卫 之政,兄弟也。 ” 子谓卫公子荆: “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 子曰: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 子曰: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诚哉,是言也。 ” 子曰: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 子曰: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冉子退朝,子曰: “何晏也。 ”对曰: “有政。 ”子曰: “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 定公问 : “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 “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 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 “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