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译文内容摘要:

【注释】 【译文】 王孙贾问:?‘与其祈祷较尊贵的奥神的保佑,不如祈祷有实权的灶神的赐福’,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不对。 犯了滔天大罪,怎么祈祷也没用。 ? 【原文】 子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 【注释】 【译文】 孔子说:?周礼借鉴了夏、商两朝的礼法,真是丰富多彩啊。 我赞同周礼。 ? 【原文】 子入太庙,每事 问。 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 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 【注释】 陬 (邹 ):孔子的家乡。 【译文】 孔子进太庙,每件事都问。 有人说:?谁说孔子懂礼呢。 进太庙,事事问。 ?孔子听后,说:?这就是礼。 ? 【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 【注释】 皮 :皮做的靶子。 为 (卫 ):因为。 科 :等级。 【译文】 孔子说:?射箭比赛不以射透为主,而主要看是否射得准确,因为人的力量不同,自古如此。 ? 【原文】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 【注释】 饩 (戏 )羊 :祭祀用的活羊。 【译文】 子贡想在祭祀时,省去活羊。 孔子说:?子贡啊。 你爱惜羊,我爱惜礼。 ?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 【注释】 【译文】 孔子说:?对领导尽礼,人们认为是谄媚。 ? 【原文】 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注释】 【译文】 定公问:?上级怎样对待下级。 下级怎样对待上级。 ?孔子答:?上级尊重下级,下级忠于上级。 ? 【 原文】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注释】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却不淫秽,悲哀却不伤痛。 ? 【原文】 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 【注释】 【译文】 哀公问宰我,制作土地爷用哪种木头。 宰我说:?夏朝用松,殷朝用柏,周朝用栗,说:使人胆战心惊。 ?孔子听后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 【原文】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 ?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 【注释】 归 :钱库。 摄 :兼职。 塞门 :屏风。 反坫 (电 ):专用土台。 【译文】 孔子说:?管仲真小气。 ?有人问:?管仲俭朴吗。 ?孔子说:?他家不仅有三个钱库,而且佣人很多,怎么俭朴。 ?那么管仲知礼吗。 ?宫殿门前有屏风,他家门前也有屏风;国宴有酒台,他家也有酒台。 管仲知礼,谁不知礼。 ? 【原文】 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 【注释】 翕 (西 ):和谐。 纯 :美好。 皦 (脚 ):音节分明。 【译文】 孔子同鲁国乐官谈音乐,说:?音乐是可知的:开头是合奏;随后是纯正、清晰、绵长的音调,这样就完成了。 ? 【原文】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注释】 仪 :地名。 封人 :守官。 木铎 (夺 ):木舌的铜铃,天子用于发号施令。 【译 文】 仪地长官求见孔子,他说:?君子到了这里,我都要求见。 ?见孔子后,出来说:?诸位,不要在乎官职,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 ? 【原文】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注释】 《韶》《武》 :乐曲名。 【译文】 孔子评论《韶乐》:?尽善尽美。 ?评论《武乐》:?尽美不尽善。 ? 【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 【注释】 【译文】 孔子说:?作为领导,对群众不宽容,对规 章不严肃,办丧事不悲哀,我怎能看得下去。 ? 里仁篇第四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智。 ? 【注释】 里 :同…一起居住。 【译文】 孔子说:?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最好不过的事。 选住址不顾环境,哪算聪明。 ?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 【注释】 约 :贫困。 【译文】 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忍受不了贫穷,享受不了快乐。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注释】 好 (号 )。 恶 (误 )。 【译文】 孔子说:?只有仁者能正确地爱人,正确地恨人。 ? 【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注释】 苟 (狗 ):如果。 【译文】 孔子说:?一旦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就不会为非作歹。 ?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乌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注释】 乌乎 :怎么。 造次 :匆忙。 【译文】 孔子说:? 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的,不要逃避。 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算君子。 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紧急时如此,颠沛时如此。 ?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 盖 :大概。 【译文】 孔子说:?我没见过喜欢仁道的人,厌恶不仁道的人。 喜欢仁道的人,认为仁道至高无上;厌恶不仁道的人,目的是避免受不仁道 的人的影响。 有能够一天尽心为仁道的人吗。 我没见过没能力的,可能有,但我没见过。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 【注释】 党 :集团。 【译文】 孔子说:?人的过错,各不相同。 观察过错,就能了解人的精神境界。 ?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注释】 朝 (召 ):早上。 【译文】 孔子说:?早上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注释】 恶 :粗 ,不好。 【译 文】 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耻于粗布淡饭的人,不值得交谈。 ?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 【注释】 义 :适宜。 比 :接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一切按道义行事。 ? 【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注释】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仁德,小人心怀家乡;君子心怀法制,小人心怀实利。 ? 【原文】 子曰:?仿于利而行,多怨。 ? 【注释】 仿 :依照。 【译文】 孔子说:?一切按利益行事的人,人人厌恶。 ?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 【注释】 何有 :有什么问题。 【译文】 孔子说:?能以礼让治国吗。 没问题。 不能以礼让治国,怎么实行礼法。 ?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 【注释】 【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要注意做人的立场;不要怕没人了解自己,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 ? 【原文】 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