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文言文复习提纲内容摘要:
尊】道德声望高。 德,道德。 望,声 望。 隆,高。 尊,声望、地位高。 【稍降辞色】把言辞 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语言和脸色。 【负箧( qi232。 )曳( y232。 )屣( 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箧,小箱子。 曳,拖,拉。 屣,鞋子。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在深山大沟中赶路。 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同宿舍的 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我站着陪侍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用被子(将全身)蒙盖好,好久才暖和过来。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知他人了。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获得了学识。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二、阅读探究 1.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在年轻时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的。 ( 1)幼时求学的艰难: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 ( 2)成人后求师的艰难:。 2.作者 “因得遍观全书 ”的原因是什么。 爱好读书,克服家贫和自然条件的恶劣,借书苦学。 3.作者用大量的文字书写求师之艰的目的是什么。 拿自己的艰苦求学经历勉励马生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4.全文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 拿作者自己的粗袍敝衣与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作对比。 通过对比,说明了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的道理。 5.作者写赠序的目的是什么。 勉励马生努力学习。 7.古人有克服艰苦条件努力学习的佳话,试举例。 ① 欧阳修画荻习字。 ② 王冕僧寺夜读。 ③ 杨时程门立雪。 ④ 匡衡凿壁借光。 ⑤ 车胤囊萤夜读。 8.你所知道的什么文章阐述了与本文相似的道理。 《为学》。 本文和《为学》都说明了学业有成不在于良好的客观条件而在于主观努力的道理。 9.你从作者身上看到了什么优良品质。 ① 从作者年轻时求学上看:作者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为学有所成,不畏艰难,学习刻苦,有克服困难奔向目标的坚定决心和毅力。 ② 从作者写本文的态度上看:作者德高望重,但却不摆出名人的架势说教,而是真挚诚恳,循循善诱,反映了他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他对后代人的殷切关怀。 10.马生本是一个用心学习的人,作者为什么还要勉励他刻苦学习。 宋濂深知当时的太学使人养尊处优,所以勉励马生。 马说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韩愈,字退之,唐代河阳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2.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文言词语 策之不以其道 策:驾驭 道:方法。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文言文复习提纲
相关推荐
h237。 d224。 m227。 n m227。 n kǒu zhōnɡ w227。 n ) 227。 r zi r249。 kǒu jiǔ yu226。 qī tiān y237。 ɡ226。 m249。 tou d224。 huǒ 七 、 我会先把果子放进盘子里,再组成词语写下来。 ( 10 分) 3 日 木 开 长 山 门 子 头 上 大 八、我会写笔顺和数笔画( 12 分) 四 : (
到处 鲜花 绿树 城市里 和 是 ( 2) 自由地 海面上 在 海鸥 飞翔 洁白的 ( 3) 鱼 河 虫 小 在 里 吃 ( 4) 孩子 妈妈 手里 沉甸甸 接过 水桶 的 ( 5) 小男孩 闪着 兴奋 眼里 的 光芒 ( 6) 走出 校园 我们 放学了 排着队 ( 7) 我们 玩 和 老师 游戏 捉迷藏 ( 8) 祖国的 全国人民 欢庆 生日 连词成句 鲁班 到伦敦一家小酒馆 朗志万的话
255。 nɡ `227。 r ju224。 n li224。 n h227。 ǎi k254。 q255。 n ( )( )( ) shǎn shǎn f252。 ɡu252。 nɡ z224。 nɡ lǐ ( )( ) zhǔ ch237。 yǔ di224。 o b253。 i j249。 ( )( )( ) zh236。 lǐ ɡu255。 s249。 d224。 nɡ y224。 nɡ
学案三(习 作)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平时都喜欢听科幻故事,还在书刊或电视里看过许多这类有趣的故事,另外,学习了本单元的“神话与传说”故事 ,你们 一定会放飞想象的翅膀,也想大显身手吧,这次习作就给你们提供了展示的机会,自己编写科幻故事。 二、 阅读“习作讨论评台”参与习作讨论。 (“习作讨论平台”见书上) 针对“习作讨论平台”的内容小组内讨论。 提出质疑 教师指导 21 A 、
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8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开辟出 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全石以为底,近岸 , 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
四、指导书写 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把结构相同的归为一类。 重点指导书写 “ 汽、苹 ” 两个字。 “ 汽 ” 要写得左窄右宽, “ 苹 ” 要写得上窄下宽。 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仿写。 五、展示成果 展示自己给秋天画的画。 朗读自己课外搜集到描写秋天的诗歌、句子。 讲述自己发现秋天来到时,周围景物的变化。 摘录课文里的叠词,再照样子说词 一. _选择题 __(本大题共 _8__题,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