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深避难硐室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图 31 避难硐室三维模型示意图 避难硐室技术参数详见下表: 表 31 避难硐室技术参数表 序号 要求 参数 1 额定防护人数: 10~ 100人 2 额定防护时间: 96h 3 防护密闭门抗冲击力: MPa 西安博深煤矿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4 序号 要求 参数 4 压风出口压力: ~ MPa 5 硐室内 O2浓度: %~ 23% 6 硐室 内 CO2浓度: ≤ 1% 7 硐室内 CO 浓度: < 24ppm 8 硐室 内温度: ≤ 35℃ 9 硐室 内湿度: ≤ 85%RH 10 空间尺寸: 固定避难硐室生存室的净高不低于 米,每人应有不低于 2的有效使用面积 避难硐室要求 固定式避难硐室(以下简称避难硐室)是在井下适当位置开凿的硐室,配备维持人员生存所必须的相关设备设施和食物,用于煤矿灾害遇险人员无法撤离灾区或矿井时的应急避难空间。 避难硐室应设置在地质构造简单,围岩稳定 的进风巷道。 尽可能设置在岩层中,必须设置在煤层中时,应有防瓦斯涌出、煤层自然发火的安全技术措施。 避难硐室应采用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支护;净高不低于2m,深度满足无灾害状态下扩散通风的要求(如果避难硐室具备直通地面的大直径钻孔或有其它通风措施,可不按此要求),长度根据额定避难人数确定,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 1m2。 采用向外开启的 两 道隔离门结构 ,以形成风障。 两道隔离门之间为过渡室,第二道隔离门以内为生存室。 隔离门不低于反向风门的标准;隔离门墙不低于火药库防爆墙的标准,且具备足够的气密性。 在整个额定防护时间 96h 时内,避难硐室内部环境中氧气含量应保持在%~ %之间, CO2≤ %, CH4≤ %, CO≤ 24 106,温度≤ 35℃,湿度≤85% ,并保证避难硐室内始终处于 100~500 帕的正压状态。 避难硐室尺寸 避难硐室应由过渡室、生存室 等构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结构。 两道隔离门之间为过渡室,第二道隔离门以内为生存室。 生存室净高不低于 ,宽度不低于 ,长度 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 人数以及内部装备情况确定。 每人西安博深煤矿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5 应有不低于 ,并考虑 备用系数,设计额定避险人数满足该硐室服务区域内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 图 32 避难硐室平面布置图 图 33 避难硐室正立面图 避难硐室的系统组成及要求 井下避难硐室由以下各系统组成: 图 34 避难硐室系统组成 西安博深煤矿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6 供氧系统: 表 32 避难硐室供养系统 启动顺序 供氧方式 主要内容 1 压风管路供氧 通过与矿井压风系统相连的压风管路向避难硐室供氧 2 压缩氧气供氧 当压风系统故障时,通过瓶装氧气向避难硐室供氧 3 地面钻孔 供氧 当地面钻孔打开后,压风管路 、 瓶装氧气关闭,通过地面钻孔向避难硐室压风供氧 第一级供氧 (压风管路供氧): 井下压风系统通过球阀、单向阀、过滤调压器、消音器引入硐室,供气压力 ~,供气流量 •min,连续噪声不大于 70dB( A)。 图 35 压风供氧系统原理图 第二级供氧(压缩氧气供氧):自备氧供氧流量 • min,按 40 人计算,连续噪声不大于 70 dB( A)。 图 36 压缩氧气供氧示意图 第三级供氧 (地面钻孔供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 下在固定避难硐室的设备室开挖一个直接通向地面的钻孔,通过孔内的压风管路向避难硐室供氧(详见“地面钻孔设计”)。 西安博深煤矿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7 通讯系统: 表 33 避难硐室通讯系统 通讯方式 说明 实埋通信电缆 通过深埋方式进入避难硐室 地面通信电缆 由地面钻孔进入避难硐室的 7 芯电缆 井下小灵通 通信信号通过井下中继站到达地面 扩音群呼电话 硐室内、外的监测参数通过矿井现有的监控系统传达到地面。 使用有线电话、井下小灵通应防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 要求,与矿井主通讯联网。 视频监控接到地面,可直观 了解硐室内待救人员情况。 环境监测系统: 避难硐室应配备独立的内外环境参数检测或监测仪器,实现突发紧急情况下人员避险时对硐室内的 O CO CO、 CH温度、湿度和硐室外的 O CO CO 、CH4的检测或监测。 表 34 避难硐室环境监测系统 系统构成 说明 内部环境监测系统 包括 H2S、 O CO、 CH温度检测仪 外部环境监测系统 包括 CO、 O CH4传感器 避难硐室外监控使用密闭的结构。 通过采样泵将室外空气吸入气体采样装置中,读数后再将气体排出。 避险人员无须出门,也可随时监测室外的环境参数。 图 37 室外空气检测仪 过渡室监控使用手持式仪表,在进入避难硐室时对过渡室的环境进行监测。 西安博深煤矿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8 图 38 CD4B 多参数气体测定器 生存室设置一个监控箱,可对室内的 CO、 CO CH、 O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室内的湿度表,可以随时监测室内的湿度参数。 图 39 气体检测仪 环境控制系统: 表 35 避难硐室环境控制系统 系统构成 说明 温度控制 采用各 种空调调节温度 湿度控制 通过循环风和吸附剂控制湿度 空气净化 化学吸附剂 氧气控制 氧气瓶控制氧气浓度 避难硐室内是一个密团空间,室内温度会因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而逐渐升高。 因此,硐室内必须配备安全、有效的制冷装置。 西安博深煤矿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9 图 310 温度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避难硐室采用蓄冰制冷技术,通过风道将冷风向硐室内均匀的吹出。 图 311 制冰机示意图 空调装置和控制箱设置在硐室外,平时为制冰柜制冷蓄冰,遇突发情况时,即使空调装置断电不能工作,也对避难硐室内的制冷系统工作无任何影响。 图 312 空调装置外箱及防爆控制箱 空气净化系统通过风扇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