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文译注评析论文资料内容摘要:
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 子所雅 言,《诗》、《书》、执礼。 ” (《述而》) “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泰伯》) “ 不学诗,无以言 ” , “ 不学礼,无以立。 ” (《季氏》)由此可见,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 至于 “ 易、春秋 ” 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进行研究并付诸教学的内容,所以孔子说: “ 五十以学《易》 ” (《述而》)。 也可能因为《易》、《春秋》是比较精深的学科,只有少数高材生才能学习,所以说 “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 ” (《孔子世家》)。 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为重视的是什么呢。 从《论语》的许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 课程。 子曰: “ 不学《诗》,无以言。 ” (《季氏》) “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 ” (《子路》)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 思无邪 ’。 ” (《为政》)又曰: “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 (《八佾》) “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为政》)这些思想说明,孔子不仅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 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 “ 仕 ” 、 “ 君子 ” ,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 “ 学而优则仕 ” 思想(《子张》)。 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 “ 从政 ” 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 “ 从政 ” (《雍也》)。 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 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 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 许多思想,本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予以辩证地分析和扬弃。 六、关于务政的思想及其价值《论语》中关于务政的思想是 “ 学以致用 ” 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此,《论语》中对务政的标准也作了具体说明。 其一,关于务政的对象。 孔子认为只要懂礼、有道、正直,并具备一定的从政才能的人就可以务政。 季康子问: “ 仲由可使从政也与。 ” 孔子曰: “ 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 问: “ 赐也可使从政也与。 ” 曰: “ 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 问: “ 求也可使从政也与。 ” 曰:“ 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 也就是说,只要人具备 一定的参政素质,诸如果断、达理、多艺就可以参政。 其二,关于务政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从政者必须勤勉忠诚。 孔子曰: “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 (《颜渊》)第五篇公冶长 7 “ 先之劳之 ” , “ 无倦 ” (《子路》)。 也就是说在位不松驰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心,要带头、勤勉,办事不要松懈。 从政者必须温良恭俭让。 陈子禽向子贡问道, “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 (《学而》)也就是说孔子来到一国就一定会知道这里的政事,就是因为先生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五种美德。 而这五种美德也间接地说明参 与国政的道理。 有一次,孔子在谈论郑国贤相子产时说: “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正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正是由于子产的这种庄重、恭敬、恩惠、道义和美德,才能使他处于郑国的贤相位置。 第三,要言行一致,举止端庄。 孔子曰: “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 (《卫灵公》)也就是说要想使自己的思想主张为他人接受,必须心意诚恳,行为端庄,这样你的主张就可以行得通了。 第四,要眼光远大,依次而进。 子夏当了莒父的县长,向孔子 请教怎样理政。 孔子说: “ 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子路》)即要求人们处理政务不要图快,贪图眼前利益,图快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贪图小利反而办不成大事。 而应眼光放远,依次而进。 另外,孔子还认为在处理政务时应当慎重,要深入实际,多听多见,了解实情,以免犯错误。 即所谓 “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为政》) 七、关于治国与安邦的道理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重要的位置。 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 几方面的内容:其一,治国的根本在于 “ 人伦纲常 ”。 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颜渊》)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在阶级社会里,不论处于什么时代都需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 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 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以 “ 人伦纲常 ” 治国呢。 孔子回答子路的问题时作了说明,子路问孔子: “ 卫国待子而为政, 子将奚先。 ”子曰: “ 必也正名乎。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当然孔子也认为,重视伦理纲常的作用也不能脱离礼让。 子曰: “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 (《里仁》)即用礼让的精神治理国家,国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人伦纲常的礼才能得以保证。 在这里礼让成为维系人伦纲常的精神纽带。 其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主要严于律己。 孔子曰: “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即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 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 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 孔子还 以舜为例说明君主严于律己的重要性。 孔子曰: “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夫何为哉。 恭己正南面而己矣。 ”在孔子看来,真正能从容安静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 那么他做了些什么呢。 也不过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上罢了。 这里舜的庄严端正行为正是他实现太平世道的关键所在。 当然,孔子还认为君主治国除了行为端庄之外,还应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 孔子曰: “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 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 (《卫灵公》)即靠聪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虽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会失去的。 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尊敬他。 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护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礼义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 可见治理好国家对君主的要求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的。 另外,孔子还总结了历代圣明君主治国的道理,重在宽厚、诚信、勤敏、公允。 即: “ 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有功,公则说。 ” (《尧曰》)其三,治国的基本方法, “ 选才、富国、育人,立法 ”。 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 孔子曰: “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 (《子路》)同时要重视富国,教育民众。 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啊。 冉有曰: “ 既庶矣,又何加焉。 ” 曰: “ 富之。 ” 曰: “ 既富矣,又何加焉。 ” 曰: “ 教之。 ” 这里孔子强调在卫国这样一个众多人口的国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再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 另外,孔子也特别重视法制对国家的治理作用。 有一次颜渊请教老师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 “ 行夏之时 ,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 借鉴夏、商、周三代的古德,取其精华,舍其糟粕。 在这里孔子不仅强调了法制对治国的重要作用,而且他的古为今用的思想方法也值得今人学习。 其四,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 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第五篇公冶长 8 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 子曰: “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学而》)即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 同时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 违背农时。 只有这这样才能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 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在学习研究《论语》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 要做到 “ 古为今用 ” ,就要研究《论语》思想的时代价值,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事实上,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 这说明古代的思想家与我们今天的思想非常接近。 当然孔子是人不是神,孔子也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但是,研究孔子重在 吸收孔子思想精华,而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孔子年谱 1 岁 :公元前 551 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今从《史记 孔子世家》说。 3 岁:公元前 549 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 (今曲阜东 25 里处 )。 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5 岁:公元前 547 年(鲁襄公二十六年) , 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鲁国人。 6 岁:公元前 546 年(鲁襄公二十七年) , 弟子曾点生,点字皙,曾参 之父。 7 岁:公元前 545 年(鲁襄公二十八年) , 弟子颜繇生,繇又名无繇,字季路,颜渊之父。 8 岁:公元前 544 年(鲁襄公二十九年) , 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鲁国人。 10 岁:公元前 542 年(鲁襄公三十一年〕 , 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鲁襄公死,其子躌继位,是为昭公。 12 岁:公元前 540 年(鲁昭公二年) , 弟子漆雕开生,字子若,蔡人。 15 岁:公元前 537 年(鲁昭公五年〕 , 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论语 为政》 ) 16 岁,公元前 536 年(鲁昭公六年) , 郑 铸刑鼎。 弟子闽损生,字子骞,鲁国人。 17 岁:公元前 535 年(鲁昭公六年〕 , 孔母颜征在卒。 是年。 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 岁:公元前 533 年(鲁昭公九年) , 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 岁:公元前 532 年(鲁昭公十年) , 亓官氏生子。 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 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 岁:公元前 531 年(鲁昭公十一年) , 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 孔子说 :“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 《论语 子罕》 )此 “ 鄙事 ” 当包括 “ 委吏 ” 、 ” 乘田 ”。 27 岁,公元前 525 年(鲁昭公十七年〕 , 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 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0 岁:公元前 522 年(鲁昭公二十年〕 , 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 15 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 ” 三十而立 ”。 (《论语 为政》 )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 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 弟子颜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 回字渊,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鲁国人;鴷字叔鱼,齐国人。 31 岁:公元前 521 年(鲁昭公二十一年) , 弟子巫马施、高柴、宓不齐生。 施 字子期,陈国人;柴字子高,齐国人;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32 岁:公元前 520 年(鲁昭公二十二年) , 弟子端木赐生,赐字子贡,卫国人。 34 岁:公元前 518 年(鲁昭公二十四年) , 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 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 35 岁:公元前 517 年(鲁昭公二十五年) , 鲁国发生内乱。 《史记 孔子世家》云: “ 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 ” 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6 岁,公元前 516 年(鲁昭公二十六年)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 君君、臣臣 、父父、子第五篇公冶长 9 子 ”。 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 子 ,被晏子阻止。 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 岁:公元前 515 年(鲁昭公二十七年) ,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 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间。 孔子往,观其葬礼。 弟于樊须、原宪生。 须字子迟,鲁国入;宪字子思,宋国人。 38 岁:公元前 514 年(鲁昭公二十八年) , 晋魏献子(名舒)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 孔子认为这是义举,云: “ 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 39 岁,公元前 513 年(鲁昭公二十九年) , 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 “ 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 40 岁:公元前 512 年(鲁昭公三十年) , 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 “ 四十而不惑 ”。 弟子澹台灭明生。 灭明字子羽,鲁国人。 41 岁:公元前 511 年(鲁昭公三。论语原文译注评析论文资料
相关推荐
址:应填写物品清点地。 (四) 单价:有标值的,应以标值为准 ;无标值的,宜以合法票证上记载的内容为准。 (五) 清单的具体内容应按物品分类逐项填写。 对于药品来说,清单中的项目应全部填写;对于医疗器械、原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证据材料来说,可以将有关项目变通填写。 (六) 应在清单的空余部分注明“以下空白”字样,或填充空白标记。 (七) 执法人员应在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当场清点涉案物品
体裁 衣 地进行“适应型、胜任型、复合型和精英型”四种类型的个性化培训;加强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加快 “ 一专多能 ” 人才的培养速度。 在 9 月底 由 威海市局组织的企业所得税业务考试中,我局以平均 分 4 的好成绩名列 全市 第一。 目前,全系统 61%的在职干部达到了本科以上文凭,有 4 人取得研究生学历,有注册税务师 16 人,会计师24人,经济师 15 人,工程师 3 人,律师
选择下一次文明发展的道路成为全人类 共同 关注的话题。 宇宙在先天规划中,其实已将创造的任务早早注入到人类的灵魂里,让人类在文明发展中利用自身伟大的创造力来构造宏伟的蓝图,以考察分散的心智如何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能力。 由个人到集体,再由集体上升到国家意识,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国家自主的权利。 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统治阶级以对内维护其至高统治,对外为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为方向
足隔震要求;在滑板间可以加设滑层。 目前常用的滑层有:涂层滑层(聚氯乙烯)、粉 粒滑层(铅粒、沙粒、滑石、石墨等)。 悬挂隔震 悬挂隔震使将结构的全部或大部分质量悬挂起来,是地震动传递不到主体质量上,产生较小的惯性力,从而起到隔震作用。 悬挂结构在桥梁、火电厂锅炉架等方面有大量应用。 著名的 43 层香港汇丰银行新大楼采用的就是悬挂结构。 悬挂结构悬杆受力较大,须采用高强钢,而高强钢忍性差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 ”。 我们在阅读时,应有选择有目的的阅读,看的书越多,视野越开阔, 越能辨真假。 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让写作写出精彩,写出新颖。 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我们农村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是相当少的。 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感兴趣,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在家中,家长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学校,老师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