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内容摘要:

要谦虚,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 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头饰 重难点突破: 一、交朋友 —— 让孩子参与到童话中来 新课伊始,老师出示小松树画片(可以用水彩笔画简笔画)。 并进行情境描述:嗨,小朋友们好。 我是小松树,我今年七岁了。 我今天来到我们班,想和小朋友们交个朋友,小朋友们愿意吗。 在孩子们进入情境,激起兴趣后,老师顺势提出问题,激发其读书兴趣 “ 愿意和小松树交朋友,首先对小松树有所了解。 小松树是怎样一个孩子。 下面请小朋友们读读课文。 ” 和小松树交朋友是本节课教学线索之一。 帮助学生认识小松树的盲目自大,感受风伯伯的和蔼 可亲,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是文本价值所在。 对一年级孩子来说,在读小松树所说的话后,大部分学生能初步感受到小松树的骄傲自大,有不愿意和小松树交朋友的情感倾向;在读了 “ 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下了头 ” 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小松树后悔,能知错就改,并有愿意与小松树交朋友的情感倾向就足够了,这 是本节课情感形成、文本价值认知的底线。 同时丰富了童话情境,让孩子在虚拟的交往情境中加深情感体验,形成认识。 二、表情图 —— 外化内心情感体验 小松树由对大松树的骄傲到听了风伯伯的话后后悔再到小朋友愿意和它交朋友时的高兴,孩子与文本对话这种内 心情感体验是本节课教学的另一条线索。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话时,会是怎样的表情。 老师在黑板让孩子在读了小松树的话后,想象小松树说话时会是怎样的神情,并试着表演一下,然后带着表情读。 在孩子读了 “ 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 后,让学生想象 “ 惭愧 ” 会是怎样的表情,再想一下自己在什么时候会觉得惭愧,然后带着表情读。 在孩子学完课文后,当孩子愿意与小松树交朋友时,再让孩子想象此时的小松树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而学生对于大松树没有回答这个环节的理解也有偏离,觉得大松树也很讨厌小松树。 然而,通过让孩子看插图中大松树的面带笑容的表情, 来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大松树的宽容。 一年级孩子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表情图再现了对孩子们来说 “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文本包含的情感,使孩子内心的情感体验得以外化,有助于帮助孩子进行感情朗读。 三、联系生活 —— 实现情感迁移 阅读教学中,孩子的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教师要基于基本语义层面,结合指导学生 感情朗读,适时点拨,将文本与孩子的生活知识经验、情感体验 “ 链结 ” 起来,实现更深语义层面的解读。 “ 喂 ” 字的解读 —— 小松树说的话中有这么一句 “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 ” 一个 “ 喂 ” 传神的刻画了小松树骄傲自大的嘴脸。 如何紧扣 “ 喂 ”字,激活学生经验,加深体验,进而提高感情朗读的指导效率。 实际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简单易行且有效的情境: 师指着一个孩子说 “ 喂,请把你的橡皮借给我使一下。 ” 再让学生体会一下,老师这样的语气借东西,愿不愿意借,为什么。 然后让孩子读小松树的话体会小松树对对大松树的傲慢无理。 “ 摸着头 “ 的解读 —— 风伯伯和小松树说话时是这样的 “ 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 ” , “ 摸着头 ” 一词表现了风伯伯对小松树的关心爱护。 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孩子联系孩子的生活说说生活中谁摸过你自己的 头,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爱。 然后再让学生体验风伯伯对小松树的关爱。 四、简笔画 —— 再现情境 成为阅读的拐杖 在新课伊始孩子读第一遍书书时,我随机在黑板上画一幅简笔画:高山上长着一棵小松树,山下长着一棵大松树。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简笔画形象直观地再现了文本情境这一功能,抓住以下教学契机为切入点,帮助孩子阅读。 配合语言情境描述,帮助孩子真切感受小松树站得高、望得远。 在孩子读完一节,明确小松树和大松树的位置后。 我结合简笔画做了一番情境描述:小松树站在山顶上,看到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白云姐姐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散 步,远处群山连绵起伏。 师边描述,边画上述事物的简笔画。 此时,如果你是小松树,看到如此美丽壮观的景象,你的心情会怎样。 通过一番情境描述,使孩子真正走进文本情境,真切感受文本意境。 在孩子们分别发表自己的感受后,老师激情过渡:是呀,小松树看到如此美妙的景象后,不禁想:我是天下最高的松树了。 然后让孩子阅读 2 节。 指导感情诵读有关语句。 风伯伯说过这样一句话 “ 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 究竟高多少。 简笔画做了形象直观的再现。 教学中,我先让孩子们看图做初略估算。 然后通过感情诵读上句告诉老师。 板书设计: 小松树 和 大松树 骄傲 没有回答 风伯伯(摸说) 惭愧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生字扩词。 写出划线字的反义词。 ( 1)山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