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家庭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因此,蓝莓施肥中提倡氮、磷、钾配比使用。 肥料比例大多趋向于 1: 1: 1。 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氮肥用量减少,氮磷钾比例以 1: 2: 3为宜;而在矿质土壤上,磷钾含量高,氮、磷、钾比例以 1: 1: 1 或 2:1: 1 为宜。 蓝莓不仅不易吸收硝态氮,而且硝态氮还造成蓝莓生长不良等伤害。 因此,蓝莓以施硫酸铵等铵态氮肥为佳。 硫酸铵还有降低土壤 pH 值的作用,在 pH 值较高的砂质和钙质土壤上尤其适用。 另外,蓝莓对氯很敏感,极易引起过量中毒,因此选择肥料种类时不要选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铵、氯化钾 等。 方法和时期: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可采用沟施,深度以 10~ 15cm为宜。 矮丛蓝莓成园后连成片,以撒施为主。 土壤施肥时期一般是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可分 2 次施入,在浆果转熟期再施 1 次。 施肥量:蓝莓过量施肥极易造成树体伤害甚至整株死亡。 因此,施肥量的确定要慎重,要视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而定。 在美国蓝莓产区,叶分析技术和土壤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 根据生产试验及多年研究结果,制定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的叶分析标准值,从而避免了施肥的盲目性。 四、越冬保护 尽管矮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抗寒力强,但仍时有冻害发生。 最主要表现为越冬抽条和花芽冻害,在特殊年份可使地上部全部冻死。 因此,在寒冷地区蓝莓栽培中,越冬保护也是保证产量的重要措施。 堆雪防寒 在北方寒冷多雪地区,冬季可以进行人工堆雪防寒。 经堆雪防寒的蓝莓产量较不防寒,以及盖树叶、稻草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并且具有取材方便、省工省时、费用少、保持土壤水分等优点。 一般覆盖厚度以树体高度 2/3 为宜,适宜厚度为 15~ 30cm。 其他防寒方法 在我国东北黑穗醋栗等小浆果栽培中,普遍应用埋土防寒方法,在蓝莓栽培中也可以使用。 入冬前,将枝条压倒,覆盖浅土将枝条盖住即 可。 但蓝莓的枝条比较硬,容易折断,因此,采用埋土防寒的果园宜斜植。 树体覆盖稻草、树叶、麻袋片、稻草编织袋等都可起到越冬保护的作用。 植苗 北方地区一般都在春季种植,秋季种植冬季管理不当容易遭受冻害。 春季种植通常在 3~ 4 月份,苗木新芽萌动前栽植。 一般选用 2~ 3 年生的苗木,这样的苗木成活率较高。 苗木的高度一般在 30cm以上,但因品种而异。 判断苗木优劣的指标不仅仅是高度,更取决于根系和枝条的粗壮程度。 优质苗木的根系发达,钵苗其根系基本长满钵内,而且地上枝条粗壮发达,有基生枝出现。 另外,除主栽品种以外,还要选用 1~ 2 个以上品种苗木做授粉树,以提高产量。 植苗方法 定植时将苗木从钵内取出,观察根系的状况,如果根系已经密集网络于底部,则需要用刀将底部轻轻切开呈十字形,用手把中心部的土壤取出并将根系理顺。 如果是裸根苗,则需要将根系展开后栽植。 栽植苗木时,需要在事先准备好的定植穴或种植床上挖深度为 10~ 15cm、幅度 20~ 30cm的小坑。 在小坑内填入一些湿的酸性草炭土或事先配制好的种植土,然后再将苗栽入并将根系展开,让添进的混合草炭土等包围在苗 根周围,并向上轻轻提苗 1次,以便使根系充分与种植土壤结合,最后覆土至与地面相平。 地表覆盖 定植后,就地就近取材在栽植穴的表面覆上一层稻草、腐叶土、树皮、木屑等有机物。 地表覆盖具有可以调节地温、防止地表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并促进根系生长的效果。 覆盖物的厚度在10cm 左右,不能少于 5cm。 土壤改良 ( 1)土壤酸度( pH 值) 蓝莓喜欢酸性土壤,是在所有果树当中要求土壤 pH 值最低的一类,其中,北高丛蓝莓要求土壤的 pH 值在 ~ 左右, 兔眼蓝莓要求 pH值在 ~ 左右生长最好。 如果土壤 pH 过高,施用硫磺粉和酸性草炭可降低到比较合适的范围。 我国能够栽培蓝莓的地区多数土壤 pH 值偏高,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 2)土壤 pH 值的调整方法 如果现在土壤的 pH 在 以下,用已经调整好的酸性草炭等有机资材(每 m3 草炭内均匀混入 1~ 硫磺粉处理 3 个月以上, pH 值在 ~ 左右)调整即可。 可降低土壤 pH 值可降低 左右。 如果现在的土壤 pH 值在 ~ 之间,需要施用硫磺粉进行调整,同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用硫磺粉调整土壤 pH值,要在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