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语文测试卷内容摘要:

分裂 ”就是渴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后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书有 感》后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直接点出了题目 中 “_______”,它给你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 ”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 ________, 是通向成功之门的 __________。 我 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 _______ ______。 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 ______,宇宙的奥秘将任你 _____,你将真正成为学 习的 ______。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 小学 六年级 班 姓名 成绩 笔试部分 100 分 ( 90 分钟完成) 一、按要求写字词句。 ( 25 分) 1.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 ( 2 分)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2. 看拼音写词语。 ( 6 分) sh253。 nɡ sǐ yōu ɡu252。 n k252。 nɡ kǎi j255。 225。 nɡ h227。 nɡ x237。 nɡ b224。 d224。 o bō t252。 o xiōnɡ yǒnɡ qu225。 n sh236。 ɡ227。 h227。 xi252。 nɡ w224。 nɡ 3.选择题,用 “√”画出正确答案。 ( 5 分) ( 1)选择正确的读音。 沼( zh252。 o zhǎo)泽 蒙( m227。 nɡ m254。 nɡ)古运载( z252。 i z... 224。 i)( 2)选择正确的词语。 这家超市(临近 邻近)菜场,商品(色色俱全 琳琅满目)。 ( 3)选择正确的字义。 漂泊不定 ① 固定 ② 平静 ③ 约定)负荆请罪( ① ② 邀 ③ 敬..辞) ( 4)下列带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① 外婆的心脏不太好。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 ② 这个地道很深。 她能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 .... ③ 这个角色我可以替代他来演。 今天奶奶代替爸爸去开家长会。 .... 4.下面横线上该填什么风呢。 请写出。 ( 4 分) 送爽 细雨 骤雨 知劲草 5. 在下列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句。 ( 8 分) ( 1)夏洛蒂三姐妹 地写作着,很快她们就 ,震动了世界文坛。 ( 2)夕阳西下,蒙汉人民在依依不舍地话别,这真是 “蒙汉情深何忍别,。 ” ( 3)好曲不厌百回唱,。 初读好书,如 ;重读好书,如。 ( 4)巴金说: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 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丛鲜花,就吐露一片芬芳;如果你是 ,就。 二、根据课文 ,又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 2 分) 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 ,它却在 成 就 了 一 片 绿 阴。 这 句 话 给 你 的 启 发 是 ( 3 分) 3.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中外名人:有赤胆爱国的 、 ;有 、舍己为人的船长;被称为 “ ”的科学家史蒂芬 .霍金;有被称为 “ ”的钱学森;还有 的詹天佑。 ( 6 分) 4.学问来自于学,也来自于问, “学 ”与 “问 ”是 的。 有学问,离不开多读书,正如古诗所说: “问渠哪得清如许,。 ”但是不能只读书, 还要多实践,就像陆游告诉儿子的:“ , ”。 ( 4 分)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30 分) 短文 1( 10 分) 姥姥的剪纸(片段) 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至极。 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岂知工夫不大,一幅 “喜鹊登枝 ”便完成了。 嗬。 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我服了,可还耍赖: “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 “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 ”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 1.我是怎样刁难姥姥的。 ( 2 分) 2.对 “刁难、耍赖 ”这两个词语理解正确的是( )。 ( 2 分) ( 1)由此可见 “我 ”是个胡搅蛮缠、不讲道理的孩子。 ( 2)说明我是个淘气、天真、可爱的孩子。 ( 3)说明了我的淘气,也看出姥姥对我的疼爱,表达了我和姥姥亲密无间,感情深厚。 3.用 “ ”画出文中对 “喜鹊登枝 ”的描写,再用两个成语形容这幅剪纸: ( 3 分) 4. “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 3 分) 短文 2( 20 分) 儿子的鱼 一对父子一声不响地在河边钓鱼。 儿子 12 岁左右,穿着防水靴站在寒冷的 河水里。 两次有鱼咬钩,但都挣扎着跑脱了。 突然,男孩的钓竿猛地一沉,差一 点把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他钓到了一条王鲑( ɡu255。 ),个头儿不小。 ”伙伴保罗悄悄对我说, “相 当罕见的品种。 ”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拉锯战。 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地挣 扎,孩子渐渐地 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 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 脱了。 父亲早把自己的钓竿放在一旁,一言不发,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 动。 一次、两次、三次 ??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都不成功。 鲑鱼猛地向下游窜 去,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靠拢。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去 了 ??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 他使出最后的力气用发抖的双臂奋力抓紧钓竿。 冰 冷的河水就要漫过防水靴的边缘。 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钓竿却不停地左右 扭动。 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 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钓竿不放。 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 保罗连忙抓起渔网向男孩走去。 “不要。 ”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 “不要帮他,如果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 要求的。 ” 保罗点点头。 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没在水中。 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 向,径直窜入那片灌木丛。 我们都预备着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 然而,说 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追着鲑鱼钻入了灌木丛。 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声中。 保 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 鲑鱼被逮住了。 男孩紧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 倒退着出来,努力保持着身体的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 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条大约 14 公斤重的大鱼。 他走几步停一下,再往回走几步,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再弯腰把儿子抱上岸。 男孩躺 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 保罗出于好奇,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有多重。 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 “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 1.概括故事的主要 ;( 2) ( 6 分) 3.用 “ ”画出文中对父亲的几处描写,再联系文章 以及 的情感,在文章结尾起到了 的作用。 ( 4 分) 5.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这篇文章带给你的启示。 ( 3 分) 四、习作。 ( 30 分) 两题任选一题完成。 《儿子的鱼》,一 定激起了你的许多回忆,请写一写你成长过程中的 一个故事,题目自拟。 ,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 (牌子上分别写着武术班、二胡班、钢琴班、吉他班、美术班、英语班、 奥数班、写作班 …… ) 备选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牛郎织女》片段( 10 分)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二人只能隔河相望。 日 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 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 “鹊桥 ”,让 牛 郎织女在桥上相会。 每逢这一天,喜鹊也似乎少得多了,据说它们都到天河那儿 搭桥去了。 1.文中 “隔河相望 ”的情景让人想到了一个成语:近在咫尺, , 两人只能是。 2 . 农 历 七 月 初 七 被 称 作 为 节。 传 说是。 3.喜鹊真的能搭桥吗。 人们为什么要为故事安排这样的一个 结尾。 4.《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 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的那样: ,。 (二)世博轴上的 “阳光谷 ” ① 世博轴是世博园区空间景观和人流交通的主轴线,全长约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