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内容摘要:
活中处处留心,主动识字。 不认识的字可以有选择地记下来,回来查字典解决。 教学内容 识字 1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 8 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安排 两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个案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知道的有哪些。 二、 看图读韵文。 1.(出示挂图)你知道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干些什么吗。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 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 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 (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 a) 第一 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 全家人围在一起干什么。 示词:(饺子) 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 (拜年) b) 第二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清明节) 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 4 月 5 或 6 日。 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四、 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一、第二行词语。 出示:春节 饺子 拜年 清明 扫墓 踏青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 顺词语) 五、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 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春节民间风俗习惯是什么。 (饺子、 拜年)清明节呢。 (扫墓 、踏青 ) 六、指导学习生字 1.出示:饺 拜 扫 墓 踏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扫”是平舌音。 2.认识新偏旁“手字旁”。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学生口头说词。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设计 1.朗读韵文以及生字。 2.用一两句话描写春节图或扫墓图。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指名读生字卡片。 听写词语:饺子 拜年 扫墓 踏青 二、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 教师出示第三第四幅图: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 (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 a) 第三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 大家正在干什么。 (相机出示词语:端午 、粽子) 教师简介:端午又叫端阳、端五。 端,是开始的意思。 古代“午”与“五”通用。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你知道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吗。 读一读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酒白糖。 龙穿下水喜洋洋。 龙舟: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 b) 第四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中秋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干什么。 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过得怎么样。 (出示:中秋、月饼) 中秋:我国传统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时在秋季的正中,月儿正圆。 此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三、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三、第四行词语。 出示:端午 粽子 龙舟 中秋 团圆 月饼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 刚才我们学 习了两组词语。 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 (端午、中秋)端午节人们风俗习惯是什么。 (粽子、龙舟)清明节呢。 (扫墓 、踏青 ) 六、指导学习生字 1.出示:端 团 饼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端、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七、作业设计: 1.把句子补充完整。 ⑴春节, ⑵中秋节到了, 2.。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体备课个案)
相关推荐
) zhang ( ) 结 长 jie ( ) chang ( )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指名说说上节课所学的偏旁。 2. 抽读生字卡片。 二、质疑解疑。 1.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桌相互讨论。 2.讨论交流: 晾晒:把东西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干燥。 瞄准: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 看图: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 眺望: 从高处往远处看。 看图: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干什么。
2:发现几只小船 情况更加危急 少奇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命令救援小船 2. 学生根据提纲练习复述后,指名复述。 教后记: 习作 1 一.教学目标: 1. 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 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2. 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 这句中,“清晨”、 “春天”指 生命中最美好的光阴。 “东风第一枝”表面指梅花,实际指 时时早、事事早的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 要学梅花,学鲁迅,要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 1 顿号表示 句子中并列关系词语间的停顿。 1《游园不值》是 宋代诗人叶绍翁 写的,描写了诗人 游园未遇到主人,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 的情景,流露出诗人 热爱春天 的思想感情。 值,指
了家人, ,。 七、读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 9 分)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这段话共有 句。 ( 1 分) 找出这段话中写沉香翻山越岭,走了很多路的句子,请用“ ”标出。 ( 2 分) 读读第二、三句话,想一想:你看到的沉香这时候(怎么样)
又白又胖 五、写出句中加点词的反义词。 ( 4 分) 蚕姑娘脱下( )衣裳,换上新衣裳。 他又黑又瘦,她又( )又( )。 西北风吹来,感觉冷冰冰的。 走在太阳底下就觉得( )的了。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 22 分) 默写古诗,并加上标点。 ( 16 分) 春 雨 春 晓 花儿向我们点头, 哗啦啦地响。 它们同 的 小鸟,向我们 ,向我们。 它们都说有了我们,
7 蜗牛的奖杯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n y236。 nɡ p225。 x237。 nɡ qīnɡ t237。 nɡ z236。 y243。 u ch236。 bǎnɡ ( )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请( ) 峰( ) 半( ) 膀( ) 蜻( ) 蜂( ) 伴( ) 傍( ) 三、照样子写句子。 黄鹂是著名的歌唱家。 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