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论文文献检测系统论文: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使用中的体会与思考内容摘要:

1 篇文章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用 amlc筛选后没有发现问题,就进入了外审流程。 有一位专家恰巧读过该英文文献,就提出了这一问题。 编辑部将该文与英文比照后发现,该文为翻译品。 这应属于 “ 跨国抄袭 ” 了。 ( 2)时间上的滞后。 如果作者同时一稿两投,或被抄袭的文章是刚刚发表的,还没有被此系统收 录,则不能被检测到。 有的作者就是打这个时间差,逃过 amlc 的检查。 ( 3)数据库的有限性。 amlc 并没有收录全部的中文数据库,只能检测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论文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知网版)、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工具书数据库、中国标准数据库(知网版)收录的文章,而这些数据库以外的文献或网络文献,则不能被检测到。 有一篇文章就是 “ 网络抄袭 ” ,用amlc 没有发现问题,但用 google 检索后发现,原来是抄袭他人博客中发表的文章。 ( 4)智力性因素的限制。 检测所显示的文字复制比只是描述检测文献中重合文字所占的比例大小程度,并不是指该文献的抄袭严重程度。 是否属于抄袭须由编辑或专家审查后判定。 如有一篇文章,检测后显示文字复制比为 40%,但全文对比后发现,两篇文章只在所用工 具及引文上重复,而研究方法及结果是不同的。 这不能算是抄袭。 还有一篇文章,文字复制比为 30%,对比发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