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化工总厂改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防评价报告范本word档p内容摘要:
平面布置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本项目造粒机房、锅炉、汽机房都是高温厂房,其朝向(可研中没有明确)应根据镇海地区夏季的主导风向,对厂房能形成穿堂风或能增加自然通风的风压,其迎风面与夏季主导风向角度不小于 45 度。 盐化工总厂 XXX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 告书 职业病危害类别 本工程投产后生产过程中有苯、硫化氢、氨、一氧化碳、锰化合物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 10%的灰尘产生。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苯、硫化氢、氨、一氧化碳、锰化合物均属于高毒物质,存在于乙烯装置 /干气预精制、芳烃抽提、乙苯装置、汽油加氢、环氧丙烷 /苯乙烯装置、动力中心及厂外原煤输送系统、聚乙烯、聚丙烯及机组检修等生产环节,正常生产状况下,作业场所浓度较低,巡检作业接触时间较短,但直接接触人数较多(苯 220 人、硫化氢 170人、氨 210 人、一氧化碳 130 人、锰化合物 46 人),接触频率高。 苯、硫化氢是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苯主要以蒸气形态由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吸入,在体内有蓄积作用,急性毒作用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毒作用主要作用于造血组织及神经系统。 长期低浓度接触苯,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血象异 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危害大,预后差。 硫化氢是窒息性气体,主要由呼吸道进入人体,急性硫化氢中毒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呼吸道和眼部刺激、肺水肿、心肌损害,高浓度可引起“闪电式”死亡,严重中毒患者可留有后遗症。 氨是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低浓度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眼及皮肤灼伤,严重时可引起肺水肿。 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吸收,高浓度可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和迟发脑病。 锰化合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大量吸入新生的氧化锰烟雾,可引起“金属烟热”,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锰中毒。 从近几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看,苯、硫 化氢、氨、一氧化碳引起的急性职业中毒和苯、锰化合物引起的慢性职业中毒位居前列,根据卫生部通报, 2020 年急性苯中毒占 %、硫化氢中毒占 %、氨中毒占%、一氧化碳中毒占 %;慢性苯中毒占 %,慢性锰化合物中毒占 %。 本项目接触以上化学毒物的人数多,如防护不好,存在发生急慢性职业中毒危害事故的可能。 盐化工总厂 XXX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 告书 矽尘是该项目公用工程、输煤系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可引起矽肺,矽肺是我国发病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尘肺。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 高,发病时间越短,病情越严重。 从类比企业看,烟煤灰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高达 20%以上,并且超标点多,锅炉车间、除灰系统、灰场等均以矽尘为主,从可研看,该项目直接接触矽尘的职工近 200 人,如防护不好,发病的风险是存在的。 矽肺发病比较缓慢,接触低浓度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多在 1520 年后发病,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潜在危险性较大。 矽肺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临床药物也只能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因此,对本项目中存在的矽尘危害性,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通过以上分析,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卫生部49 号令)的规定,本工程 应属职业病危害严重 的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防毒技术措施 本项目拟采用如下防毒技术措施: ( 1)按国家规范要求设置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器。 将报警信号引入主控室中的有毒气体报警系统。 ( 2)生产装置设有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独立的紧急停车自动保护系统和独立的有毒气体报警系统。 ( 3)凡属甲、乙 A 类的设备均设有惰性气体接管,以便用惰性气体置换。 设计时采取措施,以防惰性气体和物料互串。 ( 4)设备和管线严格选材,特别是与硫化氢介质接触的部位,严格选材,以避免硫 化氢腐蚀。 ( 5)在有可能泄漏高毒物气体的场所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盐化工总厂 XXX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 告书 ( 6)有可能接触到毒性物质、腐蚀性物质、粉尘的岗位设置洗眼器、淋浴器等喷淋、冲洗设施。 ( 7)存在尘、毒的生产厂房采取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可能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生产厂房设置事故通风。 ( 8)生产装置实现密闭化、管道化,防止有毒物质泄漏逸散。 上述防毒技术措施符合职业病防护的要求,能够起到防止有毒物质泄漏,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的作用。 对于产生高毒物质的生产装置,应在显著位置设置风向标,在装置内易泄漏有毒物质的部位设置警 示标识。 防尘技术措施 对有可能接触粉尘的场所尽量采用密闭作业;对不能密闭的粉尘扩散口,采取局部通风和除尘等措施。 存在尘、毒的生产厂房采取局部排风、全面排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防护措施。 本项目的聚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动力中心原煤输送系统和催化剂的装卸过程都存在生产性粉尘。 可研报告对添加剂和造粒单元设置了袋式过滤器捕集废气中的粉尘,产品混合和包装单元设有脱尘装置。 添加剂和造粒厂房及粉料包装线采取通风措施。 产生煤尘处设置除尘器。 上述防尘技术措施符合职业病防护的要求,能够起到防止粉尘泄漏,减少职业 病危害的作用。 对于产生粉尘较多的催化剂、添加剂装卸点、包装机处可以增加负压除尘净化设施,减少微小颗粒粉尘扬散;负压除尘净化设施的设计及布置应合理,管道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设计合理,应与地面成适度夹角,防止管道堵塞,影响除尘效果。 为避免二次扬尘,地面、墙体清扫采用负压粉尘清除设备。 盐化工总厂 XXX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 告书 防噪声技术措施 本项目高噪声设备较多,可研报告拟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必要时采取消声、隔声、吸声、隔振等综合控制措施。 上述防噪声技术措施符合噪声防护要求。 从类比资料分析看,造粒岗风机房、压缩机岗位、汽轮机 房等部分噪声作业岗位在采取了消声、隔声等技术措施后,仍可能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应重点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对这些岗位的职工配备有效的防噪声用品。 防高温技术措施 本项目对可能造成人员灼伤的表面温度较高的设备和管道采取隔热防护措施。 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防止产生高温的设备、输送高温介质的管线向装置内放散热量,同时减少人员烫伤的危险。 对高温厂房还应设置有效的通风系统,减少作业职工在高温地点的停留时间。 在炎热季节为高温岗位职工供应含盐清凉饮料。 防电离辐射措施 我国对于放射性仪表使用场所的划分及泄漏射线 控制量在《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中有严格规定 (见下表 ),在本项目生产装置中,使用放射性仪表场所应归类于该表中的第二类场所。 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20)的有关规定,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不超过 20 mSv;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不超过 50mSv。 但应按照最优化的原则建立企业的管理目标值,使职业人员的受照水平保持在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水平。 盐化工总厂 XXX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 告书 使用场所 距边界下列距离处的 剂量当量率 H 控制值,μ Sv/h 5cm 100cm 对人员的活动范围不限制 H H 在距源容器 1m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 ≤ H 25 ≤ H 在距源容器外表面 3m 的区域内不可能有人进入,或放射工作场所划出了监督区。 25≤H 250 ≤ H 25 只能在特定的放射工作场所使用,并按控制区和监督区进行分区管理 250≤H 1000 25≤ H 100 本项目的聚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都设置有密闭放射性料位计或液位计,设可遥控源门,避免人员近距离操作。 放射性仪表选型、安装、管理满足《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使用密封放射源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等规定,本项目拟采取的电离辐射防护措施原则符合放射防护 要求,但放射源的活度大小、产地和防护措施不够明确。 应增加屏蔽防护设施、射线剂量检测报警仪、射线剂量检测仪等。 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该项目拟在控制室或操作间等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部分装置配备空气呼吸器、全面罩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鞋、安全帽等防护用品,以及便携式有毒气体报警仪。 但乙二醇、聚乙烯、乙苯、丙二醇、丁二烯、芳烃抽提等装置可研报告中未提及防护用品配置,或防护用品配备不完全,应根据装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完善防护用品配备。 所有装置可研报告中都未提及防噪声用品的配备,因本工程生产装置 都有噪声设备,应为各生产装置及存在噪声危害的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巡检岗位人员配备适宜的护耳器。 粉尘岗位配防尘口罩、防护服,催化剂岗位配铝铂服(防护三乙基铝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盐化工总厂 XXX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 告书 个体防护用品。 应急救援措施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可引起急性职业病危害主要是职业中毒、化学灼伤和中暑,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应急救援的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利用周边医疗卫生机构资源,补充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救援用品配备的设计。 工程投产后,还应成立应急救援 组织机构、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有效的救援措施、培训救援人员,并定期进行职业卫生中毒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建立、健全应对急性职业中毒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建设单位应与附近医疗机构签定事故应急抢救协议,保证医疗机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并有足够的人员力量和技术、药品用于中毒人员抢救。 在苯、硫化氢、氨、一氧化碳、汽油、酸碱等有毒物品使用和贮存场所,应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自动报警装置、事故通风设施和应急照明设施。 为了防止高毒物品泄漏,应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设置围堰、中和池、化学品回收处理设施,在明显位置设 置风向标。 在化学品使用和贮存场所附近安全区设置喷淋冲洗设施、洗眼器,配备必要的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携氧式防护衣、急救药品(中毒急救、化学灼伤、中暑)等。 当发生有毒物品泄漏或中毒时,设定隔离区,紧急疏散转移隔离区内的人员,应急人员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控制泄漏源,实施堵漏,回收或处理泄漏物质,实时监测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 当泄漏数量较多时,可启用喷淋、泡沫等消防设施,稀释、降解泄漏物质。 在医疗救护方面,应沿逆风方向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实施现场急救,迅速将中毒人员送医院急救。 为了防止次生灾 害,还应设立洗消站,对染毒人员、抢险器材、毒源污染区等进行洗消,严格控制洗消盐化工总厂 XXX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 告书 污水排放。 该工程拟在生产岗位设置事故柜,配急救器材和救生器等急救设施;配备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等应急救援用具;装置的合适位置设置喷淋洗眼站。 现场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援依靠 XXX 气防站和医院。 设计中装置内、装置与装置之间有满足消防、救护使用的通道。 上述应急救援措施是可行的。 建筑物卫生学要求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尽量采用露天布置,自然通风良好,有利于有害物质扩散。 结构选材考虑防腐、防火,根据生产装置介质和操作的易燃、易爆、高压、腐蚀 及有毒等特点,建筑设计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生产装置设有完善的事故应急照明,并有不间断电源,供事故情况下紧急操作和人员疏散用。 生产装置的高空设备如塔、炉及反应器等设备上设有扶手、护栏、平台等防护设施设置。 存在腐蚀性、刺激性物料的装置的合适位置设置喷淋、冲洗设备,其地面耐腐蚀,便于冲洗。 固体产品包装及仓库内设有通风换气设施。 可研报告中提出:存在尘毒的生产厂房采取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可能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生产厂房设置事故通风,事故通风次数不小于 12 次 /小时。 控制室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应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20,其考虑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因本项目采用相对集中的中心控制室,控制室的面积大,人员多,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控制室应保证每人每小时不少于 30m3的新鲜空气量;同时空调通风的进风口位置,应设于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相邻工作场所的进气和排气装置,应合理布置,避免气流短路。 控制室采 取空气调节还应满足封闭车间微小气候要求。 可研报告没有提及控制室的采光、照明设计,应按照《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及《建筑物采光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使采光、照明符合盐化工总厂 XXX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 告书 标准要求。 辅助用室设置 可研报告中提及根据规范,在装置控制室内设置更衣室、卫生间等卫生用室。 全厂统一设置医疗室、浴室、更衣室、休息室、哺乳室、女工卫生室等辅助设施。 本工程初步设计中应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合理设计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生活室和妇女卫生室。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乙烯工程的职业卫生管理依托 XXX 公司。 该 公司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设有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形成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设专职兼职管理人员,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以保证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施。 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盐化工总厂改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防评价报告范本word档p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监测报警平台招标文件-嵊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
的; 5) 没有按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供投标保证 金; 6) 投标文件附有采购人不能接受的条款; 7) 未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要求, 与招 标文件 有重 大偏 离的投 标文 件; 8) 不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其他实质性要求; 9) 国家和省另有规定属无效投标文件的。 六、开标与评标 开标 采购 人将 按《 投标须 知》 中规 定的 时间和 地点 组织 公开开 标。 投标 人应委派授权代表参加
百事可乐20xx年度广告策划方案
足球赛中百事可乐成为最火的广告;市场占有率高,在全世界打出品牌的响应。 ( 4)威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使饮用率下降,可口可乐是百事可乐的最大竞争对手;全球经济发展不稳 6 定,会影响销售情况,百事可乐公司要有良好的应对方式;回收成本增加。 竞争对手分析 ( 1)企业对手的基本情况 ○ 1 可口可乐( Cocacola) 可口可乐始创于 1886 年,百事可乐于 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