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内容摘要:

要抓手 —— 抓健全与完善文化产业促进体系。 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地位和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之外,要促进文化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政府必须以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促进体系为抓手,通过技术开发与共享、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中小企业创业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平台环境。 —— 抓知识产权保护。 通过 完善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建立健全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相结合的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确立有效的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产权制度环境。 —— 抓大项目带动。 依托一批重大基础性、功能性项目,推进产业融合、集聚以及产业链整合。 在政策许可的框架内,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够优化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大项目落户深圳;逐步将本地有市场、有规模、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为龙头企业;做好产业配套,积极承接香港以及周边区域大项目的辐射,催生特色产业链。 三、重 点领域 (一)创意设计业 12 创意设计业包括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 IC设计和软件设计等行业。 以建设“全球创意设计之都”为发展目标,充分利用深圳创意设计业目前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在全国的相对优势,依托房地产业、建筑业和室内装饰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深圳室内设计业在国内外的地位;依托印刷业、广告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深圳平面设计业在国内外的地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利用珠三角地区全国领先的工业基础,通过设计创新和改进实现新产品开发,以服务制造业的高端工业设计为重点,促进工业设计的提升;大力发展 互联网广告业,确保深圳在信息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继续保持 IC及软件设计业的优势。 制定并落实促进创意设计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成立为设计业服务的支持机构,发展各种设计中介服务,扶持和鼓励本土设计师参与国内外的行业交流活动,在加强深圳设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础上,帮助本土设计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运用各种已有的高新技术,融入美学、环境学等因素,通过设计创新和改进,实现新产品开发,提升深圳设计技术和创意水平;强化区域合作,尤其是深化深港在创意设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香港创意设计产业机构的信息 交流,充分整合深港两地的资源与优势,推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深圳创意设计业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借助“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的品牌推广优势,高起点展示深圳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创意设计业;借鉴都灵经验,发掘大运会优势,向全球推介深圳创意设计业,提升深圳创意设计国际化水平。 (二)动漫游戏业 动漫游戏业包括动漫软件平台的开发、动漫画、 Flash、 Cosplay和游戏软件、以动漫游戏内容开发的衍生产品和服务。 依托深圳 IT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基础,抢占全国动漫游戏产业高 地;借助完善的移动平台和互联网平台,将动漫游戏业的发展和腾讯 、迅雷等网络软件相结合,促进动漫和游戏产业向 3G领域的移植和延伸;在稳健发展休闲游戏等网络游戏的同时,以手机游戏为重心,努力成为全国手机游戏的领先城市, 确保全国网络游戏产业和休闲游戏的领先位臵 ; 积极探索电视游戏、单机游戏、游戏外包等游戏领域,拓宽游戏产业链。 积极开展对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的预测研究,正确把握动漫游戏业的性质,抓住二代互联网和移动化的机遇。 理顺融资渠道,建立投资基金,鼓励和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对重点企业进行必要的扶持。 对国产游戏开发 运营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财税政策与补贴,建立网络游 13 戏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根据网游的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征,鼓励和促进民间资本进入网游产业,积极引进产业扶持基金或风险基金参与运作。 应进一步加强对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建立更好的动漫画投融资环境,促进动漫产业链的开发与完善,使深圳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动漫谷”。 (三)数字视听业 数字视听业包括 DVD碟片、 MP MD等声像激光电子播放器,延伸至多功能彩屏短信手机等视听产品制造业,以及数字电视、 IPTV、楼宇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 立足于数字电视、 IPTV、 手机电视等众多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推动数字技术在影视业上的充分应用。 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是:利用全国最高宽带普及率优势,争取到 2020年成为全国IPTV产业最领先的城市;在 IPTV产业逐渐发展成熟的基础之上,利用低人口年龄结构优势,大力发展手机电视;把握好网络视频的发展机遇,正确认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移动电视、IPTV、“播客”等视听新媒体的作用,引导大众接受新的视听媒体形式和认识到其价值,将视听新媒体作为数字影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稳步发展传统电影电视剧产业,推动传统电影电视剧产业的数字化,打造“魅力深圳 ”影视工程;完善影视商业推广模式,推动多元化经营;以视听新媒体作为深圳数字影视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加强数字化视频的制作与出品,争当全球数字化视频的内容供应商;以深圳广电集团为依托,建立影视内容产业基地,大力抓好影视剧制作生产和发行,推出一批数字影视剧精品;引导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向影视业投资,与国外著名视听产业集团合作进行电影院改造,探索与外资联合成立电影公司,共同开发视听节目;保持传统电影电视剧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数字影视。 (四)新媒体产业 新媒体产业主要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网络、手机以及其他 有线、无线互动载体作为运作平台的数字化媒介集合,包括数字电视、高清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网络视频、楼宇电视、互联网、电子杂志等在传统媒体基础上不断改造与延伸的传媒产业。 加快深圳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带动基于互联网、无线网络、数字广播电视等网络基础上众多产业的转型和融合,形成软件服务商、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印刷出版者等共同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以 3G技术、 ,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三合一,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传媒出版 发行业、广电业、图书出版业的数字化战略,开展报网互动,手机报等数字化 14 实践,加强数据库建设,延伸与拓展传统传媒出版业的产业链;做大做强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加快传媒出版业体制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市场整合,做大市场规模,推动高新科技与传统出版业的结合,积极促进出版产业向多媒体、网络化发展; 加大对媒体产业发展支撑性研究与发展战略研究的投资力度。 建立适应新媒体产业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竞争机制、制约和保障机制、动力机制等。 在立足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开发与拓展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借助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电子杂志等新媒体载体,完善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传媒产业链,发展综合性传媒产业,实行“走出去”策略,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深圳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 (五)现代印刷业 现代印刷业包括数字印刷、柔印行业、其他印刷行业(立体印刷、快速印刷、标签印刷、胶印)等相关行业。 继续保持深圳的中国高档精美的包装、书刊印刷的生产基地和全国最重要的高端精品印刷中心地位,利用高新数字技术,推动印刷产业不断升级。 其重点领域包括:发展无版印刷、彩色 桌面排版、数字化印刷、多色印刷设备、高档印刷材料等一体化高端印刷产业; 稳步发展精装书籍印刷,保持深圳印刷的品牌特色;重点发展大中型印刷企业和拥有核心技术的印刷企业, 拓展出版、传媒、创意策划、艺术收藏、装帧设计等相关产业门类,进一步形成以印刷为主线的“文化产业链”,将生产性服务和创意性服务扩展到与印刷相关联的行业。 直接嫁接香港印刷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深圳大型印刷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创新平台,整合设计创意、制版、印刷、印后加工、交易、物流等系统功能,通过信息化的科学管理,打造环环相扣、优势 互补的产业链,使各个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形成产业链条的良性循环;以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作为产业发展指导,逐步实现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和器材高质系列化;以高新技术手段推动产业升级,掌握印刷先进技术,实现传统印刷业向“高、新、特、精、专”的转变,全面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六)文化旅游业 文化旅游产业包括主题公园、自然生态、都市风情、滨海休闲、乡村观光、人文历史、购物美食以及高尔夫体育休闲等八类主要旅游产品所带动的产业。 依托现有基础和文化旅游资源,以运动休闲型旅 游为新亮点和再次腾飞的引擎,以滨海度假型旅游和现有的文化主题公园旅游为支撑,合理规划未来文化旅游发展,实现海陆空立体发展。 其重点领域包括:在继续维护、拓展以华侨城主题公园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品牌的同 15 时,挖掘本地区文化资源,突出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挖掘本地区文化资源,特别是客家文化、海滨文化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大运会”举办的契机,以高尔夫、山地休闲运动、水上休闲运动为发展重点,打造成为中国最前卫、最具活力的休闲运动之都;积极发展游艇经济,打造游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产业链,建设中国南方游艇产业 基地。 以文化为主线,优化深圳旅游业;加大宣传力度,集高端化、集群化为一体,塑造深圳文化旅游核心形象,打造高端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的现代旅游之都;优化高尔夫等体育休闲旅游业的运行机制,通过定期举行国际和国内具有品牌性质的大型比赛,扩大影响力,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文化旅游教育体系,发挥综合大学优势,进一步提升深圳大学、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旅游的相关专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协调发展。 (七)演艺娱乐业 演艺娱乐业主要 包括高雅文艺演出、娱乐场所的演出、主题公园演出、商业促销演出和旅游场所的演出以及相关的策划、导演、教育等相关内容。 以高科技、高资金密集、国际化为发展路向,以建设中国流行歌舞娱乐演艺中心为目标,深圳演艺娱乐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为: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流行音乐歌舞,努力将深圳打造成为“中国的百老汇”;加快产业聚合过程,稳步发展旅游演艺业;深化演艺娱乐业同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的链接程度,拓展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聚合进程,提升整体竞争能力。 将高水准的高雅艺术团体列为非营利性演出机构,实行经济补助、政策促进,对高雅 艺术给以经济扶持。 实行与管理分级相配套的税收征管分级。 深化经营企业的体制改革,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演艺业。 坚持依法管理演艺娱乐市场,不断健全和完善演艺娱乐市场管理机制。 增强版权意识,实施 “ 走出去 ” 战略。 (八)高端工艺美术业 高端工艺美术业是采用现代前沿的科技、设计理念、工艺、材料和经营模式的工艺美术业,还包括黄金珠宝加工业、玩具研制、艺术品流通和拍卖业等。 依托工艺美术业在产业化和“走出去”中居国内同行领先地位的行业优势,以建设“中国现代工艺美术之都”为目标,重点打造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建设具有 国际影响力的工艺美术产业基地;继续提升黄金珠宝加工业的竞争力,拉长产业链;提升创意和品牌意识;扶持文博会工艺美术展、家庭用品及玩具展、国际珠宝展再上新台阶。 在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中,进一步发挥先导作用,重点在东南亚、北美、欧洲地区建立和发展网络化、规模化的海外市场。 16 推进 10大专业市场, 10 大出口企业、 10大行业品牌的整体打造,组建深圳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深圳)博览馆、中国玩具总部经济大厦,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供、销和人、财、物配套服务的产业链,实现持久、协调、集约发展。 四、空间布局 (一)总体 布局 根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 2020)纲要‣对城市功能的定位,并力求与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的空间布局协调,文化产业空间布局采用“一核、两翼、多组团”的总体空间格局。 “一核”: 以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华侨城和高新区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动力核,推动设计业、数字内容产业集聚,同时依托福田中心区现有的传媒产业基础,形成“创意中心”。 “两翼”: 将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核向东、西两侧延伸,连接现有的文化产业组团。 西翼主要承担现代印刷、生态旅游、生产性服务业功能,轴线上重点建设的组团包括:蛇口片区、南油片区、光 明新区、龙华新城和观澜片区等。 东翼主要承担高端工艺美术、文化体育休闲旅游等功能,轴线上的重点建设组团包括:布吉片区、龙岗中心城、体育新城片区、大鹏半岛片区、沙头角片区、东部华侨城和大小梅沙片区。 “多组团”: 依托区域现有基础,重点建设福田文化产业组团(中心区、八卦岭、新洲南、泰然)、罗湖文化产业组团(翠竹水贝、东湖、黄贝、南湖、笋岗)、盐田文化产业组团(沙头角、东部华侨城、大小梅沙)、南山文化产业组团(华侨城、高新技术科技园、蛇口、南油)、宝安文化产业组团(宝安中心片区、光明新区、龙华新城、沙井片区、观澜片区、福永片区)以及龙岗文化产业组团(布吉、体育新城、大鹏半岛)。 福田中心区文化产业圈(含田面村) —— 整合中心区资源,依托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凤凰卫视等大型文化设施和主要媒体集团,打造国际性文化集团总部聚集地;建立以创意设计和数字内容产业为核心,商务旅游业、演艺业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体系,将本片区建设成为我国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