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法律文书小抄版之二————考试必备内容摘要:

)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二、上诉人 (原审被告人 )„„(改判的具体内容)。 ” B.部分改判的,写为: “ 一、维持人民法院 ( ) 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 (维持部分的内容 二、撤销人民法院 ( )刑初字第号刑事判决的„„第项 (撤销部分的内容 ); 29. 简述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概念和它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 的规定,依法组成合议庭对一审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后,就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证据,依照有关实体法的规定,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为文字叙述式文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应依次写明: (1)标题。 由法院名称和文书名称组成,应居中分两行书写。 (2)案号。 由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一审程序代字、案件序号构成,即 ( ) 民初字第号。 (3)诉讼双方的基本情况。 依次写明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或者当事 人单位或字号的全称和住所地、法定代表人(代表人)的姓名、性别和职务。 诉讼代理人及其基本情况。 . (4)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 :“原告与被告 (案由 )一案,本院于年月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 (或不公开 )开庭进行了审理。 本案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均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 正文。 写明: (1)事实。 首先写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争议的事实与理由,然后写明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原告诉称,„„ (概述原告提出的具体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 “ 被告辩称,„„ (概述被告答 辩的主要内容 )”, “ 第三人述称,„„ (概述第三人的主要意见 )” ,“经审理查明„„。 ” (2)理由。 写明: “ 本院认为,„„(判决的理由)。 依照„„(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3)判决结果。 3. 尾部。 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当事人的上诉事项(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签署,注明判决日期,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30. 在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中如何写清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诉讼双方的基本情况。 依次 写明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或者当事人单位或字号的全称和住所地、法定代表人(代表人)的姓名、性别和职务。 诉讼代理人及其基本情况。 31.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正文部分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正文。 写明: (1)事实。 首先写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争议的事实与理由,然后写明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原告诉称,„„(概述原告提出的具体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 “ 被告辩称,„„ (概述被告答辩的主要内容 )”, “ 第三人述称,„„ (概述第三人的主要意见 )” ,“经审理查明„„。 ” (2)理由。 写明: “ 本院认为,„„(判决的理由)。 依照„„(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 (3)判决结果。 32.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中交待上诉事项的规范写法是怎样的。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为文字叙述式文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1.首部。 应依次写明: (1)标题。 由法院名称和文书名称组成,应居中分两行书写。 (2)案号。 由年度、制作法院、案件性质、一审程序代字、案件序号构成,即 ( ) 民初字第号。 (3)诉讼双方的基本情况。 依次写明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的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或者当事人单位或字号的全称和住所地、法定代表人(代表人)的姓名、性别和职务。 诉讼代理人及其基本情况 ( 4)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 :“原告与被告 (案由 )一案,本院于年月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 (或不公开 )开庭进行了审理。 本案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均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 2.正文。 写明: (1)事实。 首先写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争议的事实与理由,然后写明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原告诉称,„„ (概述原告提出的具体 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 “ 被告辩称,„„ (概述被告答辩的主要内容 )”,“ 第三人述称,„„ (概述第三人的主要意见 )” ,“经审理查明„„。 ” ( 2)理由。 写明: “ 本院认为,„„(判决的理由)。 依照„„(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 (3)判决结果。 _ 3.尾部。 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当事人的上诉事项(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签署,注明判决日期,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33. 民事调解书与民事判决书有何区别 民事调解书与民事判决书同属于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判文书 范畴,但二者也有区别:第一,适用的条件不同。 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当事人自愿、合法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而予以认可时适用的法律文书。 民事判决书则是人民法院对案件经过审理,就案件依法作出判决时适用的法律文书。 第二,体现的意志不同。 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合法的前提下,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着重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民事判决书主要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行使的国家审判的权力。 第三,反映的内容及其文书格 式不同。 民事调解书的格式较为简单;内容扼要;民事判决书的格式较为复杂、且内容详实。 第四,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 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而一审民事判决书在送达当事人后并不立即生效,只有超过了法定的上诉期限,当事人不上诉的,才发生法律效力。 ( 34. 民事调解书的正文部分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正文。 写明:( 1)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案件事实。 ( 2)协议内容。 以 “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经本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 开头,然后分项写明具体协议内容。 ( 3)协议确认。 写明 “ 上述协议,符合法律 规定,本院予以确认。 ”或者 “ 上述协议,不违背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 ” 35. 简述民事裁定书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行使审判权,就解决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依法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第一审民事裁定书适用的范围主要有:不予受理起诉;对管辖权提出异议;驳回起诉;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解除财产保全;先予执行;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按撤诉处理;中止或终结诉讼;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等。 36. 简述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概念和功能。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依照我国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对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审理终结后,依照法律、法规,参照有关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制作主体是第一审人民法院,用于解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实质性的问题,即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是否合法、正确作出公正判断的判决。 如果是解决审理过程中的某些程序问题,则只能使用行政裁定书,不能 37. 如何叙写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事实 依次写明: 1)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内容及其事实与证据; 2)诉辩主张; 3)庭审质证、认证的情况; 4)庭审认定的事实; 5)庭审辩 论情况; 6)判决理由: A.论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B.正确引用法律根据。 7)判决结果 38.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的判决结果有哪几种 ? 判决结果:第一,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表述为: “ 维持被告 (行政主体名称 )年月日作出的( )字第号处罚决定 (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 ” 第二,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表述为: “ 一、撤销被告 (行政主体名称 )年月日作出的 ( )字第号处罚决定 (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 ” 二、„„ (写明判决被告 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 如果不需要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此项不写。 )”第三,部分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表述为: “ 一、维持被告 (行政主体名称 )年月日作出的 ( )字第号处罚决定 (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的第项,即„„ (写明维持的具体内容 ); 二、撤销被告 (行政主体名称 )年月日作出的 ( )字第号处罚决定 (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的第项,即„„ (写明撤销的具体内容 );三、„„ (针对撤销部分,写明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 政行为的内容。 如果不需要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此项不写 )。 ”第四,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表述为: “ 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 第五,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的,表述为:“ 被告 (行政主体名称 )的行为合法。 ” 或 “ 被告 (行政主体名称 )的行为违法。 ” 第六,判决变更行政处罚的,表述为: “ 变更被告 (行政主体名称 )年月日作出的 ( )字第号处罚决定 (或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