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方案内容摘要:
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等工程地质条件;对建设场地进行工程地质综合分区与工程地质评价;探讨不良地质对工程建设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根据对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不良地质的分析评价结果,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 明确地质条件及其演变趋势与建设用地规划布局(包括与建设用地容积率)的关系。 ( 3)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调查、评价及整理规划 调查 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结合梧州市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研究切合实际的、反映县(区)特点、统筹城乡发展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和需求;调查评价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分析研究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类型;建立规划期内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进行可行性评价,确定实施的难易程度和先后顺序,并落实到图上;按照规划目标的要求,确定不同规划目标约束下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方案;明确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可新增耕地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可获取 建设用地指标的数量及在不同行政区的分布;研制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配套政策与措施。 ( 4)统筹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 研究 10 按照统筹安排城乡用地的原则,围绕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优化结构、布局的目标,研究提出规划修编时调控城乡建设用地的目标及政策建议。 重点是: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方向和进程,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资源环境容量,预测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和不同类型、层次的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 ; 研究提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的措施;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提出土地利用调整和推进建设用地整理 的措施。 土地利用战略与 统筹 区域土地利用研究 按照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的原则,围绕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协作和协调发展的目标,与区域经济、产业和人口发展战略相适应,研究提出分类指导的规划调控指标、目标及政策建议。 根据梧州市地处粤西中部,依傍西江,东接珠江三角洲,西靠桂东南,是富饶的珠三角经济区与广袤的大西南腹地之间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的区域情况,具有优质石材资源的优势、土地资源和其它矿产资源优势及生态环境与生态用地分布的特点,研究梧州市的土地利用战略。 ( 1) 提出落实国家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土地利用调控 指标和措施; A、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的区域优势、挑战和战略定位; B、在承接粤桂交流区域中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 ( 2)城市化,工业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3)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总量、结构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4) 分析行政区域内不同区域的现有开发密度、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分区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及管制措施; A、产业发展布局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B、特色产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C、高速公路、地方铁路、水道交通等重点交通枢纽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D、旅游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 分析区域基础设施 合理的发展规模、布局和用地规模,提出防止重复建设的规划调控目标及措施。 ( 6)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和方向 ; A、 土地利用的区域统筹战略 ; 11 B、 土地利用的促进战略(包括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生态用地等促进战略) ;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研究 按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围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在调查梧州市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阐明土地利用过去、现在和将来可能发生的重大生态问题,明确土地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重点建设领域。 确定生态用地的空间组织模式和功能结构;进行土地生态分区。 分析梧州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与生态环境指标之间的模型,评价梧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研究提出统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和政策建议,制定减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的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重点是: ( 1) 深入分析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等限制因素,研究土地利用方式、空间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 2) 研究提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和空间管制措施。 强化规划管理保障措施研究 按照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 ,研究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在用地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上进一步发挥调控和引导作用的保障措施,提出确保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实施的政策、制度、机制和办法。 重点是:研究提出促进规划法律法规配套衔接的建议,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和考核体系。 研究完善土地规划许可制度和规划实施激励机制,提出促进规划目标落实的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措施;结合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评价和管理的保障体系。 具体的经济、政策和技术保障措施包括: ( 1) 规划指标管理的政策措施 ( 2) 计划指标管理的政策措施 ( 3) 土地的用途管制规则 ( 4) 土地收购储 备规则 ( 5)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 12 ( 6) 土地集约利用导则 ( 7) 土地市场监控措施 ( 8) 农用地保护政策 ( 9)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政策 ( 10) 宏观政策保障体系(包括财政、金融、规划、计划、建设等相关政策的配套) 梧州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创新体系研究 根据 梧州市 的实际情况,对现行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可借鉴性进行分析评价;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从 梧州市 的城市功能定位出发,对 梧州市 规划修编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多种规划间的衔接、土地发展权等政策保障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以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三)规划方案编制和评价 根据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成果 ,编制《 梧州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2020~2020 年)》,提交有关部门 论证 、审批。 大纲审批通过后,结合上级给 梧州市 下达的指标,通过综合平衡和充分协调,提出并编制 3 个《 梧州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 2020 年)》方案,经过广泛的公众参与和部门协调,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方案评估和比较,最后确立推荐方案。 形成一系列文字、图件、数字等成果,提交有关部门论证 、评审和审批。 (四)规划管理数据库建立 遵循上级部门信息化相关标准和规范,利用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 (土地详查数据) 和规划成果,建立以 1:1 万分幅规划 图及属性 数据为基础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数据库。 13 六 、规划修编的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政府组织 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和安排下,有序开展规划修编的各项工作。 部门合作 充分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农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衔接。 上下协调 充分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规划修编信息,高度重视市、区(县)两级规划的衔接。 专家咨询 充分借用“外脑”的作用,广泛征询专家意见。 公众参与 广泛听取公众 意见,加强论证评价,推广规划民主决策。 调查研究 本着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精神组织编制,采用的基础数据真实、可靠;充分利用已有的调研成果和相关部门的研究成果,同时针对重点问题组织专题研究。 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 充分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借鉴相关学科的各种新方法,加强规划的空间分析和成果应用,提高规划的效率和水平。 ( 二 ) 工作步骤 先按下述时间安排,届时根据国土资源部、 自治区 土地资源厅的新要求,作相应调整。 准备工作 ( 1 个月) 包括成立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协调联络组、专家小组,落实工 作经费和工作场所,准备工作底图,拟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等。 ( 1)成立 梧州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 成立由现任分管国土的市长任组长, 发改委、 国土、计划、 规划、 建设、经贸、计生、农业、统计、财政、环保、交通、 公路、 林业、水利、旅游等多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规划修编重大问题决策和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 14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一般设在国土资源局 ),办公室主任由国土资源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成员由市国土资源局业务骨干和各有关单位联络员组成,负责规划修编的具体工作。 ( 2)成立专家咨询小组 聘请 自治区 国土资源厅规划处、 自治区 国土资源规划院、 梧州市 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咨询组,对有关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咨询。 专题研究、专项规划与大纲编制 ( 7 个月) 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搜集、调查、整理和分析所需要的资料。 进行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编制规划大纲。 并根据专题研究与专项规划编制的进展情况,及时对规划大纲进行论证 、修改、完善和报批。 编制方案阶段( 4 个月) 综合拟定规划代选方案,形成征求意见稿,完成规划图件编制、文字材料编写、数据汇总和规划管理数据库建设。 协调论证和定稿阶段( 2 个月) 征求有关部门、各县(区) 、镇(街道、乡)的领导,有关专家,社会各界对规划的意见,组织协调、论证和评审;综合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形成规划送审稿。 规划成果报批 将规划送审稿呈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人民政府审批。 七 、规划修编的工作成果 (一) 规划 成果 文字成果 ( 1) 梧州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 ( 2) 梧州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5 ( 3) 梧州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 ( 4) 梧州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报告 与技术报告 ( 5)专题研究报告 1) 梧州市 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2) 梧州市 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 3)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 田保护问题的研究 4) 节约和集约土地利用研 5) 梧州市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 A、建设用地需求与城市发展规模预测 B、地质条件与建设用地规划布局的关系研究 C、 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调查、评价及整理规划 D、 统筹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 6) 土地利用战略与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 7)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研究 8) 强化规划管理保障措施研究 9) 梧州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创新体系研究 图件成果 ( 1) 梧州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1:20 万) ( 2) 梧州市 土地利用现状图( 1:20 万) ( 3) 梧州市 基本农田保护区图( 1:20 万) ( 4) 梧州市 园区用地规划图( 1:20 万) ( 5) 梧州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图( 1:20 万) ( 6) 梧州市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图( 1:20 万) ( 7) 梧州市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图( 1:1 万) ( 8) 梧州市 城乡结合部重点地区用地规划图( 1:1 万) ( 9) 梧州市 特色产业用地布局图( 1:20 万) ( 10) 梧州市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图( 1:20 万) 16 电子成果 ( 1) 梧州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多媒体演示系统 ( 2) 梧州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数据库 ( 3)上述各种图件的电子版 ( 4)上述各种文字 成果的电子版 附件 ( 1)规划图集 ( 2)规划数据集 (二) 梧州市辖区 的规划成果 文字成果 ( 1) 梧州市辖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 ( 2) 梧州市辖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3) 梧州市辖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 ( 4) 梧州市辖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报告 与技术报告 ( 5) 梧州市辖区 各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及说明 图件成果 ( 1) 梧州市辖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1:5 万) ( 2) 梧州市辖区 土地利用现状图( 1:5 万) ( 3) 梧州市辖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图( 1:5 万) ( 4) 梧州市辖区 园区用地规划图( 1:5 万) ( 5) 梧州市辖区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图( 1:5 万) ( 6) 梧州市辖区 及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控制图( 1:1 万) ( 7) 梧州市辖区 各镇(街道)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1:1 万) ( 8) 梧州市辖区 各镇(街道)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1:1 万) ( 9) 梧州市辖区 各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图( 1:1 万) ( 10) 梧州市辖区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图( 1:5) 17 ( 11) 梧州市辖区 特色产业用地布局图( 1:5 万) 电子成果 ( 1) 梧州市辖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多媒体演示系统 ( 2) 梧州市辖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数据库 ( 3)上述各种图件 的电子版 ( 4)上述各种文字成果的电子版 (上述内容包括各镇的) 附件 ( 1)规划图集 ( 2)规划数据集 八 、经费预算 编号 支出科目 金额(万元) 计算依据及说明 1 外业调研及差旅费 调研费 : 20人 4次 14天 200元= 万元 (包括住宿、饮食) ; 交通费: 20人 4次 800元= (含调研过程中的交通费用) 2 资料收集及 数据 处理费 资料、图件 、 多时相 卫星影像( 1。梧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方案
相关推荐
校准只针对有示值要求的参数,不包括外观和功能性等项目),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没有合格与否的结论,只给出校准结果,也不给有效期(一般给出建议再校准的时间为一年)。 检定还是校准也是根据用户要求。 如只有校准规范,则进行校准。 如果没有相应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则可依据相应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或仪器使用说明书或业内公认的标准方法或根据以上资料自己编写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 测试报告
满,公司披露要约收购期届满至要约收购结果公告前股票停牌公告时,应选择“ 193151 要约收购期满的停牌公告 ”类别;并在披露要约收购结果时,选择“ 193161 要约收购结果公告 ”类别。 对于触及要约收购义务、信息披露义务人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向证监会申请豁免的,在披露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提出豁免申请时,公司应选择“ 193101 提出豁免要约收购申请的提示性公告 ”类别
其中营销部份 为: 董事委员会 管理者代表 财 务 部 持 术 部 人事行政部 样 板 组 生 产 部 营销中心 品 质 部 物 控 部 采 购 总经理 副总经理 测试中心 研 发 组 来料品质检 过程品质检 出货品质检 人力资源 行政后勤 货 仓 生产计划 品质工程及质检 生产工程 生 产 部 客户服务 文控中心 营销中心 中南大区 西南大区 华东大区 华北大区 深圳本部 广州办事处
绩效沟通的目的 通过持续沟通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员工需要在执行绩效计划的过程中了解到以下两类主要信息:关于如何解决工作困难的信息和关于自己工作做得如何的信息。 考评者需要得知以下信息:员工工作进展情况的信息、员工工作表现的信息、员工遭遇到的困难信息、员工工作团队协调的信息。 绩效沟通的内容 工作进展情况怎样。 员工是否在正确的达成目标和绩效标准的轨道上运行。 如果有偏离方向的趋势,应该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