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练习专题内容摘要:

、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九、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儿寒乎。 欲食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无乃不可乎。 呜呼。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 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 十、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合散消息 ,安有常则 作地势,高下九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此则寡人之罪也 口耳之闻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河出图,雒书,圣人则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1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1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入则孝,出则悌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欲速则不达 1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1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 陵迟故也 十一、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⑪于是余有叹焉 ⑫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⑬万钟于我何加焉 ⑭君何患焉 ⑮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⑯盘盘焉,囷囷焉 ⑰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⑱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⑲晋国,天下莫能强焉 ⑳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⑴非曰能之,愿学焉 ⑵而人之所罕至焉 ⑶吴人焉敢攻吾邑 ⑷且焉置土石 ⑸彼有人焉,未可图也 ⑹永之人争奔走焉 ⑺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 ⑻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十二 、 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某所,而母立于兹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盖余所至,比 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则以兵围所寓舍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1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 所以遣将守关者 1 所以游目骋怀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1 父去里所,复还 1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十三、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辍耕之陇上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子孙视之不甚惜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汝识之乎 可以知之矣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 余之力尚足以入 1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 顷之,烟炎张天 1 蚓无爪牙之利 1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 夫晋,何厌之有 十四、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执事聪明文章,与孟轲、扬雄相若 曾不若孀妻弱子 以为莫己若者 为蛇将若何。 亦使之若何。 国其若之何。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若毒之乎。 1 若属皆且为所虏 1 若臣,则不可以入矣 1 若先王之报怨雪耻 1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