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100翻译内容摘要:

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 离曹操军队二里多远时,(各船)同时点起火来 ④ 打开: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打开地图,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 ⑤ 发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 ⑥ 抒发: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 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⑦ 派遣: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 (《赤壁之战》) 我会继续派出军队,多多装载物资、粮食,作您的后援。 ⑧ 征发: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涉世家》)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临时停驻在大泽乡。 ⑨ 发出: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我正心惊想要回去 ,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 ⑩ 开放: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野花开放,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 11 拿出: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 函之(《五人墓碑记》) 10 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棺材收起来 12 送:使人发书至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 13 发射出: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 14 量词,十毫为一发: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促织》) 那上面就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 ① 功劳:此五霸之伐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是五霸一般的功业啊 ② 砍伐:坎坎伐檀兮 《诗经 伐檀》 ③ 讨伐 \进攻:屈平既绌 ,其后秦欲伐齐 《屈原列传》 屈原被贬退之后,秦国想发兵攻打齐国 (绌:通 “黜 ”。 贬斥,废退 ) ④ 自夸: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 《屈原列传》 每一项法令发出, (屈原 )就夸耀自己的功劳 ① 再: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 不再考虑利益危害 ② 又:故臣复取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通 ”覆 ”,盖:复之以掌 ,虚若无物 《促织》 他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荡荡地好象没有什么东西 ④ 恢复: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 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可以知道了 ⑤ 繁复 ,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⑥ 夹层的 ,双层的:红罗复斗帐 《孔雀东南飞》 ① 承受:使负 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阿房宫赋》 阿房宫中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 ② 使 …… 承担: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宁可答应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后果 ③ 违背: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说答应斋戒,但必定会负约不把城池给赵国 ④ 依仗: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国太贪婪,自负强大,想用一句空话来求取和 氏璧 ⑤ 背: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 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 ⑥ 辜负: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 《左忠毅公逸事》 我怕对不起朝廷,我也怕对不起我的师父 ⑦ 享有:久负盛名 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⑧ 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登泰山记》 11 青山上覆盖着白雪 ,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⑨ 失败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孙子兵法》 不清楚敌人的实力,了解自己的实力,只是有时成功有时失败 ⑩ 担子:如释重负 像放下重担那样 ① 一种乐器:噌吰如钟鼓不绝 《石钟山记》 钟声洪亮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 ② 击鼓报时,更鼓:三月廿六夜四鼓 三月二十六日深夜四更 ③ 演奏:令赵王鼓瑟 《廉颇蔺相 如列传》 秦王让赵王演奏瑟 ④ 击鼓进攻: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 鲁庄公准备击鼓进攻 ⑤ 振动,吹动: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石钟山记》 微风振动波浪 ,水和石互相碰撞 :相如顾召赵御史。 《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回头叫赵御史 :三顾臣与草庐之中。 《出师表》 三次到我的茅屋去看我 :子布元表各顾其妻《赤壁之战》 子布、元表等人只顾妻子儿女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为学》 人们立志 ,难道不如四川边界的贫穷和尚吗 ?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我看来,强大的秦国不敢对赵国发动战争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 ① 险要的地势: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过秦论》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 ② 坚决:乃辞谢,故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于是(向蔺相如)道 歉,坚决希望(他不要这么做)。 ③ 顽固: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这暴君 (秦始皇 )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 ④ 牢固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过秦论》 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 ⑤ 本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多 ⑥ 固然: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 ,有的人死却像鸿毛一样轻 . ⑦ 确实、实在:斯固百世之遇也 《五人墓碑记》 12 这实在是一百代才能遇到的啊 :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径直上了车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想借此观察一下公子的态度。 、读: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 :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 大王在观台接见我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 1 女子出嫁 :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 2 回:一屠晚归(《狼》) 一个屠户傍晚归来 3 返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将军壮士(有的)身经百战死于沙场,(有的)许多年后才回到故乡 4 归附,归属: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荆轲刺秦王》) 樊将军因走投无路而归附太子丹 5 归还: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和氏璧完好地归 还赵国 6 集中:则津泽皆归其根(《采草药》) 植物中含的液汁就集中在根上 41 国 1 京城 :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 离开京城,思念家乡 2 诸侯国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六国论》 ) 六个诸侯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 3 地区、区域: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诗经 硕鼠》 ) 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 4 国事: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 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42 过 1 过错: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 ) 这是我的过错 2 经过: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 滕文公上》 ) 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前都不进去 3 超 过:娶妇后不过二人 (《治平篇》 ) 娶媳妇以后不超过两口人 4 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鸿门宴》 ) 13 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 5 拜访: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 我有个朋友在街市的肉铺里,希望委屈(您的)车马顺路拜访他 6 过分、过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久待在这里 43 拜 1 授予官职: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认为相如的功劳最大,封为上卿这个官 2 就职,就任:于是辞相印不拜(《 指南录 后序》) 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 3 下跪叩 头,或打躬作揖等礼节: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拜见您并把信在朝堂之上送给您 44 恨 1 遗憾: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因此我知公子心里遗憾 ,定会回来的 2 愤恨到极点: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 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 3 仇恨: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荀子尧问》) 拿着很高俸禄的人 ,百姓怨恨他地位很尊贵的人 ,君王怨恨他 4 怨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即使是天长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唯有这生死怨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45 患 1 忌讳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赤壁之战》 ) 这些都是用兵法的忌讳。 2 祸患:孟子称: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 (《孟子》) 孟子说: “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3 担心: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不给 ,但是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4 患难: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我在患难中,有时用诗记述个人的遭遇,现在还保存着那些底稿,不忍心废弃 46 或 1 有的人: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有的人说:六个国家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 2 或许也许: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3 有时: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 ,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有时遇到他训斥人,脸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 47 会 1 恰好,正赶上:会使辙交驰 (《 指南录 后序》 ) 14 当时(双方有)使者车马往来频繁 2 一起: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赤壁之战》 ) 正要和将军在吴这个地方一起打猎 3 节奏:乃中《经首》之会 (《庖丁解牛》 ) 又合乎《经首》曲的音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