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研究论文内容摘要:

地传递给相关员工,同时实施必要的审核,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员工正确履行所授予的职责。 . . 第 2 章 我国中 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与连贯性 目前,有些中小企业开始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也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从总体来看,仍然缺乏科学性与连贯性,致使会计控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如有的企业仍习惯于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只偏重事后控制而忽略了事前预防控制,没有建立自我防范与约束机制,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待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后设法堵塞或予以惩罚,这样就导致内部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会计控制失去效力。 如会计部门主要是事后算账,很难起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的作用。 往往出 现产品已经发出,会计部门还不知道是否已经实现销售;由于供应部门的弄虚作假与失职造成购进材料质次价高,会计部门仍需照价付款等状况。 有的企业只注重钱财物等有形资产的管理控制,而忽视了对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控制,这样就可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使会计控制不能全方位地发挥控制作用。 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管理职责不清 中小企业处于创业初期,资金上的困难迫使中小企业来控制成本,其方法往往是控制员工人数。 中小企业因用人不足,工作无法分工,一个人常要分担多种工作。 所以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确立权责、工作分工及 相互制衡的管理办法实施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因此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 而且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 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个人企业或家族经营,所以企业主有家长式权威,往往一个人决定企业的重大决策和措施,往往凭主观意见分派职权,因此此阶段企业“人治”色彩浓重,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薄弱 首先,由于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集中,领导者下达的各项指令执行能够快速落实,所以管理人员 认为在中小企业没有必要建立内部会计控制。 再有,中小企业资金有限,出于节约人工成本考虑不易建立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岗位,所以有些管理人员认为在中小企业不可能建立内部会计控制。 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存在误解,认为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从而导致企业会计控制残缺不全;相当一部分管理者还认为会计控制不过就是一堆堆文件、手册和制度,遇到具体问题的处理,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大事小事领导说了算;有时甚至为了谋取个 . . 人利益或集体的利益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篡改账目;无视会计法律 法规的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会计控制失去了刚性和严肃性。 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在创业期,员工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不够高,业务知识相对落后。 企业领导人的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够高,独断专行。 随着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从社会上招聘了大量人员。 但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未受过系统教育培训、会计技能不高的人员,从而造成了企业队伍整体素质的参差不齐,同时也助长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的发生,进而给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带来许多隐患。 同时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中小企业容易忽视对员工的 培训、后续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等。 内部控制监督失控 由于中小企业数量规模较大,而且其经营的多样化,造成目前我国的整个监督体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起不到一定的约束力。 同时该现象的存在也给一部分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和领导负责人提供了独断专权的空间。 监督体系的缺乏也会使中小企业内部员工责任心不强,思想和行为规范缺乏约束,进而可能出现贿赂、侵吞公款、伪造虚报发票等情况。 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 但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有的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 一些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等。 . . 第 3 章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客观环境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规模小、财力有限 、组织结构不健全,更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各部门在制定内部控制框架和规范过程中缺乏协调,各自为政,导致内部控制无法形成统一的、完整的框架。 很多是从大企业的方面对内部控制做出规定,造成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无法形成一个成型的内部控制规范框架体系。 目前我国最完整的内部控制规范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应的配套指引,然而它是以大型上市公司为蓝本的,并不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 因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依然要参照大型企业的内控规范,不利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也会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一直是被作为企业的内部事务,由企业经营管理者来制定,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管理者通常文化水平不高,企业的管理还处于家族式管理的较多,这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知之甚少,甚至没有内部控制,或者即使有内部控制,也因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而流于形式。 对内部控制有所认识的企业,遵循的也是国外或大公司的模式,忽视了国情、企业的产权性质和企业的规模等实际状况。 缺乏适合中国国情及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和产权性质的内部控制指南,直接影响了规范的实际适用 程度。 企业文化是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是一种经营理念和经营制度融合。 它是一个能使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机结合,培育企业员工的忠诚度的向心力所在。 现代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具有学习能力的员工,而且需要对企业忠诚的具有学习能力的员工。 内部控制是针对“人”而设计和实施的,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控制的主体和控制的客体的综合。 企业文化有助于解决团体与个人之间目标的矛盾、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矛盾,推动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 企业文化可以弥补内部控制的不足。 也就是说对企业有很强的 责任感、向心力的员工来说,即使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也会自觉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反之,一个设计的比较健全的内部控制,也会因部分员工蓄意舞弊而不能产生应有的控制效果,甚至出现重大错弊。 . . 内部控制自身局限性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