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片传感器的应用及电子秤的设技内容摘要:

*本实验以金属箔式应变片为研究对象。 箔式应变片的 基本结构 金属 箔式 应变片是在用苯酚、环氧树脂等绝缘 材料的基板上,粘贴直径为 左右 的金属丝或金属箔制成,如图 1— 1 所示。 (a) 丝式应变片 (b) 箔式应变片 图 1— 1 应变片结构图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 与丝式应变片工作原理相同。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Δ R/ R= Kε 式中:Δ R/ 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 K 为应变灵敏系数 ,ε =Δ L/L 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5. ADC08O9 芯片介绍 ADC0809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 CMOS 工艺 8 通道, 8 位逐次逼近 A/D数模转换器。 其内部有一个 8通道多路开关,它可以根据地址码锁存译码后的信7 号,只宣通 8路模拟输入信号的一个进行 A/D 转换。 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8位通用 A/D 芯片。 5. ADC08O9 芯片主要特征 1): 8 路输入通道, 8位 A/D转换器,即分辨率为 8位。 2): 具有转换起停控制端。 3): 转换时间为 100us(时钟为 640kHz 时), 130us(时钟为 500kHz 时) 4): 单个+ 5V 电源供电 5): 模拟输入电压范围 0~ 5V,不需零点和满刻度校准。 6): 工作温度范围为- 40~ +85 摄氏度 7): 低功耗,约 15mw. 5. ADC0809 芯片内部原理图及端口示意图 图 芯片内部原理图 8 图 芯片端口示意图 测量电路 为了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在应用中一般采用电桥电路作为其测量电路。 电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宽、线性度好且易实现温度补偿等优点。 能较好地满足各种应变测量要求,因此在应变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桥电路按其工作方式分有单臂、双臂和全桥三种,单臂工作输出信号最小、线性 、稳定性较差;双臂输出是单臂的两倍,性能比单臂有所改善;全桥工作时的输出是单臂时的四倍,性能最好。 因此,为了得到较大的输出电压信号一般都采用双臂或全桥工作。 基本电路如图1— 2( a)、( b)、( c) 所示。 9 ( a)单臂 ( b)半桥 ( c)全桥 图 1— 2 应变片测量电路 ( a)、单臂 Uo= U①- U③ =〔 (R1+△ R1)/ (R1+△ R1+ R5)- R7/ (R7+ R6)〕 E ={〔( R7+ R6)( R1+△ R1)- R7( R5+ R1+△ R1)〕/〔 ( R5+ R1+△ R1)( R7+ R6)〕} E 设 R1= R5= R6= R7,且△ R1/ R1=Δ R/ R<< 1,Δ R/ R= Kε, K 为灵敏度系数。 则 Uo≈ (1/ 4)(△ R1/ R1)E= (1/ 4)(△ R/ R)E= (1/ 4)Kε E (b)、双臂 (半桥 ) 同理 :Uo≈ (1/ 2)(△ R/ R)E= (1/ 2)Kε E (C)、全桥 同理 :Uo≈ (△ R/ R)E= Kε E 箔式应变片 单臂电桥实验原理图 图 1— 3 应变片 单臂电桥性能实验原理图 图中 R R R7为 350Ω 固定电阻, R1 为应变片; RW1和 R8 组成电桥调平衡网络, E 为供桥电源177。 4V。 桥路输出电压 Uo≈ (1/ 4)(△ R4/ R4)E= (1/ 4)(△ R/ R)E= (1/ 4)Kε E。 差动放大器输出为 Vo。 10 实验测试电路 常用的称重传感器就是应用了箔式应变片及其全桥测量电路。 数字电子秤实验原理如图5— 1。 本实验只做放大器输出 Vo 实验,通过对电路的标定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电压量纲( V)改为重量量纲( 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 测试步骤 将托盘安装到传感器上,如图 1— 4 所示。 图 1— 4 传感器托盘安装示意图 实验模板中的差动放大器调零:按图 1— 6 示意接线,将主机箱上的电压表量程切换 开关切换到 2V 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 RW3 合适位置 (先顺时针轻轻转到底,再逆时针回转 1 圈 )后,再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