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内容摘要:
一、土地利用现状及分布 农用地现状及分布 全县农用地中,耕地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 主要分布在孝昌中部的平畈区和西南部缓丘区。 园地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较为均衡地布局各乡镇。 林地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主要分布在东部低山丘陵区。 其他农用地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广泛分布在全县农业用地区内。 境内没有牧草地。 建设用地现状及分布 全县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 主要分布在孝昌中心城区花园镇。 农村居民点用地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 广泛分布在全县各乡镇。 交通水利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 交通用地主要分布在花园镇、周巷镇和王店镇;水利用地邹岗镇和小悟乡较多。 其他建设用地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 主要分布在花园镇。 未利用地现状及分布 2020 年,全县未利用地面积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其中,水域 公顷,滩涂沼泽 公顷,自然保留地 公顷。 分布较多的乡镇是丰山镇、周巷镇和小河镇。 二、土地利用的特点 1、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区域差异性较大 孝昌县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澴河为冲积平畈区,西南部为低矮缓丘区,其土 地利用类型多样,多元发展已具规模。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全县土地利用分为 3个一级地类, 10 个二级地类。 从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看,区域差异较大。 耕地主要分布在澴河两岸平畈区和西南部低矮缓丘区;东北部的林地面积较大。 铁路和公路用地集中分孝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2020 年) 6 布于花园镇、王店镇、周巷镇、邹岗镇占全县同类土地的 %,水域则以邹岗镇、小悟乡的水库为主体,河流水面主要集中在花园镇、季店镇和陡山乡,占全县水域用地的%。 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农用地比重较大 孝昌县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2020 年全县土地利用率高达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 土地利用现状中,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垦殖率为 %,复种指数为 ,在全国及全省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人均土地少,但人均耕地较多 孝昌县人均土地 公顷,是全省平均水平 公顷的 %,人均耕地 公顷 , 是全省平均水平 公顷的 倍。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农业基础薄弱,农用地生产潜能发挥不充分 近几年来,孝昌县政府加大了农田整理力度,但是仍存在农田水利设施不 完善现象,大部分农田灌溉保证率不足 60%。 另一方面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丘陵岗地区土壤质量较差,影响了农用地的产出水平。 三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 林地中经济林比重偏小,园地产品中名、优、特产品少,普通、低品质产品多,土地利用潜能的发挥不充分。 据统计,2020 年,全县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 %,耕地的利用潜力未能发挥。 四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够,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规模小,加工率低,带动力弱,精细加工产品少,信息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 尤其是粮油等主导产业没有实力强、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国家级大中型企业,影响了 种植效益的提高。 城乡建设用地较为粗放,节约集约水平较低 城乡用地中存在无序与粗放利用现象。 主要表现在城镇用地结构不合理,老区过于拥挤,新区紧凑度不高,城区公共绿化率低,城区内居住用地与厂矿混建,城镇用地缺乏统一的功能分区。 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 2020 年,全县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 平方米 ,存在一定量的“空心村”“独家院”,居民点内空闲地较大。 局部地区土地破坏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多年来,一些地方因矿产资源乱采滥挖导致局部环境状况恶化,尤其是北部低山丘陵地区,自然土层薄,坡度较大,加上过度垦 殖等因素影响,造成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 据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任务较重。 孝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2020 年) 7 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潜力 全县待开发复垦整理潜力为 公顷,可增加有效耕地潜力为 公顷。 其中土地开发增加耕地潜力 公顷、复垦废弃工矿用地耕地潜力 公顷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公顷 ,可增加耕地潜力为 公顷 ,农田待整理潜力为 公顷 ,可增加耕地潜力为 公顷。 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 施成效 一、强化了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 上轮规划划明确了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范围,树立起一道法定的保护屏障;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农地转用审批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基本农田占一补一制度,强化了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 规划实施期间,全县建设占用耕地 公顷 (含国家及省重点建设项目占用 ),通过实施耕地“占一补一” ,补充耕地 公顷,稳定了耕地面积,确保了粮食安全。 二、增强了规划用途管制的意识 规划实施期间,孝昌县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的用地 113 起。 通过疏堵结合,加上长期的宣传教育, 使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逐步形成了土地利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观念。 三、引导和宏观调控了各业用地的合理需求 确定了城乡建设发展规模和范围,对各项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和用地规模实行了总体控制,改变了建设用地缺乏总量控制、随意发展、分散布局的格局,引导城乡建设集中发展、集约利用,促进了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有效地控制了建设用地规模。 随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对规划期间各项用地进行了整体安排和布局,并制定了具体的管制规则,各业用地的规划、调整、用地审批必须符合土地规划的规定,因而土地规划开始成为各项事业发 展规划的依据,规划实施以来,我县先后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开发整理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十多个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的规划,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用地规模和布局方面进行了主动有效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重要技术手段的作用得到体现。 四、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规划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有效地指导了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以及后备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并使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明确孝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2020 年) 8 了生态退耕和土地开发整理的规模和范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措 施。 规划实施以来,共组织生态退耕 公顷,林地覆盖率达 %,同时,开展了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节 机遇与挑战 孝昌县邻近孝感市城区,是京广经济带上的节点城镇,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自然经济条件较好。 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及湖北省武汉城市圈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构成了规划期间孝昌县经济发展的机遇。 作为武汉市的城市后花园,按照“产业配套、市场融入、旅游加盟”的工作思路,抢抓武汉城市圈建 设机遇,加快融入步伐,搞好与城市圈的产业对接、项目对接、市场对接、基础设施对接,积极参加城市圈内产业分工协作,主动承接项目、技术、资金、信息、人才的辐射,依托武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努力把孝昌建设成为城市圈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工业制成品协作配套基地、武汉“后花园”休闲度假基地和劳动力输出基地”,不断提升全县经济实力和对外开放水平。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也日益加大,土地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孝昌县土地利用将面临新的挑战。 耕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 到 2020 年和 2020 年 ,孝昌县的人口总量预期将分别达到 万人和 万人,为保障粮食安全,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城镇化和工业化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生态文化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量耕地。 虽然耕地后备资源有一定的潜力,但是,受生态环境限制,加之宜耕后备资源有限,制约了耕地补充能力,耕地保护形势将更加严峻,必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才能真正保住耕地。 建设用地供给压力加大 规划期间,孝昌县正值城镇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力度的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最严格保护耕地措施确定,孝昌县未来可用作新增建设用地的空间十分有限,各项建设用地的供给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转变土地利用模式和方式,充分挖掘建设用地潜力,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措施,是缓解建设用地供给压力最有效的措施。 孝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2020 年) 9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难度加大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共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迫切任务。 孝昌县做为武汉和孝感城市后花园以及建成洁净工业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宜居城市的定位,对孝昌县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孝昌县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保持山水平川的整体形态和河道、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的前提下,保证国土生态环境用地,按照最佳生态效益安排城乡绿色空间,发挥农用地多重功能,拓展生态空间,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力度进一步加大 孝昌县土地区域差异性较大,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土地利用间的矛盾日益加大,统筹 调控土地利用尤显重要。 规划期间,孝昌县应进一步加大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力度,整合区域内土地资源,调整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区域内土地利用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目标 一、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增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和环境创新为动力,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为出发点,深入实施工业富县、 人才强县和“一主三化”战略。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推进孝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孝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0202020 年为孝昌县经济发展的加速期, GDP 年均增长率达到 %, 2020 年 GDP总量将到 43 亿元,人均 GDP 6565 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以上,五年累计完成投资 亿元以上;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现 在的 : : 调整为 29: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和 %以上,分别达 8800 元和 2600 元;人民生活质量孝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2020 年) 10 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35 平方米;全县总人口控制在 万人以内,城镇化率达到 %。 2020 年, GDP 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的水平, GDP 总量达到 120 亿元,人均 万 2 万元。 全县总人口控制在 万人以内,城镇化率达到 %左右。 生态建设目标 2020 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 %,城镇人均绿化率大于 8 平方米 /人,实现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90%,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 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 65%。 水土流失面积控制在国土面积的 25%以内。 2020 年,全县生态建设初见成效,将全面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部分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初步建立起完整的生态经济体系。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城镇人均绿化率达 平方米 /人。 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 一、土地利用战略 为尽快融入武汉城市圈 ,把孝昌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 ,规划期间 ,孝昌县的土地利用战略是 :以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转换土地利用方式,保障合理建设用地供给;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生态保护与土地利用的和谐统一;统筹城乡用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 二、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耕地及主要农用地保护目标 2020 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 公顷。 园地面积预期达 公顷,林地面积预期达 公顷。 到 2020 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公顷,基本 农田面积不低于 公顷。 园地面积预期达 公顷,林地面积预期达 公顷。 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 2020 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 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8556 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突破 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平方米 /人。 2020 年 ,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 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 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突破 公顷。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 平方米/人。 孝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02020 年) 11 新增建设 用地目标 20202020 年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不突破 公顷,占用农用地控制在 公顷,其中占用耕地控制在 公顷以内。 20202020 年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不突破 公顷,占用农用地控制在 公顷内,其中占用耕地控制在 公顷以内。 补充耕地目标 20202020 年,全县开发复垦。孝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相关推荐
,定期进行家长意见反馈,能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解决2家长满意率≥50% 可得1分,≥70% 可得2分2训练时间持续训练一年以上的学员数占学员总数的20% 以上可得2分;持续训练一年以上的学员数占学员总数的40% 以上可得4分4社区工作20分家长培训每月开展家长培训课程,每年邀请相关专家为家长进行培训,培训记录及相关资料齐全4新学员家长培训应符合孤独症儿童的康复特点,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由,而且还因为我们国家未来的财富要由公司的文化来决定。 公司唯有发展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能激励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切行为,这样公司才能在竞争中成功。 每个公司都必须为它的员工和股东订出一套文化的发展计划。 凡能正确掌握在未来环境中影响企业文化的 内外力量,并能采取对应措施的人,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一个企业要想健康发展,成为百年老店,企业的规章制度是最为重要的。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加强文明理论知识的学习。 我们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 ***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实施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举办了专题学习和知识答题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职工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认识,营造了人人要为创建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同时,我们以开展文明单位工作为统领,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班 组 、文明 职工和 文明
场的年需求为6000亿元,2020年将达到1万亿,而 目前我国每年为中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 1000 亿元,供需之间存在巨大商机。 一个成熟消费市场的形成,除了庞大的需要有消费者队伍外,更依赖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一条龙”。 经济界人士认为,目前中老年用品市场这条“龙”的骨架还没有找到“搭”起来的方法。 生产中老年产品的厂家太少,使销售商难找产品,所能提供的中老年商品只有一二百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