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内容摘要:

)  = —— 中间支座 (   ) ( +)/2= 中间跨跨内 (  +  ) = —— 对于受弯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 max = cr  s / sE ( sc + eqd / te ) sc 为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 tkf =, sE = 510 N/ 2mm sc =25mm cr = 主梁裂缝宽度演算表: 项次 边跨 中间支座 中间跨跨内 qM sA 817 1125 534 实配钢筋 �2 18 2 18 2 14 18 2 14 4 14 2 12 eqd teA = 81250 81250 81250 teA =+ ( 39。 fbb ) 39。 fh —— 171250 —— te (取为 ) sq = qM /( 0h sA )  sc + eqd / te max ( mm) 显而易见,对于主梁,其裂缝宽度最大值 max 最大裂缝宽度限值lim =,符合裂缝 控制 要求。 二、 主梁挠度验算(按简支 梁计算) 主梁作为有集中力作用的连续梁,应利用图乘法求挠度。 tkf =, sE = 510 N/ 2mm sc =25mm cr = 主 梁 恒 载 标 准 值 为 kG = 活 载 标 准 值 kQ = kQ  = 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1 0 0q m k m q kM G l Q l  = 1 0 0k m k m kM G l Q l=( + )  = 19 由于各跨中 39。  取 39。 /1 oh =610mm sA =817 2mm cE = 410 N/ 2mm E = sE / cE = 0817 0 .0 0 5 3 62 5 0 6 1 0sAbh    817 0 . 0 1 0 10 . 5 0 . 5 2 5 0 6 5 0ste A bh    6 208 4 . 0 5 1 0 1 9 3 . 8 5 N /m m0 . 8 7 0 . 8 7 8 1 7 6 1 0qsqsM Ah    0 . 6 5 2 . 2 01 . 1 1 . 1 0 . 6 5 0 . 3 6 9 60 . 0 1 0 1 1 9 3 . 8 5tkte sf       2 52 130 2 . 0 1 0 8 7 1 6 1 0 7 . 8 1 7 1 01 . 1 5 0 . 2 6 1 . 1 5 0 . 3 6 9 6 0 . 2 6 6 . 3 5 0 . 0 0 5 3 6sss EE A hB                131 1 0 . 6 4 4 . 4 4 2 1 0( 1 ) ( 2 1 ) 8 4 . 0 5 1 1 0 . 6 4k ssqkMB B BMM        20548 kf Mla B=5/48  610  25410 /( 1310 )=5410/250= 所以主梁挠度符合要求。 20 双向板楼盖设计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新规范 2020) 平面布置 如图 : 一、 板的计算 (塑性方案设计)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 1 5 4 0 0 m m1 2 0 m m 1 0 8m m5 0 5 0lh    。 梁截 面高度取1 5 4 0 0 m m4 5 0 m m 3 6 0 m m4040h l   ,截面宽度 200mmb。 荷载计算 恒载标准值 20mm 厚水泥砂浆 m20 kN/m3 = kN/m2 150mm 钢筋混凝土 25 kN/m3 = kN/m2 21 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m17 kN/m3 = kN/m2 10mm 厚水磨石面层 m25 kN/m3 = kN/m2 gk = 线恒载设计值 g = 线活在设计值 q =合计 kN/m 每米板宽 p = g + q = kN/m 内力计算 1)中间区格 A 计算跨度 xl m oyl m 1/ 00  xy lln 取21 1n, 2 采取弯起式配筋,跨中钢筋在距支座处弯起一半,故得跨内各塑性绞线上总弯矩为 0( ) ( 5 . 2 5 . 2 / 4 ) 3 . 94oxx y x x xlM l m m m     033 1 . 0 5 . 2 3 . 944y x x x xM l m m m     039。 39。 39。 1 0 .4x x y x xM M l m m   xxxyxyy mmlmlMM 39。 39。 39。 00   代入公式 2002 2 39。 39。 39。 39。 39。 39。 ( 3 )12 oxx y x x y y y xplM M M M M M l l       由于区格板 C 四周与梁连接,内力折减系数 ,由 20 . 8 9 . 6 9 5 . 2 ( 3 5 . 2 5 . 2 )2 3 . 9 2 3 . 9 2 1 0 . 4 2 1 0 . 4 12x x x xm m m m             可 得 6 kN m /mxm  76 kN m /myxmm   39。 39。 39。 kN m /mx x xm m m    39。 39。 39。 52 kN m /my y ym m m    2)边区格 B 22 计算跨度 0 / 2 2 2 / 2 4 myl      0 mxl    00/ 1. 01yxn l l 21 1,n 取 2 由于 B 区格三边连续 ,一边简支,无边梁,内力不作折减,又由于短边 oxl 支座弯矩为已知, 39。 /ym k N m m ( 4 / 4) 4x x xM m m   3 1 5 .2 3 .94y x xM m m    39。 39。 39。 2 5. 24 10 .4 8x x xM M m    39。 6. 35 2 5. 2 33 .0 30 .yM K N m   代入 20002 2 39。 39。 39。 39。 39。 39。 ( 3 )12 xx y x x y y y xplM M M M M M l l       得 8kN m /mxm  68 kN m /myxmm   39。 39。 39。 10 .73 6 kN m /mx x ym m m    3)边区格 C 计算跨度 0 / 2 2 2 / 2 4 myl      0 mxl    00/ 1. 01yxn l l 21 1,n 取 2 由于 C 区格三边连续,一边简支,无边梁,内力不作折减,又由于短边 oxl 支座弯矩为已知, 39。 /ym k N m m ( 4 / 4) 4x x xM m m   3 1 5 .2 3 .94y x xM m m    39。 39。 39。 2 5. 24 10 .4 8x x xM M m    39。 6. 35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