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区域医疗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课题申报指南内容摘要:
统筹区域连接,实现农民工医疗保健的跨省协同服务和新农合即时结算。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 1)研究跨区域新农合身份认证、跨区域农民工医疗业务协同 11 等关键技术,实现农民工跨区域医疗保健的协同服务; ( 2)研究跨区域新农合费用稽核与即时结算关键技术,针对各地新农合系统架构的差异,研究多协议新农合结算服务总线,实 现热部署、可配置、可监控的异地新农合系统接入网关; ( 3)研究开发跨区域农民工医疗保健协同服务系统,实现农民工异地医疗保健的新农合身份认证、医疗保健档案共享调阅和归集、孕产妇连续性孕产期保健服务管理、异地体检和转诊等业务功能; ( 4)研究开发跨区域新农合结算系统,适应不同的跨区域结算模式和异构新农合系统接入,实现农民工异地医疗保健个人自付费用的新农合即时结算,以及新农合统筹支付费用的定期结算。 考核指标 ( 1)完成《跨区域新农合身份认证技术》、《跨区域农民工医疗业务协同关键技术》和《跨区域新农合费用稽 核与即时结算关键技术》等研究报告; ( 2)研究符合 IHE、 HL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的跨区域医疗保健协同服务技术,包括跨区域新农合身份认证技术,跨区域农民工健康档案索引、访问和集成技术,多协议跨区域新农合结算服务总线技术等; ( 3)研发农民工异地医疗保健协同服务系统,实现异地新农合身份认证、跨区域医疗保健档案共享和归集、农民工孕产妇连续性孕产期保健服务管理、农民工异地体检和转诊业务管理、农民工异地医 12 疗保健费用的新农合即时结算; ( 4)为本项目的应用示范课题提供支持,使农民工异地医疗保健协同服务 系统在长三角一个农民工务工集中的城市和农民工输出大省(如河南)的两个新农合统筹区域进行应用,实现农民工务工地和参合地的医疗保健服务协同与新农合即时结算; ( 5)系统支持新农合卡、务工城市医疗卡等多种身份识别手段,农民工在务工地的健康档案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统一管理。 跨区域档案调阅时间≤ 30 秒;异地新农合结算响应时间:门诊≤ 5 秒,住院≤ 10 秒;系统并发访问数量≥ 500; ( 6)符合卫生部健康档案及区域卫生信息化标准、规范;符合主流国际医疗 IT 规范,包括 IHE ITIT、 HL7 CDA 等;符合 J2EE 规范,支持主 流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平台; ( 7)课题成果在本项目课题六、七中开展示范应用; ( 8) 形成软件著作权或专利 3 项以上,发表相关论文 3 篇。 经费预算 拟安排国拨专项 经费 850 万元, 要求 自筹配套经费 850 万元。 承担单位 申报 条件 ( 1)课题申报单位需为高新技术企业,具备设计医疗卫生行业信息系统的科研力量和研究队伍; ( 2)熟悉国内外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标准规范,参与过卫生部区域卫生信息化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 (附相关证明材料) ; 13 ( 3)在区域协同医疗和医疗卫生信息交换平台等方面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附相 关证明材料) ; ( 4)具有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实施经验和技术过硬的实施队伍,能支持项目的示范实施任务。 课题 五 : 依托第三方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系统研制及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与内容 面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要连续性的日常健康监护和健康咨询的需求,设计以第三方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为主体、联合政府/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攻克高血压 /糖尿病患发病风险评估及分层管理、基于本体技术的健康知识库、个性化智能健康管理推荐服务等关键技术,研发依托第三方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健康监测、健康数 据智能分析、健康指导、就医咨询、远程医疗协助、健康知识库和健康信息检索等功能;选择 2 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示范应用,通过相关健康检测设备采集居民健康状态信息,并通过互联网上传至健康管理中心,自动对这些采集信息进行智能评估,实现区域内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日常监测、智能化健康评估、个性化健康咨询和高危人群在线信息监护等,降低居民发病率,缓解社会看病难的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研究依托第三方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具体包括“政府 +健康管理服务机构 +医疗服务机构”模式、“健康管理服务机 构 +医疗服务机构 +会员”两种服务模式及其运行保障机制; ( 2)研究高血压 /糖尿病患发病风险评估及分层管理、医疗健康信息的本体建模、个性化智能推荐服务、医疗与健康元数据管理等多 14 项关键技术; ( 3)研发依托第三方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健康监测、健康数据智能分析、健康指导、就医咨询、远程医疗协助、健康知识库和健康信息查询等功能。 ( 4)选择 2 个地级以上试点城市,建立由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社区共同参与的个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示范,面向慢性病人,开展综合健康咨询、运程会诊、双向转诊等健康管理和医 疗支撑服务。 考核指标 ( 1) 完成《依托第三方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高血压 /糖尿病患发病风险评估及分层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 2)系统基于《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和数据标准》等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构建,符合主流国际医疗 IT 规范; ( 3)系统支持主流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平台; ( 4)系统可以与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进行对接,支持跨区域健康档案共享; ( 5)系统可支持 20 万以上用户的电子健康管理和服务,同时支持 5000 以上用户的在线监护,单份健康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时间3S; ( 6)系统可以自动采集血压仪、血糖仪、心电仪、体脂仪 、尿液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半自动生化仪等健康检测设备数据,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血糖、心率、身体脂肪率、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等健康指标进行动态检测,并 15 能对检测数据进行汇总、评估和发病风险预警分析; ( 7)建立 2 个系统应用示范基地,培育 2 家或以上健康管理服务公司;培训 500 名以上健康管理从业人员;形成 1000 万元以上的健康服务直接经济效益; ( 8)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或专利 3 项以上,发表论文 3 篇。 3. 课题经费 本 课题拟安排国拨专项 总经费 950万元, 要求自筹 配套经费 1100万元。 4. 承担单位 申报 条件 ( 1)由企业作为课题牵头申报单位,鼓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以产学研结合方式联合申报; ( 2)课题牵头申报单位具备 在 健康管理服务 领域 的研发经验,承担过地市级以上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建设项目(附相关证明材料); ( 3)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具有承担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科研项目的能力和经历(附相关证明材料); ( 4)熟悉国内外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标准规范,参与过卫生部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指南和方案的编制工作。 (附 相关证明材料);。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区域医疗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