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20xx备考-名校解析化学分类汇编11月第一期——g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名师解析内容摘要:
0。 0平衡 (mol) x ()+()+x=nx==Α=()/=2(1)【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的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等内容,关键是理解压强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化学卷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温州中学等)高三第一次月考(201410)】1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面的图象曲线表示的是( ) 反应纵坐标甲乙A等质量的钾、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H2质量钠钾B相同质量氨,在同一容器中2NH3 N2+3H2氨气的转化率500℃400℃C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体积比1:3的NH2,2NH3 N2+3H2氨气的浓度活性高的催化剂活性一般的催化剂D2molSO2与1molO2,在相同温度下2SO2+O22SO3SO3物质的量10个大气压2个大气压 【知识点】钠钾性质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C1 G1 G2【答案解析】A 解析:A、根据金属钾和金属钠与水反应可知,2Na~H2,2K~H2,等质量钾、钠,则金属钠的物质的量大,所以金属钠产生的氢气多,金属钾的活泼性比金属钠强,所以金属钾的反应速率快,故A正确;B、对于反应2NH3⇌N2+3H2,温度越高化学发应速率越快,所以甲达到化学平衡用的时间短,故B错误;C、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引起平衡移动,所以甲和乙达到化学平衡时,氨气的浓度相等,故C错误;D、对于反应2SO2+O2⇌2SO3,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达到平衡时,三氧化硫的量乙高于甲,故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钠钾性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注意拐点处的含义以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卷2015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学期学科基础测试(201409)】31.(本题14分)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 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X)n(Y)n(M)①700②800③800a④900b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①中,若5min时测得,n(M)=, 则0至5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实验③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该正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能说明上述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c(Y)= c(N) C. v正(X) =v逆(M)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4)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③、④中,达到平衡时,a与b的关系为__________(填选项),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A. a2b B. a=2b a2b b(6)图是实验①中c(M)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在图中画出实验②中c(M)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的移动G1 G2 G4【答案解析】(1)L1min1 (2分,数值对单位不写扣1分) (2)1 (2分) 放热(1分)(3)C (2分)(4)60% (2分) (5)A(1分) 若温度不变,则b = a /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 <a /2,即a > 2b(2分)(6)(2分)(曲线②达平衡时间小于t1且c(M)=) 解析:(1)实验①中,若5min时测得n(M)=,则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因此0至5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N)=247。 5min=L1min1 ,(2) 实验③与实验②温度相同,所以实验③平衡常数与实验②中平衡常数相同,,-=,-=,因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相同方法计算①的平衡常数k=,可见升温平衡常数减小,即平衡左移,正反应为放热反应;(3)A. c(Y)= c(N)不能说明正逆速率相等,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平衡 ;,且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变,无论平衡是否移动平均分子量都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平衡;C. v正(X) =v逆(M) ,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平衡 ; ,无论平衡是否移动混合气体的密度都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平衡 ;只有C符合题意。 (4) 设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减小的浓度为x X(g) + Y(g) M(g)+N(g) 开始 x x x x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利用k=1,解得x=,X的转化率为 (5) 实验③、④中,若温度不变构成等效平衡,则b = a /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 <a /2,即a2b。 (6) 根据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实验②中应该先达平衡,满足以上两点画图即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的移动,运用同一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可以顺利解决问题。 【化学卷2015届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201408)】19.(15分) SiCl4在室温下为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 把SiCl4先转化为SiHCl3,再经氢气还原生成高纯硅。 一定条件下,在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SiCl4转化为SiHCl3 的反应:3SiCl4(g)+2H2(g)+Si(s)4SiHCl3(g) ΔH=Q kJmol-1。 2 min后达到平衡, molL- molL-1。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SiCl4)=。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Q 0(填“>”、“<”或“=”)。 (3)若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与起始时等量的SiCl4和H2(假设Si足量),当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原平衡相比较,H2的体积分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原容器中,通入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5)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缩为10 L,再次达到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为。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移动 G1 G2 G5【答案解析】(1) molL-1min-1 (2) ;> (3)减小 (4) L(5) molL-1<c(H2)< molL-1 解析:(1)根据同一反应的同一速率,速率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比:v(SiCl4)=3/4v(SiCl3)=molL-1min-1 (2) 利用平衡常数的定义写出,注意反应物中硅为固体。 温度升高,K值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方向是吸热的,Q>0。 (3) 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与起始时等量的SiCl4和H2(假设Si足量),相当于加压,由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当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原平衡相比较,H2的体积分数将减小。 (4)平衡, molL- molL-1, molL-1247。 2= molL-1,L-1+L-1=L-1,原容器中,通入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L-120L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缩为10 L,再次达到平衡时,(5)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缩为10 L,假设平衡不移动c(H2)= molL-1,但由于加压平衡右移c(H2)< molL-1,根据勒夏特列原理c(H2)>L-1 molL-1<c(H2)< molL-1【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移动,计算式要认真,关键是理解平衡移动原理。 【化学卷2015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21.(12分)合成氨工艺的一个重要工序是铜洗,其目的是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I)、氨水]吸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和CO2等气体。 铜液吸收C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Cu(NH3)2Ac+CO+NH3[Cu(NH3)3CO]Ac。 完成下列填空:(1)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选填编号) (2)铜液中的氨可吸收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3)铜液的组成元素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氮、磷两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4)已知CS2与CO2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 CS2熔点高于CO2,其原因是。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晶体结构G1 E2 E4【答案解析】(1)bc (2)2NH3+CO2+H2O=(NH4)2CO(NH4)2CO3+CO2+H2O=2NH4HCO3 (3)C>N>O>H;NH3和PH3的稳定性或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4);CS2和CO2都是分子晶体,CS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大。 解析:(1)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升高温度,选bc;(2)氨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2NH3+CO2+H2O=(NH4)2CO(NH4)2CO3+CO2+H2O=2NH4HCO3 (3)铜液的组成元素有Cu、N、O、C、H,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氢的最小,N、O、C在同一周期,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C>N>O>H;根据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即可判断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4)利用CS2与CO2分子结构的相似性,CS2的电子式是,CS2熔点高于CO2,其原因是CS2和CO2都是分子晶体,CS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大。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晶体结构等知识,重点要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难度不大。 【化学卷2015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15.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2SO2(g)+O2(g)2SO3(g),△H<0。 现有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I、II、III,按如下图所示投料,并在4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mol SO3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I绝热恒容III恒温恒压II恒温恒容A.容器I、III中平衡常数相同B.容器II、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C.SO3的体积分数:II>III D.容器I中SO2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SO3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G1 G2【答案解析】C D 解析:A、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I、III中的温度不同,平衡常数不相同,故A错误;B、容器II、III中开始正反应速率都是0,反应开始后温度不同,正反应速率不再相同,故B错误;C、II相对于III为加压,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所以SO3的体积分数:II>III ,故C正确;D、如果I是恒温恒容,I、II形成等效平衡,容器I中SO2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SO3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但由于I是绝热条件SO2的转化率比恒温恒容时小,所以I中SO2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SO3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故D正确。 故答案选C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利用假设法进行分析易于理解,假设I、III在恒温恒容下,即可与II进行比较。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0分)【化学卷2015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201410)word版】某温度下在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X(g) + Y(g) 2W(g);△H<0,当充入 2 mol X 和 1 mol Y,经20 s达到平衡时生成了 mol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升高温度,W 的体积分数减小,△H 增大②以 Y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s)③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 1 mol X ,则 X 和 Y 的转化率均提高④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⑤再向容器中通入 2 mol X 和 1 mol Y,达到平衡时,X、Y 的转化率均增大。 A、①⑤ B、⑤ C、②③④ D、④⑤【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G1 G2【答案解析】B解析:升高温度,W的体积分数减小,则平衡逆向移动,但△H不变,因为△H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方程式确定,△H确定,①错误; 用W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20s=(L•s), mol/(L•s),②错误;增加X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则X的转化率会减小,Y的转化率增大,③错误;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④错误;再向容器中通入 2 mol X 和 1 mol Y,相当是对原平衡加压,平衡正向移动,达到平衡。名师20xx备考-名校解析化学分类汇编11月第一期——g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名师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