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阶段儿童教育资料--0~3家庭训练方案oc内容摘要:
新食具的能力,为以后用勺吃捕食打好基础。 方 法 :给婴儿喂水或补充营养剂 (如钙剂、碘剂 )时,需要 用小勺喂食,开始时婴儿往往用舌头将食物顶出来,这是一种天生的“伸舌反射”,并不表示宝宝“不肯吃”。 经过多次训练后,舌、唇、咽的配合逐步协调,就会见勺张口,舌头不将食物顶出,吞咽也顺利了。 有一些婴儿在开始时用吸吮的方式吸小勺中的水,经多次训练后,慢慢地也能学会用勺吃的 方法。 注意点 : 开始训练用小勺喂食可以在喂奶之前进行,容易被接受和成功,因为只喂很少一点东西,不会影响婴儿吃奶。 J1X203 安慰不哭 目 的 : 婴儿具有寻找安慰和与人交往的能力,用哭声来吸引大人的注意,从而获得安慰或要求得到满 足,是小婴儿交往能力的表现,有了一些养育宝宝经验的父母亲能从宝宝不同的哭声中知道宝宝不同的需求。 方 法 :当婴儿啼哭时要迅速地到达婴儿身边,同时用声音表达对婴儿需求的回答,如“哦 —— 妈妈来了 !”,将婴儿抱起,用拍背、抚摸身体等办法进行安慰,可使 12 宝宝停止哭。 注意点 : 当婴儿啼哭时,父母要尽快地抱起婴儿,不要担心这样会养成宝宝的“坏习惯”,因为哭就是婴儿对父母的呼唤和求助,是应该给以满足的。 安慰前要同时满足婴儿的其他需求,如换去湿的尿片,喂奶等。 第 3 个月( 61 天 — 90 天) 婴儿的家庭训练方案 J1D301 拉手坐起时,头伸直片刻 目 的 : 头控制能力训练,增强头颈部肌肉力量。 方 法 :婴儿仰卧,头保持在正中位。 训练者轻轻扶住婴儿两侧上臂,慢慢地拉起,至躯干与床面呈 45186。 角时稍停片刻,用红球或彩色响铃在前面逗引,婴儿的头能伸直片刻。 如果婴儿的头还不能抬至与躯干持平,另一训练者可以轻扶婴儿头的两侧,帮助婴儿头伸直,让婴儿体会抬头的感觉。 注意点 : (1)拉婴儿坐起时,当躯干与床面呈 45186。 角时头颈部肌肉最用力,这时稍停一会儿,可加强锻炼效果。 (2)在帮助婴儿抬头时应该扶头的两侧,不要托头后部,否则可能会诱发反射性头后仰。 (3)此项训练前应确定没有头颈部肌肉痉挛 (头明显后屈 )。 J1D302 扶坐时竖头稳 目 的 : 头颈部肌肉锻炼,是抬头运动的基础。 方 法 : (1)婴儿仰卧,保持头正中位。 训练者轻轻拉婴儿上臂使他成坐位,同时用彩色响铃或红球逗引,促使婴儿头竖直,不向前后倾倒。 (2)竖抱婴儿,让其头竖直,看图画,看户外景致。 注意点 : 竖头的训练时间不超过 2— 3 分钟,避免疲劳。 J1D303 俯卧抬头 45186。 目 的 : 抬头训练,增强颈背部肌肉 力量,扩大婴儿视觉范围,是脑功能发育必需的条件。 方 法 :婴儿俯卧在训练桌上,帮助婴儿用肘关节支撑上身,用玩具或声音吸引婴儿抬头。 要求能抬头 45186。 ,下巴离床面 20cm。 训练开始阶段可以在婴儿胸下放一个小枕头,训练者也可轻托婴儿的下巴,帮助他抬起头来。 注意点 : (1)婴儿俯卧时,身体各部位的位置要正确,双手不能太弯曲或紧贴在胸部下面,更不能把手伸向后面。 (2)本项目是训练婴儿的颈背部肌肉,因此在开始训练时可以先轻轻地按摩婴儿 13 颈背部肌肉,使训练容易进行。 J1D304 肘支撑,肩部离开床面 目 的 : 俯卧 抬头和肘支撑训练,锻炼颈部和上肢肩肿带的肌肉,为翻身和爬行运动做准备。 方 法 : (1)婴儿俯卧在平面上,让其用双肘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音乐及语言鼓励婴儿抬头和肘支撑,使肩部离开床面,训练者可视其情况在婴儿背后用双手轻扶肩部给以一些帮助。 (2)婴儿俯卧在平面上,训练者用一个小枕头垫在婴儿胸部下面,并使婴儿的手和肘关节着地支撑身体,然后用语言、音乐和玩具吸 引 、鼓励婴儿抬头和肘支撑,逐步抽去枕头的辅助,锻炼独立肘支撑。 注意点 : 同“俯卧抬头 45186。 ”。 J1D305 仰卧抬腿 90186。 目 的 : 下肢运动功 能训练,锻炼下肢伸展和活动的能力。 方 法 : 1.婴儿仰卧在床上,在其脚上方吊一个颜色鲜艳的气球,吸引婴儿用脚去触碰气球,开始时训练者可给以帮助,用手扶住婴儿的小腿去碰球。 2.训练者坐在地上,从婴儿的背后抱住婴儿,使他坐在训练者的膝盖上。 训练者用双手扶住婴儿的双腿交替上下摆动,也可在婴儿脚够得到的上方挂一个红气球,让婴儿能踢到气球,增加训练的兴趣。 注意点 :婴儿仰卧时可枕一个小枕头,便于他能够看得见气球。 J1D306 从俯卧位转到侧卧位 目 的 : 训练颈、腰和四肢肌肉运动的协调性,扩大婴儿的活 动范围,是进行翻身训练的准备动作。 方 法 : (1)让婴儿俯卧,训练者用玩具在婴儿头的侧上方逗引,或在婴儿的一侧与他说话,对他微笑,吸引其侧翻,必要时可给以帮助,再慢慢由他自己翻过去。 (2)把婴儿俯卧位放在摇篮里,慢慢摇动摇篮,动荡的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以增强婴儿的活动感,促进翻身动作出现。 注意点 : 侧翻的前提是能抬头,四肢能伸展,活动自如,训练要在婴儿很兴奋的状态时进行才容易成功。 2. 精细动作训练 J1J301 双手在胸前玩 目 的 : 婴儿从 开始看手发展到玩手,是眼手协调动作的开始,对以后手的精细动作发育有重要的意义。 14 方 法 :婴儿仰卧,保持头在正中位。 训练者将彩色玩具放在婴儿眼前,引导他两手慢慢地移到胸前,互相接触,两手抚摸。 开始时训练者可给以帮助。 注意点 : 要经常把婴儿的两只小手露在衣袖外面,让婴儿能够经常地看到自己的手,活动两手,并在胸前互相接触。 J1J302 摇响玩具 目 的 : 由无意识地弄响握在手中的玩具到有意识地摇响玩具,是婴儿对手的舞动与玩具发出响声之间建立了条件联系的表现,这对婴儿大脑功能的发育和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很 大的好处。 方 法 :婴儿处于清醒状态,仰卧位。 在婴儿手中放一个能摇响的玩具,在他四肢舞动时玩具发出响声,反复多次后,婴儿能活动握玩具的手使之发响。 在婴儿经过几次训练仍未学会时,训练者可以把婴儿不握玩具的手轻轻按住,让握玩具的手舞动而使玩具发出声音,经过几天的训练后,慢慢地他就能掌握其中的规律了。 两手可交替进行训练。 注意点 : 条件联系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训练才能建立,而且要固定训练方式,例如玩具的铃声、握玩具的 方法 等都不要改变。 J1J303 手握拳逐渐放开 目 的 : 出生后一直握紧的手逐渐地放开,使手的活动和 手指的活动可以进行,为手的精细动作的发育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方 法 : (1) 训练者用双手的大拇指抚摸婴儿的手掌和手指,从腕纹处开始,一只手拇指从婴儿的大鱼际肌摸到拇指端,另一只手从手掌模到四指端,稍用些压力进行推揉,使婴儿握紧的手指放开。 每天进行 2 次,每次推揉 3— 4 分钟。 (2) 用彩色的塑胶小球 (直径 3— 5cm)或彩色乒乓球让婴儿握住,促使婴儿的手指张开。 注意点 : (1)抚摸手掌、手指要稍用些力,使手掌深部肌肉受到触觉刺激,促进手指的活动。 (2)如果 2— 3 个月的婴儿一直紧握拳头,手指不能松开来,应 该引起注意,并请医师检查是否存在肌张力异常或异常姿势,因为这是婴儿脑损伤最早期的表现。 J1Y301 模仿发出长元音和双元音 目 的 : 这是语言学习的开始,婴儿张口发音得早,日后语言发育也早而迅速,是婴儿智力训练的重要内容。 方 法 :父母或训练者与婴儿面对面的交流,夸张地张大口发出长元音“啊 —— ”、“咿 —— ”、“哦 —— ”等,让婴儿模仿 , 然后再诱导发出双元音“啊 —— 啊” 、 “咿—— 咿”, 反复多次地训练。 也可以播放婴儿喜欢的音乐、儿歌磁带,让婴儿在欢乐的气氛中 咿 呀学唱,学会发出长 元音和双元音。 15 注意点 : 在婴儿已能模仿发音后,就可以训练婴儿发长元音和双元音了,这同样要经过反复训练,动交流,创造语言学习的良好环境,有利于语言的学习。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婴儿主动交流,创造语言学习的良好环境,有利于语言的学习。 J1Y302 对声音能应答 目 的 : 语言是一种交流能力,在父母与婴儿“讲话”时,婴儿能做出应答,是他与父母进行感情交流的表现,也是他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迅速发育的体现。 经常进行训练,婴儿的语言和认知能力会超前发展。 方 法 :训练者与婴儿对话,要表情丰富、口形夸张,音调高而速度慢 ,富有动感,以激发婴儿发音对答的兴趣。 在进行其他项目训练时及日常生活中,同样要经常不断地使用语言诱导,丰富环境中的语言刺激。 也可用磁带或碟片辅助训练。 注意点 : 婴儿语言应答训练要按其兴趣和已有的发音能力,选择较接近婴儿发音的字进行训练,以提高训练效果。 在此阶段,正确发音并不重要,能够发出音来是首位。 J1Y303 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目 的 : 是口语的前阶段训练,虽然是无意识的发音,但已能模仿用不同的口形发出不同的声音,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方 法 : (1)抱着婴儿,对他说不同声调的话或学动物叫声、汽车声等 ,让婴儿模仿。 (2)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婴儿“讲话”、唱儿歌、逗玩,诱导婴儿发音。 J1R301 摇动响铃 目 的 : 训练视、听和肢体活动之间的协调及建立条件反射,加肢体活动的兴趣。 方 法 :在婴儿手腕上系一只彩色响铃,训练者轻轻摇动婴儿系铃的手,发出悦耳的铃声,引起婴儿注意。 婴儿在活动四肢时,看到手上的彩铃,听到铃声,几次训练后,婴儿会只摆动系铃档的手,摇响铃档。 然后把彩铃系在另一只手上进行训练,婴儿也能摇响响铃。 注意点 : (1)响铃系在婴儿手腕处不能太紧,铃档的吊坠要牢固 ,不会脱落,避免发生意外。 (2)训练结束后要及时把响铃解下。 J1R302 上下、左右追视红球 目 的 : 视觉和眼、头协调动作的训练。 方 法 :婴儿仰卧,保持头正中位。 训练者用红球在距婴儿眼前 20cm 处由正中开始,慢慢地向左右、上下弧形移动,观察婴儿眼和头部追视红球的情况。 要求婴儿的视线能从一侧越过中线达到另一侧,追视范围大于 180176。 (左右各 90176。 )。 16 注意点 : 训练前先要用声音或球的摆动引起婴儿注意,然后再移动红球。 也可以边转动边移动红球,要始终使婴儿注视着球才行。 J1R303 亲近亲人 目 的 : 这 是婴儿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沟通的开始。 能使婴儿得到更多的感觉刺激和情感安慰,使婴儿的情绪稳定,对婴儿的心理发展十分有益。 方 法 :婴儿的亲人和训练者经常与婴儿亲近、讲话、拥抱和抚摸,使婴儿感到安慰和快乐,经常出现对人笑、与人交流、手舞足蹈的高兴表现。 J1X301 照镜发笑 目 的 : 照镜子是婴儿饶有兴趣的事情,从镜子中看到了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可以训练婴儿认识自己身体部位和周围世界的能力。 方 法 :训练者抱着婴儿站在镜子前,用手拍拍镜中人并且对着婴儿说“这是妈妈”、 “这是宝 宝”,然后摸婴儿的鼻子说“这是宝宝的鼻子”等,也可以给婴儿戴上一个大红帽子,或者拿一个大花球在镜中晃动,让婴儿对镜中的影像发生兴趣。 开始时婴儿会安静地看着镜子,慢慢地会看着镜中人露出笑容和发出笑声。 注意点 : (1)不要担心婴儿照镜子会受惊吓,其实照镜子与平时看人是一回事,婴儿可以从镜子中认识自己,认识亲人并且学会许多动作。 (2)只要对镜子里的影像有反应就可以,不要求有其他更高级的动作 (如手摸、指鼻等 )。 J1X302 与亲人在一起时会微笑或发声 目 的 : 培养和训练婴儿与人交往的能力,是婴儿行为能力的最 初表现。 方 法 :家中人或训练者经常对婴儿表示亲热,经常抱婴儿玩耍,使婴儿觉得与亲人和训练者在一起很愉快,表示出微笑和发出笑声。 注意点 : 经常抱抱孩子是很有益的,大人抱着孩子,可以使婴儿觉得安全,得到安慰,不要担心经常抱孩子会“抱出习惯”、 “放不下来”。 第 4 个月( 91 天 —— 120 天) 婴儿的家庭训练方案 J1D401 仰卧拉坐,头不后仰 目 的 : 婴儿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使婴儿能够抬起头来,环顾四周,促进 智力的发展。 方 法 :婴儿仰卧,保持头正中位。 训练者扶住婴儿两手上臂,轻轻拉起婴儿, 17 当身体与床面成 45186。 时稍稍停一会儿,观察婴儿头仰起的情况。 此时婴儿的头能与躯干保持在一直线上,头不再向后仰。 如果头仍有些后仰,另一助手可用双手轻扶婴儿头的两侧帮助抬头。 也可同时用玩具逗引。 注意点 : (1)帮助婴儿抬头时,要用两手轻轻扶着婴儿头的两侧,不能用手托头的后枕部,这样反而会使婴儿的头向后仰。 (2)如果 3 个月的婴儿在被拉起时头很僵硬地向后仰,或一点也不能抬起来,应该请医生检查是否有 头颈部肌肉痉挛或发育落后的表现,这是婴儿脑损伤的早期表现之一。各阶段儿童教育资料--0~3家庭训练方案o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